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母亲是个善良、勤劳、严谨、明理、有思想的人,在那个年代称得上是个有文化的人。小时候我很顽皮,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常教导我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有所作为。我总算是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当年我以全校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南昌师范录取。接到通知书的那刻是我见到母亲最开心的时候。</h3> <h3> 参加工作以后,工作岗位换了几个,住的地方也从农村到县城到红谷滩,离家乡渐行渐远,一直忙忙碌碌。而今已进入不惑之年,现在居住的地方挺繁华,小区环境绿化也不错,有时下班回家,用完晚餐,我喜欢坐在阳台抽几支烟,四周举目望去,华灯璀璨,一江两岸繁华似锦、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近处,绿树成荫,园林式的绿化,还能让我感受到家乡些许青山绿水的气息;特别是我楼下的那五个钢构的连环葡萄架状的造型总是时不时地吸引我的目光,触碰我的思绪。也许是一种家乡情怀吧?因为小时候我在我家农村的房前栽了一棵葡萄树,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我的乐园。我时常会想,这钢构的葡萄架是小区提供业主休憩的地方,如果能在这种上几棵家乡湾里的葡萄树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呀!而且小区管理也很人性化,鼓励业主在不影响整体绿化的前提下,在合适的地方可以栽种自己想栽的树……</h3> <h3> 机缘巧合,今年四月,春暖花开,一个假日,我同妻子儿女回家乡看望父母,母亲像往常一样会给我讲述她知道的事情,母亲说:因为开发建设,葡萄园要征用了,好可惜了,已经结果的葡萄树……。我一听这事,立即来了兴趣:家乡无处安放的葡萄树不正好可以移栽几棵到我居住的小区那光秃秃的钢构五环葡萄架上吗?于是我立即与二哥联系,让二哥帮我精心挑选了五棵葡萄树,二哥是园林绿化行家里手老把式,挖葡萄树时特意多带了些家乡泥土打包扎好,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送到了红谷滩居住小区。</h3> <h3> 芳菲四月天,万物复苏,正是栽树的好时节,葡萄树送到我楼下后,我马不停蹄,立即找来铲、水桶、铁丝、支撑棍等,准备栽种,孩子们也分外开心,要同我一起去种树,于是扛铲的扛铲,提水桶的提水桶,拿支撑架的拿支撑架……。全家出动齐种树,我和儿子挖树洞,女儿用幼嫩的小手扶正葡萄树……,栽树期间不时有小区邻居三三两两散步经过,驻足交谈,妻子做好饭也下楼来喊我们吃饭,一位老者经过,慈祥温和的说:这是做好事,以后我们可以到葡萄架下休息乘凉了;一位年轻女子经过,停下曼妙的脚步,开心惊喜地问这是哪里的葡萄树?妻子自豪地说:老家湾里的,很大很甜,那女子妩媚地开玩笑:那等葡萄熟了,不介意我来摘儿串葡萄品尝品尝吧?妻子爽朗地回答:可以,好东西大家分享;两位中年男子经过,也停下来和我们交流,这么好的葡萄架空在这这么多年了,现在栽上家乡的葡萄树真好,以后坐在这葡萄架下喝喝茶、抽抽烟、聊聊天真是一种享受……。</h3> <h3> 树栽好了,我们又接着打好支撑、做好铁丝牵引、浇好水。看着栽好的五棵葡萄树,我心里突然有一种成就感,感觉完成了一个多年未了的心愿。</h3> <h3> 吃完晚饭,我又来到阳台,推开窗户,点上一只烟,欣赏楼下刚栽好的家乡葡萄树,葡萄树在满天的星光下,显得阿娜多姿,刚长出的新绿生机盎然,轻风徐来,伴着虫鸣鸟叫和蛙声,佛若在上演一场来自故乡优美的轻歌曼舞音乐盛典。人到中年,很多在外创业的人会感慨: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眼前此情此景,让我心里豁然了很多,浓浓的乡愁得以慰藉和释然……。</h3><h3> </h3><h3> 二零二零年四月九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