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峰老师《愿有多大,力有多大》课后总结

岩前养正幼儿园

<p>听完李显峰老师直播的课后,对于困难和成长有了全面的认识。</p><p> 疫情的到来,让很多企业家和个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困难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大多数人本能的反应都是喜欢趋吉避凶,从历史的长河来看,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人终究是少数人。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永远经不起外面的风吹雨打,凡事都是一帆风顺,其实是最糟糕的事情。因为遇事才能炼心,困难才能磨练灵魂,挫折才能让人成长。</p> <p>  困难放在人的一生中去看,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非常值得思考,很多人希望过平凡的人生,生活在平淡中度过,也就无从为后代做榜样,没有灵魂的升华,就这样虚度一生。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想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老子》这本经典里说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与祸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就像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会啊,这需要智慧和福德。</p><p>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无穷性,每件事都有巨大的无穷性,每个当下都有巨大的无穷性,这个真相没有多少人知道。常人遇到困难时和挑战时,只愿意复制过往的做法,而挑战和危机本要激发无穷性,却被推给别人,因为我们喜欢养尊处优,一心要过顺顺隧隧的生活。</p><p> ---王育琨</p><p> 人在困难来临时,如果懂得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越是困难时,越要保持利他的心量和利他的勇气,并且放下自我,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在哪里,发勇心改正,那离突破不远矣。</p><p>突破需要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智慧和善缘。</p><p> 智慧的获取,《论语》中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放下面子,放下自我,真诚的听取别人的建议,哪怕是批评,寻找突破困境的思路。同时要确认自己做的事是利他的,真心发愿利益大众的,便会生起无穷的能量,心中自然而然生起使命感。</p><p> 善缘的感召:人在社会上单打独斗是成不了大事的,尤其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感召到善缘相助,那将事半功倍。善缘分很多种:贵人缘——提供思路 ,员工缘——全员战斗,顾客缘——消费支持,资本缘——出手相助等等。那如何感召善缘呢?发大愿,利益员工,利于顾客,利于社会的愿!知行合一,踏踏实实无我的力行,相信很多善缘会不求自来。</p><p> 成长,就是挑战自己不会的事情开始,明白了这点,困难就是成长的台阶,是成就人生理想的试金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p> <p>困难放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看,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不屈不饶,每个时代,每当国家遇到危机时,涌现出许许多多心怀天下安危,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畏艰险的勇士,成就了一代代为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义士,如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忠臣文天祥,有为了解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励志改革,在失败时主动牺牲的谭嗣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国人!这就是在困难成就的英雄,这些英雄成为了国家之栋梁,民族之脊梁。</p> <p>  回到现实中来,企业面对困境时,企业家首先明确特殊阶段的战略,求生存,蓄力量,提升能力。如何求生存,首先要找到困难的因在哪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思:1、福德不足2、智慧不够3、愿力不足。找到了因,如何才能改正呢?《了凡四训》里改过之方说到,要发三种心,1、发耻心2、发敬畏心3、发勇心。为何要发耻心?人只有在遇到困难时,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感到羞耻时,才能生起改错的决心。而敬畏心是一个人生起担当和使命必不可少的因素,古人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稻盛和夫老先生也说道,人要有敬天爱人的思想。企业家不仅仅敬畏天道规律,对内应该敬畏员工巨大的无穷性,敬畏每个当下巨大的无穷性。有了敬畏心,才能获得智慧,才能在困境中通过智慧找到出路。最关键的是发勇心,当下就改,雷厉风行。《易经》的风雷益卦就说明了,勿追求小利,让利于顾客,勇于利他,做事雷厉风行,勇敢前进,敢作敢为,困境必将突破,事业必将更上一层楼。</p> <p>  最后用李显峰老师的话来总结:经营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努力地为所有人的幸福而奋斗,从不懈怠,也不畏惧。这样,回首前尘往事,我们可以俯仰无愧地说,这一生,活的清醒,有意义,有价值! </p><p> 感恩李显峰老师的授课,您说的很多话,很多道理,深深的触动了末学的心灵。相信大愿的力量,相信至诚合天,福之将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