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月,瑶台山下,繁花似锦。两个多月来,我校承担全县14所初中网络直播教学任务,自2月10日起,我校老师便化身“网络主播”。回望战“疫”之路,实验人用平凡的身姿,站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以别样的情怀,书写了教育人的使命和初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每一次修炼都源于责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个华丽转身,一份炽热情怀。2月8日是元宵节,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在这一天却过得异常忙碌。网络教学在即,如何创建课堂?如何确保声频、视频达到最佳效果?如何关联14所初中?……困难面前,实验人不会低头,技术员卫云国、赵剑、张代玲老师一边自己摸索,录制直播流程视频,一边指导老师下载钉钉、注册账号、反复进行在线技术培训;困难面前,名师总是走在前,率先试播、发现直播问题、和技术员一起解决问题;困难面前,所有的实验人——年轻的、年老的、熟悉电脑的、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所有人在疫情的压抑、必须担当却“万事开头难”的焦灼中开始学习、开始准备,开始了非常态的教研,一起站成了实验风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正如张银刚校长在直播群里说的:实验人一定要有担当,直播平台是展示才干的舞台,实验教师要把每一节课打造成精品!是的,听党话,跟党走,在“战疫”路上修炼自己、突破自己、奉献自己,是实验人的神圣职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每一束微光都值得铭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直播技术解决了,直播效果怎么样,如何确保每一堂课都是精品,需要直播老师精心打磨。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石玲珍的安排下,参与全县直播课的教师积极备课,提前“议课”,“一课一案,一案一议”,无论是备课、研课,还是批改、反思,大家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自此一件件暖心的直播故事在学校上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教务处郭海珍主任,因晚上加班,下综合楼台阶时一脚踩空,脚踝骨骨裂。谁也没想到,郭主任第二天早上拄着拐杖准时出现在直播室……从这一天起,校园里每天都有一个一瘸一拐的美丽的身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徐丽,高秋霞、吕惠琴等名师,主动承担更多的县直播课,她们根据全县学情精心备课、琢磨教法,斟酌每一句课堂用语……他们是名师,也是学科教研组长,组织同科教师研讨、制定周教学计划、把关和打磨青年教师的直播课……她们是名师、是学科组长,也是儿女、父母、妻子,“疫”路战斗,疲惫、焦虑、不安,教师的责任让他们努力将自己化成一道光,和大家一起沿着光亮前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地生学科组的卫秀珍、王力耕、冯彩虹等几个老教师进行直播教学时,心里非常紧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在家反复练习,任何一个细节都不疏忽,卫秀珍老师甚至发动家庭力量——她每次直播时都要求儿子坐在身边。她说,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心里不慌。心系教育,甘愿奉献,这就是实验中学老教师们的情怀写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数学教师李娜,要监管老大上课,照看不到三岁的老二,还要伺候瘫痪在床的母亲,工作上学生也让她放心不下,每天忙得就像一个停不下的陀螺。她总说咬着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这样的坚持,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想尽一切办法管理学生,及时给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乔俊峰、李军军、高英、李丽、赵建华、王红娇几位年级主任,PPT制作精美的赵晓芸、郝荣荣、李延芳等老师,惜时如金的嘉文霞、张秀丽、赵春娟、王红琴、张青兰、侯俊丽等老师,批改认真的樊青玲、李璇、郭素红、张晓兰、董青玲、张菁等老师,过关严格的卢骁、董建、卫惠琴、张明霞、于建荣、张敬彬等老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笔端有限,不能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正是这样立足岗位、坚定育人信念、坚守工作职责的实中教师群体的努力,才赢得了家长的口碑,才有了实验中学的品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枝一叶总关情”,实验人用自己的努力,展现着战“疫”路上的别样情怀。一份情怀,一束光亮,这光亮凝聚起来,足以点亮夏县教育的整片星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每一次关爱都胜似父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特别想说我们36位班主任老师。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不仅要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及时跟踪、掌握每一位学生身体状况、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坚持“一天一汇报,一周一班会”。他们利用疫情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让学生爱国、感恩、明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琐碎,有的“疫情防控统计表”需要电话联系每一位学生或家长,统计到很晚是常有的事。为了工作,他们也曾对孩子撒下“打怪兽”的谎话;为了工作,他们也曾遭到家长的不理解、防控人员阻拦的尴尬;为了工作,他们也曾许下疫情结束多做家务的诺言......因为他们明白,唯有恪尽职守,做细疫情防控工作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关爱,才是一个教师最该践行的使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更难做的是管理缺乏自律、懒于听课、不写作业的学生。班主任们“恨不得替代父母,把这些问题生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管着”。怎么办?紧急召开的班主任视频会议上,大家商量决定:继续利用主题班会荡涤学生心灵,制定学生量化考核方案进行督促,对自律意识差、懒于学习、不会规划的学生进行电话家访、微信沟通,引导学生严于律己、目标明确、积极奋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在他们的关爱中,疫情之下的孩子们正在珍惜时光、静心读书,求真学问、涵养品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每一份温暖都源于初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3月中旬,随着疫情逐步稳定,校委会研究决定,对我校重点关注的四类学生(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学生、防疫一线子女、各班优生、问题生)进行家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张银刚校长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干部深入乡村、走进我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与防疫一线子女家中。他详细了解学生家庭收入情况、生活与学习上存在的难题,听取家长和学生意见;他还帮助疫情一线子女理解疫情防控的重大意义和父母“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他说疫情让你们远离校园,但学校的爱永远在你们身边,你们要迎难而上,勇于挑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与此同时,六位年级主任带领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分组对优生、问题生进行家访,她们向家长详细了解孩子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严于律己,要求她们制定学习目标,给她们分享好的学习方法。 每一次家访,送去的都是满满的温暖,每一份温暖流淌的都是实验教师坚定的育人使命、永不褪色的教育初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网络教学的日子里,全体实验教师用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将前行的身姿化成一道道山峰,行而不辍,未来可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