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走进今天的科学课堂。小科学大道理,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知识,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丰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带领同学们探索科学的奥秘。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请大家把操作的过程录成视频上传到班群里。 </p> 制作不倒翁(一、二年级) <p> </p><p> 不倒翁记载出现于唐代,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玩具,形象像人,一经触动就会摇摆,然后很快恢复直立状态。你知道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吗?请跟着视频学一学,发挥你的想象,动手做一做,让你的不倒翁更加美观奇特。</p> <p> 实验材料:一张彩色纸,水彩笔,胶水,适量米,一个蛋壳。</p> <p> 通过动手实践,你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了吗?</p><p>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不倒翁的重量几乎都集中在底部,当它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而且,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小,也便于不倒翁回到原来位置。</p> 鸡蛋的沉浮(三年级) <p> 请同学们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杯中装一大半清水,把鸡蛋轻放入杯中,猜猜它会下沉还是上浮呢?是的,它会沉下去。要让它浮起来,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快来试一试吧!</p><p><br></p> <p> 实验材料:一个生鸡蛋,一个透明玻璃杯,清水,盐。</p> <p> 鸡蛋会浮在盐水中,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p><p> 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是由于清水的密度小不足以拖起鸡蛋;而盐水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会浮在盐水上面。这是希腊哲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提出的浮力原理。</p> 会隐身的硬币(四年级) <p> 有一个神奇的魔术叫硬币隐身术。小魔术师们,请开始你们的表演吧。</p> <p> 实验材料:一枚硬币,一个透明玻璃杯,清水。</p> <p> 这个魔术蕴含的科学道理你知道吗?</p><p> 我们看到的物体是光照到物体上后,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而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透明物质时会发生弯折。所以当光照射到水中的硬币就必须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玻璃和水,在此过程中,光线经多次弯折到达硬币再将光线折射到水中,而不能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不见硬币了。</p> 瓶子吹气球(五年级) <p> 实验材料:小苏打,柠檬酸或者白醋,小口玻璃瓶或者矿泉水瓶,气球。</p> <p> 实验原理:这是小苏打和柠檬酸的杰作,小苏打即是碳酸氢钠,和醋混合在一起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叫二氧化碳的气体,把气球吹大起来。实验中的柠檬酸可以用白醋来代替。</p> 斜而不倒的易拉罐(六年级) <p> 实验材料:易拉罐空瓶,清水</p><p> 把清水注入易拉罐四分之一左右,然后将易拉罐斜立在桌面上,你发现了什么?</p> <p> 实验原理:易拉罐正常放置在桌面上,它的重心在易拉罐的中间位置时,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两个力平衡所以易拉罐不会倒。如果把它斜放,重心偏离原来位置,重力和支持力不能平衡,易拉罐就会倒向桌面。当我们往易拉罐中加了部分水,水能调节易拉罐的重心位置,使得易拉罐的重力和支持力处于一条直线上,重力和支持力保持平衡,易拉罐就不会倒了。</p> <p> 意大利有个非常有名的建筑叫斜塔,也就是比萨塔,它倾斜而不倒,非常神奇,它和我们这个斜而不倒的易拉罐实验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明智慧主动探索、大胆尝试吧!</p> 三原色实验(一至六年级) <p> 同学们知道“三原色”吗?老师制作了一个实验,欢迎同学们来围观,相信你也很想体验一把呢!</p> <p> 实验材料:六个小烧杯或者透明玻璃杯,三个滴管,三个小勺子,红、黄、蓝三色液体。</p> <p> 三原色指的是颜料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它们不能通过其他颜色调配而成,但是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怎么样,颜色的混合是不是也出乎你的意料呢?赶紧试一试,准备好红、黄、蓝三种颜色,用纸杯和勺子就能够一展你的魔术了!老师期盼着收获到同学们录制的精彩“节目”哦!</p> <p> 亲爱的同学们,生活处处有惊喜,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你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的奥秘,老师期待同学们的精彩视频哦!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