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确诊,并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个特殊的病例,患者女性,主因食欲减退、全身乏力,伴有间断性发热1周于2020年3月23日入我院内分泌科,入院时静脉血糖:30mmol/l,尿常规提示:酮体++,葡萄糖+++,给予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患者住院后仍间断性的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单纯的2型糖尿病很少引起发热,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还有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我们去揭开,随后在内分泌科完善了相关检查,腹部CT提示:右肾肾脓肿,气肿性膀胱炎,腹膜炎,腹壁水肿。血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氏菌。</p> <p>腹部CT</p> <p>经过多学科会诊,普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相关科室,充分告知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及家属,要求继续在我院治疗,最后由我科徐根强主任转入我科,转入后,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情况,待各项指标稍有好转后,转入后第二天急诊在全麻下行右肾切除及右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术中探查右肾大小约18.0x12.0x10.0cm,为实质性,质硬,与周围粘连严重,肾周脂肪囊及腰大肌水肿严重,完整切除右肾,术后解剖标本,见右肾实质呈鱼肉样改变,有多发坏死灶及脓液,家属过目后送病理。</p> <p>肾脏为成对的蚕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而我们所切除的标本长约18厘米、宽12厘米、厚10厘米。</p> <p>术后病理</p> <p>患者术前发热时血培养以及术后标本内脓液送检均为肺炎克雷伯氏菌。</p> <p>最终病理脓液送检的佐证,也就很好的解释了肾内积气的原因,本菌属兼性厌氧,能在15-40℃中生长,37℃生长最佳。最适pH值为7.0-7.6。对营养要求一般,不需特殊的生长因子,在含糖培养基上能形成肥厚荚膜,菌落圆突,灰白色,闪光、丰盛而粘稠,常相互融合,触之粘稠而易拉成丝,斜面上能长成灰白色半流动状粘性培养物。肉汤内生长数天后可成粘稠液体。具有发酵肌醇,产酸或产酸产气,水解尿素。</p><p><br></p> <p>肺炎克雷伯氏菌肺外感染并非少见。在尿路感染中仅次于大肠杆菌而居第2位,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与大肠杆菌感染相似。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尿培养阳性。克雷伯氏菌败血症好发于原有他病的患者,多发生于住院病人。病情凶险,多有高热、寒战、大汗等内毒素血症的中毒症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如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皮肤发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发生率有时高达63%。还可伴神志改变及、皮肤及消化道出血、静脉穿刺部位渗血不止等。约13%病例并发心、肺、肾、脑的迁徙性病灶,病死率为37~50%,死因多为感染未控制或严重毒血症。</p> <p>术后我们给予输液,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等营养支持治疗,在我们不懈努力的救治中,我们将病死率高达50%的患者救治成功,成功绝非偶然,这源于我们平时工作的兢兢业业,术前的充分评估,术中的精密操作,术后的加强管理。</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