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在攀枝花的显群妹妹带着她的父亲,我的孝爹回到离开二十几年的老家,为修好家乡的公路奉献自己的爱心,出钱又出力。</p><p> 这里是吉星五村四社。 四月九日下午,妹妹带孝爹回到老家,和老家的两位叔爹和队上的操爹,还有三队的长辈徐保保,聚在一起沿着要整理的路线商量着那里该填,那里该扩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我家正在上班的大哥周进得到消息也很快赶了回来一同商讨,等大家意见一致通过时,下午操爹便请来了挖掘机小师傅确定议定方案。</p><p> 第二天准备正式开工时,天公不着美,下起了大雨,午饭后,眼见雨下个不停,妹妹要求师傅冒雨施工,于是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五村四社的公路正式开工了!二叔幺叔全身心投入到修路之中,看着机器翻起一掀掀新土,生活了祖祖辈辈的沟渠被一点点填平,父辈们的脸上露出来的是无比喜悦的笑容。</p><p> 幺爹为支持修好路,把一块肥沃的莱园地让出来,只为把路修的更直更平更好走。还把辛苦种植的红苕苗全部挖出,都已经搭好莱架的四季豆苗全部拔了,还没有成熟的一大片大蒜也拔了,二十几窝黄瓜西红柿苗也全拔了。这还不算,种植多年的梨树,李子树桔子树和核桃树都挖了,为修路愿意付出一切。邓学东兄弟也为修路将自家门前的核桃树和长了几十年的柏树桃树都给挖了,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只为修好路。</p><p> 妹妹还买菜亲自为师傅和长辈们下厨做上可口的饭莱,为了家乡的道路,无私的奉献着。</p><p> 曾经一百多人的队上,现在长住人口只有十八人,平常冷清的山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堂兄们都丢下手里的活赶了回来。队上的亲人们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天天都关心着期盼着这一条世代走过的泥泞不堪的土路,为早日修建成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而努力着。</p> <p>孝爹家的瓦房。</p> <p>修路前。</p> <p>修路后。</p> <p>修路前。</p> <p>修路后。</p> <p>修路前的样子。</p> <p>修路前。</p> <p>修路后。</p> <p>修路后。</p> <p>修路前。</p> <p>修路后。</p> <p>童年的小伙伴现在都当奶奶了。</p> <p>冒雨开工。</p> <p>修路前。</p> <p>修路后。</p> <p>老牛圈。</p> <p>曾经的黄桥河路。</p> <p>现在的黄桥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