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站 | 坚定理想信念——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预学案

鼓楼区江卫红名师工作室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第四单元的学习。首先我们看一看篇章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信大家对这两句诗都非常熟悉吧?这是宋代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抒发的权权爱国之情。右下角的语文要素告诉我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写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大家也一定发现了,前两个要素在以前的学习中出现过,所以这一次我们要进行综合地运用,这个单元围绕“理想与信念”的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这四篇课文,题材各不相同,有古诗、回忆录、演讲稿和小说。我们接着往下看,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即兴发言,相信你对六年级上册的演讲还历历在目吧,那么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区别呢?在事先没有太多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做好即兴发言呢?习作是《心愿》,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你可以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如记述故事、写信或者写日记,创作诗歌等。《语文园地四》的交流平台中回顾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藏戏》《草原》三篇文章的开头,以及《十六年前的回忆》《匆匆》《那个星期天》三篇文章的结尾,我们要一起探讨这几课开头和结尾写得好的秘诀。词句段运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诗句感受托物言志的妙用,也可以在外貌、神态的描写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日积月累中,我们将积累关于读书、为人处事等方面的经典诗句。 好,了解了整个单元以后, 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看看每课的学习建议和预学案设计: <p>学习建议:</p><p> 以读为主,读思结合。</p><p>学习步骤:</p><p> 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p><p> 二读,熟悉诗人,了解背景。</p><p> 三读,依据注释,读懂诗意。</p><p> 四读,借助意象,读出志向。</p><p> 五读,前后联系,明晰写法。</p><p>学生预学案设计:</p> <p>学习建议:</p><p> 1.抓时间词语,理清顺序。</p><p> 2.重点研读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父亲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李大钊的视死如归、沉着冷静以及坚定的信仰。</p><p> 3.将课文开头一段与最后两段联系起来阅读,进一步明确倒叙的写法以及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p><p> 4.补充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坚定信仰,报效祖国。</p><p>学生预学案设计:</p> <p><font color="#333333">学习建议:</font></p><p><font color="#333333"> 1.课前预习,了解张思德的感人事迹。</font></p><p><font color="#333333"> 2.通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并想想课文围绕这个论点讲了哪几层意思。</font></p><p><font color="#333333"> 3.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体会共产党人的生死观。</font></p><p><font color="#333333"> 4.研读第三自然段,标出关联词语,体会关联词语在句群连接中的作用。</font></p><p><font color="#333333"> 5.整体把握,学习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font></p><p><font color="#333333"> 6.背诵2、3两个自然段。</font></p><p><font color="#333333">学生预学案设计:</font></p> <p>学习建议:</p><p>  围绕课前提示的三个问题展开学习: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p><p> 1.读课文,明内容。课文围绕老班长写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千辛万苦找食物,咽草根啃鱼骨头,耐心劝导小梁,命令战士喝鱼汤,奄奄一息让鱼汤。</p><p> 2. 品语言,知品质。评析老班长的言行,明白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外貌的瘦弱反衬出形象的高大。</p><p> 3.析构思,解课题。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业绩,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写出了老班长的精神永放光芒,表现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p><p>学生预学案设计:</p> <p>学习建议:</p><p> 1.结合班级实际、学校实际、社会实际,准备若干即兴发言题目。</p><p> 2.组织猜谜等游戏,随机抽取即兴发言题目。</p><p> 3.通过叙述创设相应的情境,学生略做准备,当众即兴发言。</p><p> 4.可以是获奖感言,可以是接受采访,可以是即兴演讲,也可以是毕业赠言,等等。</p><p> 5.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以激励为主。</p><p><br></p> <p>学习建议:</p><p> 1.立意。交流自己的心愿,通过评析,让立意更深刻。例如“希望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就比“希望得到生日礼物”立意深刻。</p><p> 2.选材。关于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愿望都可以进入习作,要在若干心愿之间进行选择。</p><p> 3.构思。根据心愿选择合适的方式,可以写成童话,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成书信,可以写成日记,还可以写成诗歌、博文等等。</p><p> 4.习作。让心愿种在心的土壤里,培育它开出美丽的花朵。写完后注意读读改改,让意思更加清楚明白。</p> <p>学习建议:</p><p> 1.《交流平台》提供的开头和结尾很有特点:《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藏戏》用问句开头,《匆匆》用问句结尾,《草原》开头寓情于景,《那个星期天》结尾情景合一。</p><p> 孩子们说说积累了哪些好的开头和结尾,和大家分享。</p><p> 2.《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部分古诗句有三句话。第一句话赋予竹以人的性格——顽强,不随波逐流,第二句话赋予梅以人的性格——自好,不迎合世俗,第三句话赋予荷、菊以人的性格——乐观,愿积极向上。</p><p> 补充两首诗,孩子们可以讨论。</p><p>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p><p>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p><p> ——(唐)罗隐《蜂》</p><p>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p><p>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p>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p><p> 3.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第二部分三句话。</p><p> 第一句中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在法庭上沉着镇定,临危不惧。</p><p> 第二句中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扁鼻子军官长相恐怖,手劲大,突出凶残。</p><p> 第三句中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骆驼祥子憨厚朴实,轻快干练,与后文形成对比。</p><p> 明确外貌神态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p><p> 4.日积月累</p><p> 读读、说说、背背、用用,以积累和运用为主。</p> <p>  孩子们,以上是本单元的预学案,希望对你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在这场疫情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责任,疫情终将过去,我们的学习很快就会回归正常。还没开学的日子,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网络课程,学会自律。理想与信念就是这么简单,它就在你身边,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努力去实现,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p> <p> 撰稿:刘晨霞</p><p> 编辑:刘晨霞</p><p> 工作室审核:江卫红</p><p> 工作站审核:江振珍、卢声怡</p>

学习

学案

外貌

班长

课文

神态

开头

即兴

结尾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