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随想

🌠

<p>梁文道曾经说:“跟你海枯石烂,天荒地老地看下去,直到世界末日”阅读是可以伴随终生的。书应该是人最忠诚的朋友,不离不弃,默默守候你,等你来解读。任你阅过之后如何欢心悲伤愤怒,它依然不动声色,陪伴左右。</p><p>读书是通过感悟他人的思想来丰富自己,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休闲,一种爱好,不是为了炫耀显摆,不是为了功名利禄。</p><p>疫情期间的休息很长,但因为琐事和心情并没有看几本书,以下是新年以来的读书笔记,看一本写一点,都是泛泛而读,随意感想。</p><p><br></p><p>《红楼梦》</p> <p>“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这本红楼梦购买了十几年,重翻之后还是感慨。作者云:</p><p>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p><p>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p><p>曹雪芹经历繁华到衰败,看透了常人企望的事情,人世间很多人、事“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活一生本质上是相遇和离别,和物相遇离别,和人相遇离别:来的时候止不住,走的时候挡不住。来时欢喜,走时悲伤。所谓缘起缘灭,悲欢离合总无情。</p><p><br></p> <p>《局外人》和《鼠疫》</p> <p>《局外人》和《鼠疫》,加缪的两部代表作。当下的疫情很多地方都有《鼠疫》里的影子,加缪这类文学家思考得很深看得很远。</p> <p>局外人有两本,各有特色。我买书特别留心出版社:对于古典书籍,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岳麓书社等出版社的版本基本不差;外国文学大都买人民文学、上海译文、南京译林的,社科类一般广西师大、中信、中央编译……当然不仅限于此。</p><p>另外外国作品还要看译者,翻译是二次加工,译者的水平很重要,一般外国经典著作在国内都有权威的翻译家;不过一些老翻译家的译本因为年代久远,个别书读起来可能有语言上的时代感;有的年轻译者的版本也不错。特别羡慕有外语能力的人们,能直接读原著多么美好。</p><p>我手里这两本《局外人》,总体上还是译林出版、郭宏安先生翻译的水平高,看的时候也主要看的这本。不过这本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书里提到“推事”,没有注释,一百度是古代法官的意思,另一本就译成法官;不知译为推事是何意?还有,一些语句这本新译本感觉比郭版本还好,智者见智吧。看看下面对比一下:</p> <p>加缪笔下的世界是荒诞的。不过,在《局外人》里,荒诞的世界让人消极悲观;在《鼠疫》里,人们反抗世界的荒诞,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担当。所以《鼠疫》更有意义。</p> <p>《许三观卖血记》</p><p>这部小说被韩国人拍出来电影,还没看。小说很好看,像余华的其他书一样吸引人。只是觉得有的作家的书看多了会感觉腻,写法、主题、环境、人物都太相似。</p> <p>读了《许三观卖血记》,就发觉书里人物什么的和余华其它书相似,特别许三观感觉哪里见过似的,也许余华刻意构建相同的时代背景,塑造类似角色,他的人物大都活在解放前后、改革开放之前,书里充满了现实荒谬与可笑,人物的愚蠢与狡黠,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作出荒诞的事情。为了活着,中国人是很能隐忍的,这是千百年来练就的本领。我曾想,把老外和中国人关押在一个监狱里,最后活下来的应该是我们。</p><p>外国好像很喜欢余华,我觉得除了写得好之外,也有他所描绘的时代大多是中国落后的时候这个原因:解放前、文革,那时候的落后苦难能引起外国人们的好奇,以为我们一直这样。这也是很多国内作家喜欢写的时代,那个时代确实博人眼球,加上很多著名的作家有时代的经历,方便书写。对于当代社会我似乎还没看到写得精彩的小说,也许是孤陋寡闻吧。</p> <p>把苦难当做主题好像也是个世界级的现象,你看外国的很多小说的也是充满了苦难,这样人物的冲突才会多,书会更吸引人,一个祥和宁静的环境不容易写出来精彩的内容。</p> <p>《人类的故事》</p> <p>历史书我很喜欢看。首先吐槽,这本书名为人类的故事,但涉及中国的地方极少,出现的中国人就孔子老子两个,不知中国,非欧洲美洲国家写得也非常少。房龙也不是歧视我们,只是他的视角以欧美人为主。但是题目是人类的故事就不对了,而且书的后面他还解释,本书选择写谁不写谁的原则:“该国家和该人物是否曾提出了某种新思想或进行了某种前所未有的行动从而改变了全人类的历史?”,我觉得这个原则他没把握好,五千年中国没影响人类历史?并且他也没提欧洲那几个国家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干的事。</p><p>看来作者多少有点以欧美文明为中心吧。虽然房龙提倡宽容,普及真知。书名改成:“欧美人的历史”更妥帖。</p><p>学者都如此,何况普通人?由此也能明白最近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为什么很多外国人攻击中国,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偏见不是一时半会,中国人能真正被他们平等看待还需要时间。一方面是是他们有偏见,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未来的路还很长。</p> <p>这本书是上大学时买的,现在又扒了出来看,房龙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事件描绘地很简单易读,很适合中学生普及历史知识,文笔流畅幽默睿智,评价中肯,读起来不枯燥。留给孩子看也不错。</p> <p>《爱情和其他魔鬼》与《离婚》</p><p>这两本书虽说八竿子打不着,但都和爱情与婚姻有关。</p> <p>马尔克斯是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之一。读完之后你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是马尔克斯小说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生于没有爱的家庭里的少女,被疯狗咬伤后没有狂犬病症状,人们仍然认为她被魔鬼附体,主教派去驱魔的虔诚年轻神父却和她相爱了。这是故事主要情节,不过马尔克斯不会让小说只限于爱情:宗教、信仰、愚昧、瘟疫、孤独……这本书里都有</p> <p>爱情是无数作家的主题之一,可能每个作家都会涉及到。那些对爱嗤之以鼻的人,要么没有爱,要么冷血。甜蜜的爱情会让旁人嫉妒,悲伤的爱情会让人泪流满面,精彩好看爱情故事大都是悲伤的:生死离别、阴差阳错、恨不相逢未嫁时……</p> <p>老舍的书充满了京味,幽默风趣。《离婚》这部小说和《正红旗下》合集在一本,围绕普通人婚姻展开,把世俗的冷漠,小人物的无奈,家庭婚姻的种种描绘的淋漓尽致。现实里老舍外遇过才女赵清阁,两人相处甚好,后来面对现实的磋磨和软弱的老舍,孤傲的赵黯然离去,留信:“各据一城,永不相见”,终生未嫁。据说老舍自杀也和这段纠葛有关联。</p><p>没有经济家庭捆绑的爱情或许更容易分开;而婚姻里现实的种种会增加分离的困难:物质生活、家庭、孩子、面子……。有人会说,不能这样衡量,情侣不爱了就会分开了。但是有很多无爱婚姻,为什么没分离呢?现实是有爱不一定能在一起,没爱可能还在一起生活。活着比爱着更容易。</p><p>有裂痕的夫妻的爱已经死了,但能在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等生活的艰辛,然后舒适又孤独的活着……人常说: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离了。其实是权衡利弊,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nbsp;</p> <p>爱从一开始有多热情,到最后分开的话就有可能多冷漠。彼此曾经相爱过,更知道什么最能伤害对方。所以分离的人们应该心存善念与过往的温暖,不要由爱生恨去伤害对方。不过爱的反面也不一定是恨,也许是无视无感,是不想你再出现,是把你一切一生都拉黑。那些想挽回的人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在过去是爱,在现在是骚扰,你的纠缠也许只给对方带来了苦恼。</p><p>分开后那些曾经欢欣的存在又会像肉一样长在一些人心里,忘掉真是割肉疗伤了。因为经历和性格,有的人会慢慢回走出来,有的人会一辈子消沉吧。这些在现实和文学里都是真实的存在。</p><p>人还是要相信感情的,不然与动物何异?爱的出现和目的并不是为了带来悲伤,那些最后没在一起的人们也没想到会分开,如果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要见面不如路人,相逢一笑总比无情好,彼此曾是心心念念的啊。</p> <p>另外,《正红旗下》这部小说以大清王朝摇摇欲坠时满族旗人的衰落为中心写开,老舍特别擅长写小市民市侩,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可惜老舍没能写完,不然又是杰作。</p> <p>《血疫》</p> <p>这是本纪实文学,真实的事件,文学的手法,写得恐怖又生动真实——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埃博拉。作者是经过深入的调查、采访后才写的,尊重真实,这是纪实文学的基本要求。</p><p>《血疫》上市很久后,因为新冠疫情又热了起来,网上卖得脱销,我下单之后一个月才收到。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关闭可能和新冠状病毒有关,这本书里的主要场景就在这个P4研究所。</p><p><br></p> <p>人类号称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地球的主人,但是病毒让人类一次次付出惨痛代价。病毒看不见摸不着,一亿个病毒才能覆盖字母i的圆点,对于它是不是生命科学家都没有定论,有些病毒可能在地球上生活了四十亿年。病毒本来在自然界生存,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不停破坏自然环境,把病毒带到了自己身边。</p><p>……看完本书可以增加对病毒的见识,敬畏自然。另外,吃饭的时候不要看。</p> <p>《后真相时代》</p> <p>什么是真相?你所了解的都是真相么?看到的都是吗?你只能了解你所看到的信息,但那些信息却有可能是谎言、或者不完整的真相</p> <p>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后真相,往往谣言传遍了社会,真相才大白。在信息时代,随着社交软件的对生活介入,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很多别有用心的、不明真相的、见什么信什么的都在发布消息,所以谣言传播像病毒一样不可抑制。</p><p>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独立思考的放弃,很多人看到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微博等等里的什么消息就随便信了,不去思考辨别,如获珍宝似地赶紧转发,谣言就一传十 十传百……我向来对朋友圈微信里的消息新闻充满问号,但是也没少被骗。我们一不注意可能就会成为散布谣言的参与者。</p><p>很多微信公众号、微博博主,更改真相、片面截取信息,或者滥编故事。有的博主,天下发生什么大事他就天天蹭热点,不停发送相关信息,甚至故意发一些让大家愤怒的消息,目的就是营销涨粉,获取经济利益。</p><p>今天看新闻,欧美国家很多人相信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快是因为5G信号的原因,一些地方甚至去焚烧信号塔…还有的相信病毒是比尔盖茨制造的,网上开始对他进行恶毒攻击……没想到所谓灯塔美国也有这么多谣言,看来无脑不分国度。</p><p>过去经常刷朋友圈转发一些信息,后来发现朋友圈里谣言太多,而且又是点赞又是拉票,整天刷朋友圈又太占时间,索性把它关闭,自己也极少发。</p><p>有次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在网上晒孩子照片的问题:作为家长发一下小孩的照片本来无伤大雅,但是大多家长并没有经过孩子们的同意,还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加上照片流传在网上,将来对孩子也许不好。也许是我过度注意,但是多少有道理。</p><p><br></p> <p>这本书其实书名翻译的不好,原作名:TRUTH:How the Many Sides to Every Story Shape Our Reality,翻译成《后真相时代》估计是为了博眼球营销。书里内容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面对信息的思考方式,也值得一看。</p> <p>《美帝国的崩溃》</p> <p>十年前出版的书,随着美国疫情爆发后又火了起来,一开始需要预定才能买到。这本书题目挺吸引人,会让很多人兴奋。不过作者加尔通分析的是美国帝国主义或者叫美国霸权主义的崩溃,并不是美国的完蛋。</p> <p>加尔通其实是爱包容的美国,厌恶帝国主义的美国,他说:既支持美国,同时也反对美国。</p><p>这本书不是凭空猜想,是作者在深入研究之后写成的,中文版277页,书后面70多页都是注释和参考文献。作者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去分析美帝国主义必将崩溃,而且给出了时间——2020年。</p><p><br></p> <p>美国在建国之后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强国,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成为超级强权国家,这在历史上是唯一的。但是美国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经济利益和价值观问题,不停对外干涉,树立霸权,本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按作者的解读,帝国主义终将崩溃,美帝国也一样。</p><p>加尔通希望美国除去帝国主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和世界上的国家和平共处。而就算美帝国不放弃帝国主义,它也阻挡不了自己的崩溃。</p> <p>美帝国崩溃之后,美国不一定会很快衰弱,就像英国,过去是大英帝国,帝国消失了,但是英国还仍然发达。帝国崩溃之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控制会丧失,但是美国本身还会强大一段时间。</p><p><br></p><p>作者不仅提出美帝国终将崩溃,也提出崩溃之后世界的道路,一个没有美帝国霸权的世界应该如何团结起来发展,加尔通也给出了一些方案。</p> <h3>现在世界上对美国的未来基本有三种声音,一种是国内比较受欢迎的:美国快不行了很快要被中国超越了;一种是美国一直会领先世界;一种是美国仍然领先但正在衰退。</h3><h3>咱们国家发展得很快,尤其在近十年来,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西方国家,但是冷静分析我们还是有许多地方和美国有些差距。比如美国在半个世纪前就登上了月球,全世界的电脑绝大部分都在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我们手里的手机除了苹果外绝大多数都是谷歌的Android系统(华为也一样),全球电脑、手机里的cpu大都是美国制造,华为虽然能设计芯片,但是芯片架构却是ARM公司的……美帝国主义会慢慢崩溃,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一些方面可能还会是世界第一。</h3><h3>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就能更好的前进。我们要继续冷静,继续学习,继续发展。中国会越来越强大,相信在地球上生活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人民会越来越幸福。</h3><h3><br></h3><h3>《有呀有呀书店》</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本书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前面提到买书要挑出版社,这里再聊一下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了很多好书。这个出版社隶属于中信集团,中信是由总设计师邓小平倡导,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创办的,涉足金融、实业、服务业,中央企业,世界五百强。因为实力雄厚,所以在国内引进推出了不少风靡全球的现象级书籍,比如大名鼎鼎的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部曲,就是中信出版的,是一个不错的出版社。</h3> <h3>这本书真有趣,虽然是漫画,但是看起来还是有所触动,爱看书的人大概都会吧。大人们不要觉得看图画书害羞。作者充满想象力,脑洞大开,画的人物都那么可爱,各种关于书的故事一个个飘过来,没有争吵,没有伤害,都是爱书人的故事,非常轻松。</h3><h3>书里的书店老板是个可爱的老头,对自己的书了如指掌。一想很久没有逛过书店了,现在看书的人不太多了,书店也很少了,而且除了大城市的书城和一些在坚持的小书店还是原来的样子,一般书店为了生存大都在卖教辅材料,没有了原来书店的气质,在小县城里去书店大概是为了给孩子买辅导材料或者试卷。</h3> <h3>想起来我小时候没少看漫画,国内的连环画,日本的漫画,一套一套可惜都卖了。这本书适合累的时候或者看了难懂得书后拿过来翻翻,一会就看完了。小朋友们也会很喜欢,孩子在我看的时候凑过来瞧,后来一会儿也翻完了,说:好看,而且故事里还藏着一些道理。</h3><h3>呵呵,小朋友都看懂了,这本有呀有呀书店真有趣。</h3><h3><br></h3><h3><br></h3><h3>《原来你也在这里》</h3> <h3>泰戈尔的诗集家里有几本,这本设计的最好看,泰戈尔优美的诗句配漂亮的图片是最合适不过了,而且很多图片都是美丽的花朵,仿佛飘满鲜花的芬芳,忍不住凑上鼻子闻一闻——喜欢看书的人是不是都有个癖好,拿来一本书闻闻书的油墨的味儿?其实一本书让人看过之后,也会有主人的气息,不同的人会在书上留下不同痕迹。</h3><h3>这本书是选取冰心和郑振铎先生翻译的译文,文笔流畅优美。翻译很重要,买外文书一定看译者。其实泰戈尔的很多诗很简单,如果有一些英文基础看原文更好,毕竟翻译是再加工。很后悔上学没好好学习英文,一直羡慕能读原文的人们。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真后悔哈。</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泰戈尔的诗很适合放在书架或者床头,想起来就随手翻翻,诗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清新自然,对生活对爱洋溢着浓浓的热情,又富有哲理,令人感动的同时也让人获取力量。</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