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段时间阅读《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一书时文中多处提到对幼儿的观察,知道了观察的重要性!正好幼儿园开展了“春天读书正当时”的活动,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所以我选择了由英国作者Sheila Riddall-Leech写的《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一书。<br> 本书主要讲述了为什么要观察儿童,通过观察能获得什么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观察,结合研究及理论观点和学说阐述有关观察的问题,以帮助幼教工作者设计符合儿童个体需要的适宜活动;探讨如何利用发展常模来观察,以收集有关儿童发展需要的重要信息;本书的最后几章分析了观察对于0-3岁幼儿教育框架、基础阶段课程和国家课程的重要作用。对于我来说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直观且实用的知识:<br><br></h3> <h3>一 观察前的准备<br> 为确保前面提到的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观察前需要有四个准备工作:确定目的和目标;制定计划;八观察格式化、以包含必要的信息;保密性与使用许可。<br> 在实施观察之前,要确定好观察的目的和目标,然后要制定观察计划,如在一天中哪个时间段进行观察(在幼儿反应比较积极的时间);准备在什么活动中观察幼儿哪些领域的观察并记录;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的位置也非常重要,观察时要在儿童不易察觉的位置,观察者要时刻保持小心谨慎并敏感地关注目标儿童及其周围事物;要使观察具有保密性,保护儿童的隐私,要得到父母的许可,最好用书面形式记录父母许可,然后将其保存在儿童档案中,有关儿童的记录要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br><br></h3> <h3>二 观察的方法<br> 书写观察记录的方法或形式有很多种。通常,专业人员实用四种主要观察方法:描述/叙事;表格;图解;取样观察。<br>1、描述方法可以用在对事先计划好的活动或任何的结构化记录,如设计一个是用剪刀和杂志的活动,考察一名4岁幼儿能否用剪刀从杂志上剪下图片,以观察幼儿使用剪刀时的手眼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也可以是自发的记录;也可以是以日记或儿童个体发展日志形式,如我园家联本的形式,记录幼儿一天中吃了什么、睡了多长时间及参加的活动情况等,从而建立家园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是快照式的灵活的观察方法,既可以用于个体观察也可以用于群体观察,可以用于结构性观察也可以用于非结构性观察。<br>2、表格法是学校和托幼机构在记录儿童的进步时经常用的方法,由合作者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表格,既可以用来记录结构话的活动,也可以记录常规活动和事件。可以用来记录一名或一群儿童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br><br></h3> 3、图表的类型包括:饼图;直方图;社会关系网图;流程图。图表的方法可以用来记录对一个大的群体或全班儿童的观察结果,记录儿童一天中受到了哪些方面照顾之类的信息,如:儿童进食、睡觉、醒着、游戏等活动是各用了多长时间调查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所有儿童的睡眠状况调查,活动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的位置记录等。还可以用来评价儿童的社会群体或互动关系;用来记录小群体内儿童的社会互动情况,或者儿童在室内的活动轨迹,以显示他们在什么时间参与了什么活动。<br>4、取样观察包括目标儿童观察;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用来记录儿童个体在一天中儿童的活动行为,或者对儿童发展的某一方面(如儿童的行为或情感困难)的观察记录。<br><br> 观察是重要的教师行为之一,观察对于幼教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观察能力是有效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教师只有建立在在充分观察以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div><b><font color="#ff8a00"> 因此只有具备了观察的能力,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真正理解他们,促进孩子的成长!</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