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许昌市中医院介入导管室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为我院开展先进冠脉检测手段如虎添翼,使冠脉评估更精准、更严密,为PCI治疗提供更强有力的影响指导,进一步提升我院的介入水平。</p> <p>患者李某,男性,74岁,因反复头晕眼黑2天,晕厥8小时余为主诉,患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广泛心肌缺血改变,以冠心病入院。</p><p>经桡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开口30%狭窄;左前降支:近段30%狭窄,近中段99%狭窄,TIMI血流1级;左回旋支:近端可见50%狭窄,中段60%狭窄;右冠近段完全闭塞,近段可见血栓影,可见LCX、LAD向其提供侧支循环;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先对右冠给予开通,植入支架1枚,保证患者生命质量,而患者左冠较复杂病变与家属沟通后决定,于昨日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在血管内超声指引下成功为患者进行介入治疗。</p> <p>PCI术前右冠造影</p> <p>PCI术后右冠的造影</p> <p>PCI 术前造影</p> <p>PCI术后造影</p> <p>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p><p> </p><p>血管内超声(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是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基础上,把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端,置入冠脉内,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掌握冠脉的管壁结构及狭窄程度,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有很高的指导价值。</p><p>传统的冠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指标,但是这种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当中也表现出诸多不足之处。如只能显示管腔的情况,不能显示病变所在的管壁和斑块情况,有可能使医生低估冠脉病变程度。通过IVUS,可以准确测量管腔直径,斑块的大小及负荷,斑块稳定性判断,特别是对于分叉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可以提供较高的指导意义,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并顺利完成。 </p><p>IVUS是冠脉造影的完美补充,更能全面了解冠脉病变情况,更好为术者提供临床指导,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最安全的治疗决策。</p> <p>血管内超声的优势:</p><p>1、评价临界病变的临床意义:IVUS不受投照体位的影响,能够准确测量血管直径、管腔横截面积,还可以直接显示管壁的结构,从而更精确识别冠脉造影显示的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p><p>2、确定模糊病变的诊断: IVUS可以用来鉴别哪些病变类型不需要进一步介入处理(如局限性钙化或接近正常血管壁),及哪些需要及时置入支架(如内膜撕裂、斑块破裂或血栓)。为冠脉介入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可以很好地指导冠脉介入治疗。</p><p>3、明确评价左主干病变,IVUS测量的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最小管腔直径(MLD)是左主干病变患者发生晚期心脏不良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目前临床可参考IVUS测定的MLA决定是否对左主干病变行PCI治疗。</p><p>4、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 IVUS可指导术者选择最佳治疗术式、支架大小的选择,还可以评价支架的贴壁、膨胀情况,以及判断有无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夹层等情况。</p><p>5、评价斑块的性质和组织成分,从而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斑块破裂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