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学习重点(附课堂笔记)

实小分校

<p>这是一首充满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p> <p>一、识字</p><p><br></p><p>1.读准字音</p><p><br></p><p>提醒孩子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如“造、藏”是平舌音,“食、蜘、蛛”是翘舌音。还要注意“蜻、蜓、藏”都是后鼻音。</p><p><br></p><p>2.识字方法</p><p><br></p><p>归类识字:本课有6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意,右边的部件表音。</p><p><br></p><p>字理识字:“网”是象形字,结合课文彩图和汉字演变图来认识,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的特点。</p><p><br></p><p>加一加:辶+米=迷 辶+告=造</p><p> 人+良=食 米+良=粮</p> <p>二、课文学习</p><p><br></p><p>1.认真观看教学视频,并引导学生读出韵律、读出趣味。</p><p>儿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三个部分组成,指导学生读好每一部分,并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和韵律。</p><p><br></p><p>2.多种形式朗读,读出儿歌的趣味</p><p><br></p><p>问答式,如:家长来问:“蜻蜓半空做什么”?孩子来答:“蜻蜓半空展翅飞”。</p><p><br></p><p>合作读,家长读一句,孩子读一句。</p><p><br></p><p>也可边拍手边读。</p><p><br></p><p>3.多种方式理解词语</p><p><br></p><p>做动作理解“展翅飞”;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捉迷藏”。“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可结合彩图或视频理解;“蚯蚓土里造宫殿”可以展开想象,把蚯蚓想象成建筑师,感受蚯蚓的勤劳,感受儿歌的有趣。</p> <p>三.生字书写</p><p><br></p><p>观看教学视频,注意笔顺书写要正确,然后写一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吧!(提醒孩子做到3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p><p><br></p><p>间:7画,先外后内,门字框要大,要正,竖、横折钩都要写直,不能歪,里面的“日“要稍小些,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p><p><br></p><p>迷:先内后外,注意里面的“米”写在中心偏右上一些,走之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平捺,横折折撇从横中线起笔。</p><p><br></p><p>造:10画,先内后外,里面“告”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走之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字。</p><p><br></p><p>运:7画,先内后外,里面“云”的撇折写在中心点往上一些,走之的平捺要舒展。</p><p><br></p><p>池:6画,左窄右宽,三点水呈弧形,第二点写在横中线上,右边“也”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舒展,比横折钩要宽。</p><p><br></p><p>欢:6画,左小右大,右边“欠”的第一笔撇从竖中线往右些起笔,第二个撇从中心点往右些起笔,穿插到又字旁下边,人字的撇和捺要舒展。</p><p><br></p><p>网:6画,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大而正,里面的两个“撇、点”要分布均匀。</p>

儿歌

横折

读出

中线

舒展

字旁

识字

里面

课文

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