大二班幼小衔接活动主题(家长篇)

小班级教研组

<p>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p><p>  大家好!近日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经持续好转,大部分家长已经处于复工状态,但幼儿园的开学日期还需要继续等待。对大班孩子的家长而言,如何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大二班的宝贝们还有4个多个月就要正式步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现在孩子们都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宅”在家里,幼小衔接该怎么做呢?</p><p> 有些家长开始心急,甚至开始在家教孩子学拼音、写字了…</p><p> 幼小衔接是很重要,但并不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书本内容。针对这些误区,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幼小衔接”。</p><p><br></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b></p> <p>  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不少家长单纯的认为是给孩子上培训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p><p> 做好幼小衔接,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准备,要充分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学习习惯与兴趣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因为进入小学后,孩子需要独立去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所遇到的各种问题。</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幼小衔接衔接的到底是什么?</b></p> <p>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幼小衔接需要哪些前期准备</b></p> <p>  家长在家帮孩子做幼小衔接的准备,首要就是要了解孩子的自身情况。您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下这些方面,可以帮助您分析、了解孩子的情况:</p><p>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p><p>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p><p>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p><p>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p><p>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在阅读一遍故事后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p><p>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事情?</p><p>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独自按时睡眠?</p><p>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p><p>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p><p>10.孩子是否能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p><p>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p><p>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让孩子了解幼小差异</b></p> <p>  小朋友们了解小学吗?他们能说出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吗?这就需要家长朋友们好好跟孩子讲讲了:</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环境差异</span></p><p>首先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因为疫情原因,此时还是不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小学,不妨在家给孩子找一些有关小学学校的环境图片或者视频,让孩子视觉感知环境的不同。</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 学习游戏差异</span></p><p> 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的,而小学就不一样,有固定的集体上课时间,和学科学习。家长可以具体给孩子解释:幼儿园里有区角游戏,而小学可能更多的是和同伴小组讨论学习;幼儿园有很多玩具,小学虽然没有玩具,但很多小实验、探索游戏等。</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老师差异</span></p><p> 幼儿园的教师是两位带班老师和一位负责孩子生活的保育老师,而小学每个班会有1名班主任,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老师进班教授。</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4. 作息差异</span></p><p> 小学会有固定的上课时间、课间时间,放学时间;幼儿园会有长时间的午睡时间,而小学没有。</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培养孩子以下几种良好习惯</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生活习惯的培养</b></p> <p>◆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p><p>◆ 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p><p>◆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p><p>例如:和孩子在家一起制定类似于小学作息时间的一日生活安排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学习习惯的培养</span></p> <p>◆ 良好的倾听习惯</p><p>进入小学课堂,孩子们专心听讲很重要。所以这个时间,在家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倾听能力。比如,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进行提问,或者和孩子玩谈话游戏,随机给孩子出问题。</p><p>◆ 良好的阅读习惯</p><p>学前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多陪孩子阅读,不论进入小学是识字还是拼音学习,大量的阅读积累才是王道!</p><p>◆ 任务意识培养</p><p>在家进行任务游戏活动时,首先不要给孩子太多任务,尽量简单易行,之后逐渐增加任务的种类和难度。</p><p>◆ 规则意识培养</p><p>和孩子讲解守规则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孩子对遵守规则的理解认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良好的心理准备</span></p> <p>◆ 对小学生活感兴趣</p><p>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p><p>◆ 和哥哥姐姐聊一聊</p><p>虽然出不了门,但是我们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妹妹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p><p>◆ 和幼儿园同伴一起讨论</p><p>同班的孩子们对小学一定十分好奇。“宅”家的日子不妨和班里的孩子一起“云参观”小学。参观结束后,各自大胆讨论自己对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认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专注力的培养</span></p> <p>  幼儿园里,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做手工、给他们讲故事,其实都是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自制力不佳,并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相对严肃冗长的课堂。</p><p> 所以,家长对他们专注力的提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在孩子放学后和他约定好一个具体的时间段,练习握笔、写字姿势、指读、数学启蒙等,除掉左右的分心物,撇开嘈杂的空间,成为一段妈妈陪伴左右的安静时光,顺其自然地他便可以安静下来,集中精神像个小学生那样认真学习和听讲了。</p> <p> 科学实现幼小衔接,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幼儿,让教育去适应幼儿。家长朋友们唯有调整好心态和教育方法,加强对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注重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去适应艺彩丰富的小学生活,真正做到科学幼小衔接。</p>

孩子

小学

幼小

衔接

幼儿园

家长

培养

学习

是否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