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北京(20)明城墙遗址公园 东南角楼 梅花节 2019.3.2 3.6 3.23

霍者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梅花节</p> <p>2019.3.2</p> <p class="ql-block">北京城东南角楼,明清时期北京内城东南角城防建筑。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北京火车站东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明清两代多次修缮。1935年大修,曾将内部的大木结构上的彩绘改为满堂红油饰。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一座角楼,建筑别具一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绝大部分北京城墙和城门被拆除的时候,东南角楼因为地铁不经过这里,以及拆除东南角楼会影响北京站火车进出而逃过一劫。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角楼建于明代内城的东城墙和南城墙结合处,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p><p class="ql-block">北京城东南角楼台高12米,底边长39.45米,上边长 15米。楼沿城台外缘转角建造,高 17米,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35米,南北长35米,宽16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四面砌砖垣,重檐七檩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脊饰兽头。楼体外侧辟有4层共144个箭窗,亦称射孔。楼体内侧 (背面)出抱厦,亦相连成转角房,辟2门,一向西,一向北。门上设直棂窗。楼内立两排金柱20根,是角楼的主要承重骨干。</p><p class="ql-block">金柱都是由楔形木包镶八棱形木心拼接而成,底径70厘米,上径45~50厘米。金柱上承三层架梁,每架梁的西端有桁、垫、枋,形成角楼主体框架。外金柱一侧沿箭窗由承重枋隔为 3层,承重枋之间由四根楞木横向联接,上铺楼板,站在楼板上可从箭窗向外投射和瞭望。角楼城砖大小一致,规格为43×24×12厘米。</p><p class="ql-block">有些砖的一头印有嘉靖、隆庆等年号或窑记、私人印记等。</p> <p class="ql-block">百年前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未开放的内部窥探</p> <p class="ql-block">九门图片展</p><p class="ql-block">崇文门</p> <p class="ql-block">朝阳门</p> <p class="ql-block">东直门</p> <p class="ql-block">安定门</p> <p class="ql-block">德胜门</p> <p class="ql-block">阜成门</p> <p class="ql-block">西直门</p> <p class="ql-block">宣武门</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p> <p class="ql-block">梅花节</p> <p>2019.3.6</p> <h3>2019.3.2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