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战‘疫’故事”观后感</p><p> 草庵九年制学校 张林枝</p><p> 二月,本是学生忙着开学,父母忙着工作的月份;二月,又该是工人们在工地里忙碌,菜市场热闹喧哗的场景……可如今并不是这样,今年的二月,她生病了,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热闹。反而多了几分沉默、冷清。</p><p> 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期而至,他侵袭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且蔓延迅疾,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人类生命的渺小,看到了人类的不堪一击。关于病毒许多人都避之不及。大家争相远离武汉之时,却涌出了一批最美逆行者,他们奉献出自己全身上下最宝贵的东西——生命。</p><p> 一批批的白衣天使奔赴到疫情一线,和死神做着斗争。从电视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穿白色大褂,戴着蓝色头帽,透明的防护服眼镜与医用口罩,做好了全身的防护工作,透过眼镜我们看到他们眼神中透露出的倔强。</p><p> 无数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日子,毅然未然的在请战书上按下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他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冲锋在前”;他们说“不记报酬,不论生死”;他们说……</p><p> 被勒红的耳朵,泡的起皱脱皮的手,汗水凝结在眉头……因为背后有他们最放心不下的亲人,面前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选择了逆行,选择了远方,只顾风雨兼程。</p><p> 此刻我们在家中所享受的安稳时光是前线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我们在与家人共聚一堂,可无数医护人员的家庭却有着两个字——离别。每个人都留恋家的温暖,包括在前线奋战的医护人员,可在疫情当前他们却选择了逆行出征,也许他们无数次在梦里与家人团聚,可一醒来只能擦掉眼泪接着奋战。</p><p> 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时隔17年,再一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义无反顾的顶风而行,他们与我们素不相识,却愿为我们抛却生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数医护人员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病毒狰狞的魔抓。无数人民舍小家为大家奔波在工作岗位上,无数人在受尽委屈擦干眼泪后却又继续前行。因为他们坚信: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p><p>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待到疫情散去,我们中华儿女相聚武汉,一起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一起赏一次娇媚可人的樱花,可好?</p> <p> 观战“疫”青春故事分享会有感</p><p> 草庵九年制学校 罗靖</p><p> 从屏幕上看到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相信英雄的事迹也感动着大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但援鄂医疗队员不畏艰难、舍己为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p><p>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通过收听收看每天的新闻报道,学习到了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时的不惧艰辛,看到了公安民警在各道口的坚定值守,外卖小哥为城市运转的点点付出,以及每一个普通的人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的种种努力读了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名中国青年所肩负的重大的责任和使命。</p><p> 一幕幕的场景无不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当看到主持问援鄂队员:当时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去武汉支援的。他们说:“国家有难我应该挺身而出。”当这条消息发到朋友圈,有人说:“你是最美逆行者”,还有人说:“你去武汉抗疫,那么我们就在安康保卫家乡,我们等你回来”。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祝福,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爱。</p><p>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手套带了三层。还要给病人扎针,如果稍微不留神针头就会扎到自己的手上,就会很容易感染上病毒。可是他们还是不畏艰险,继续工作。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人在努力着:虽然有的病人年龄大了不好扎针,有时候还要扎几次但他们没有抱怨医护人员,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我们不能添乱。</p><p>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感人的故事。感谢我们的逆行者,为打赢这场战“疫”做出的付出。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绚丽的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一方受难,八方支援。让大家看到疫情之下的希望与阳光,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中国,一定能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