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拍摄:江 帆</h3><h3>后期:江 帆</h3><h3>时间:2020.03</h3><h3>地点:番禺区</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竹子:代表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喻意是与众不同,不追求世俗、名利,正义,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四君子”之一,正气;同时也像征长寿平安、柔韧坚强、幸福和谐。</h1><div><br></div> <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宋代大文豪苏轼生平爱竹,相传他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此后,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苏轼画朱竹,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h1> <h3>岭南画派鼻祖高剑父的朱竹</h3> <h3>张铁威先生画的朱竹<br></h3> <h3></h3><h3></h3><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为了加深对竹子的情调,我试借助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取各家之长,用其独特的摄影及制作,以超越以形写神之后的笔墨意蕴品味与格调表现出来。并且,使照片古雅的笔墨之中,依然保留着自然界中鲜活与生动。这组画意朱竹照望大家喜欢⋯⋯</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h1> <h3>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