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研读”——中原镇中心学校五年级语文组学习活动纪实

笑颜

<p><br></p><p> 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教师要讲好一堂课,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解读则是备好课的前提。近日,我校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按照中心学校的安排,一起在线上认真学习“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写好心得体会。现将各位老师的学习情况反馈如下:</p> <p>  瞧,多么认真的林朝老师!她虚心、好学,埋头紧盯手机,那是她对学习的酷爱姿态。</p> <p>  整齐、清晰、美观的笔记是她对新教材解读学习的足迹。</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教材分析的学习心得体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原镇中心学校 林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伴着振奋与迷惘、求索与飞跃,我们淋漓尽致地体会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激动。从“走近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师生们付出了自己的辛劳与汗水,当我们手挽着手走过五年级课改的第一个学期时,回首来路,我们感慨着、微笑着、憧憬着……在此特别的学期,我们开始了对新教材进行学习和探索,在学习了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后,我有如下几点体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教师必须吃透教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教师要吃透教材,就必须先读通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读课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童年生活,在备课时,要充分的“备好学生”。首先以一位普通的读者的身份去读,理解内容,理解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所含蕴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其次从学生的身份去读课文;了解学生对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积累水平生活体验与课文有哪些相同或差异之处,以便确立今后的备课路向。其次要钻研教材,选准好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入点的选择主要根据单篇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而确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如今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追求空间,课堂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加大,课堂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自由度也随之扩展。那么提高本单元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争议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体现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即一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让学生得到怎样的思想教育,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学起于思,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而互动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力。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体现在上课环节上,要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互动情况。我们教师一定要摒弃那种“我讲我的,学生做自己的,老师很累,学生没有收获”的现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火花,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三维目标的合理达成。在课后反馈环节上,课后也要通过检查作业、反馈练习、谈话聊天、互动反思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收获程度,疑难问题的解决程度,从而做到追踪记录,及时总结。我们只有眼中有学生,整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在“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病因——反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三、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本单元课文情深,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学生零距离,心贴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心感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本单元的习作也是基于课文教材内容展开的,在讲解课文时,要及时总结课文的写法特点,用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月是故乡明》)启发学生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总之,通过这一单元的教材分析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文本的过程,既要平等互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收到预期的成效。</span></p> <p>  这是卢业娟老师。卢老师治学严谨,对新教材解读的学习当然用心啦。看她那边学边记的样子,真专注!在她的“心得体会”里,你能感受到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之美。</p> <p>  第三位是一丝不苟的翁秀琼老师。这是我们组里“文武”双全的老师。清秀的字迹和深刻的“学习心得体会”,无不流露出她对这次新教材解读学习的重视。</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教材解读与分析”学习心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原镇中心学校 翁秀琼</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今天听了王金涛老师对第一单元课文的分析,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深。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第一单元课文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听了王金涛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了用三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第一,让学生多读课文,提高对课文人物的领悟能力,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二,让学生和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互换,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问题,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文里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结合上下文,融入景、物来感知课文人物当时的情景、心情来判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触景生情的方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外,在准确把握教材编辑思想的基础上,我还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span></p> <p>  第四位是我——宋统颜老师。身为小组长,我很乐意和同事一起学习,一起共事。为了更好地开展科组教研工作,对新教材解读理论的学习,我就更重视了,理论指导实践嘛。</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解读及教学建议学习心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原镇中心学校 宋统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次网上学习,主要由南京银城小学王金涛老师为我们做讲座。​王老师主要从“主题.要素”“目标.规划”“解读.建议”这三方面解读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以级向我们提出有效可行的教学建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关于“主题.要素”方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统编版教材主题在每个单元的导读当中都非常明确,解读“主题.要素”时要有整体渐进意识。​第一单元紧扣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围绕“童年往事”的人文主题写童年生活。教学时,可以“抓关键词句初步体会——借助具体事物初步了解——结合材料体会——挖掘场景和细节体会”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关于“目标.规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老师强调,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纵观整个单元教学目标,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又要关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和阅读课文中的“”阅读提示”。​从而提炼教学重点,整体规划每课教学目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关于教材的“解读和建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老师建议我们必须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站在儿童的立场去体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解读文本首先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框架,寻求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共性关联,然后从单元整体到单篇文本进行突破,形成对每篇文本的个性理解并能尝试实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次,备课前要整体关注课文的内容,有整体架构意识,要有重点落实的阅读策略,要有渗透阅读方法的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单篇突破。教师要掌握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了解学情,精准点拨,一课一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第五位是严丽琼老师。她是一位新上岗的老师。详细的学习笔记里写满了她对知识的渴望。</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教材解读与分析”学习心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原镇中心学校 严丽琼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观看了王金涛先生对于第一单元的教材解读视频,我有以下几点的心得体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上课之前必须钻研教材,结合学情,认真备课,争取采取学生能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对于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我会听取金涛先生的指导,结合课后练习以及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整体规划每课教学目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3.要想深刻领悟文章主旨,我在解读文本时,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站在儿童的立场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孩子的感受、理解、体会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我会采取分层次地朗读与品味关键词句,精准点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教学《古诗三首》时,我会指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通过想象画面,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祖父的园子》时,我会逐步引导孩子从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教学《月是故乡明》时,我会引导孩子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怀乡之情;教学《梅花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体会外祖父对于祖国无限地眷恋之情。这几篇课本都需要孩子入情入境地朗读,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指导,因此我在备课时更会去反复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只有老师把每篇课文读懂、读透、读出味,孩子才会把课文读懂、读透、读出味,从而更好地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深度地对话,作者的情感也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于孩子的脑海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次的视频培训,我对于教材的解读、教学的设计、文本的把控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我会不断地思考,逐步让自己成长起来。</span></p> <p>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组老师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才能备好课。第一单元是全册之首,对第一单元的解读学习,是希望我们能深刻领会编排的匠心,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任务,举一反三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每一个单元、每一册的培养目标。更好地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基础,确确实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p><p>​</p>

学生

课文

教学

教材

学习

单元

体会

语文

文本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