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老子,右手孔子:感悟中国先哲做人处世智慧

心中有梦想,世界有阳光

<p><br></p><p>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孔子和老子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他们的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p><p> </p><p><br></p><p>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主张阶级分明,这与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蒂。孔子与同时代其他各派的很大差异还在于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际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p><p> </p><p><br></p><p>人们每提及道家,就必说老子。老子作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的道家宗师,道教教主,他早已在中国文化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子主张重返自然,不可抗拒地嘲笑孔教文化;他崇拜原始的淳朴,主张田野风光的生活、文学、艺术;他代表奇异幻想的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老子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这物质世界带来少有的统一和灵性。</p><p> </p><p><br></p><p>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是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则更能吸引人。</p><p><br></p><p><br></p><p>代表这两种典型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浪漫的自然主义者老子,这也注定了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p><p> </p><p><br></p><p>孔子偏社会伦理,老子偏哲学。我们并不需刻意评判孔、老的孰优孰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和老子毕竟都是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p><p><br></p> <p><br></p><p>老子的智慧:</p><p><br></p><p>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老子说:“不尚贤,使民无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认为,不推崇贤能以免人们争功邀名,不看重宝物以免人们竞相为盗,不炫耀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以免人们心思惑乱。老子的智慧体现在遵循自然之理,顺势以举事,而不能妄因己见,为所欲为。因此,他数有“为无为”、“无为无不为”之说。对这种无为而治的领导智慧,老子有一种形象的比喻,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鲜者,鱼也,烹小 鱼无须翻挠,待时可成;治大国同样不必兴作,顺势便能收到功效。</p><p><br></p><p>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乘时顺势而动,不违背自然和社会法则去恣意妄为。恣意妄为只会事与愿违,顺应自然才能建功立业。</p><p><br></p><p>“道生万物”,即“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p><p><br></p><p>道是自然而然的,对万物的生长,它不强制,不干预,顺其自然。它产生万物而又不据为己有,有利于万物而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这种“玄德”,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p><p><br></p><p>“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言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管你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有局限的,所以,不应停留在原地而不思进取。要想不断发展和强大自己,必须不断地加以认识,这才是认识“道”的正确方法。</p><p><br></p><p>《道德经》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提出“去甚,去奢,去泰”,意谓圣人应顺应自然,常保尊贵的地位,做事一定不要过分,不要奢侈,不要过头,不要勉强他人,这样才能常有而不失,常胜而不败,常贵而不贱。</p><p><br></p><p>无为而无不为”,一无所求却什么都能得到,毫不贪婪却任何愿望都能实现,无目的然而又合目的,“事无事”然而又无事不能办成。</p><p><br></p><p>卖弄小聪明只是自作聪明,投机取巧更是愚不可及,因为这样违背了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老子认为只有抛弃机巧才是大巧。“最圆滑的东西好像有所欠缺,可是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实的东西好像仍旧空虚,可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好像弯曲的,最灵巧的好像笨拙的,最好的口才好像结结巴巴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p><p><br></p><p>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p><p><br></p><p>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就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活着,也正是因为不为自己生存它反而能得以长生。假如人能像天地那样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头,就会赢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要是总把别人的冷暖放在心头,就会被大家拥戴为首领;要是从来不打自己的小算盘,也许更易于成就一番自己的大事业。</p><p><br></p><p>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p><p><br></p><p>老子“三宝”的第一宝是“慈”。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即爱心加上同情。慈,不仅是仁慈加于人,而且还要不做害人之事,不说损人之话;仁爱加于兵,使之“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同样可以“慈心”于一切物,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就是要“慈心”于胸中,使之“慈祥”、“平和”之气充盈其中。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用慈进攻可以得胜,退守则可坚固。</p><p><br></p><p>老子“三宝”的第二宝是“俭”。“俭”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肆为。“俭”的内涵有两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老子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这就是说,对于“俭”,不仅只在用财当俭,一切事情均可用“俭”,“俭”于饮食可养脾胃,“俭”于嗜欲可聚精神,“俭”于思虑可除烦恼,“俭”于言语可养气息,“俭”于酬酢可息身劳,“俭”于夜读可安神思。</p><p><br></p><p>老子“三宝”中的第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老子的“三宝”是他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老子身处战乱,目击了太多的暴力和残酷场面,深深地感受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加以阐扬。老子认为使用这三宝于社会诸领域就能取得胜利,反之,会导致失败。</p><p><br></p><p>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p><p><br></p><p>老子认为,逞勇尚武便嗜杀好斗,想以强大的武力屈人,这违背了天道不争的原则,违背了以慈用兵的盛德。以武力屈人必然激起武力的反抗,违背天道更为天道所不容,逞勇尚武嗜杀成性一定会招致天怒人怨,天怒人怨哪能不一败涂地?</p><p><br></p><p>行不言之教”与“处无为之事”都是希望统治者能不去发布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令,不去勉强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明智的统治者往往通过自身对百姓的示范效应来“行不言之教”。</p><p><br></p> <p><br></p><p>一个人应该利用适当的时机办事,依照客观的条件立功,掌握万物的特性,并从中获利。这就是老子所谓的“不为而成”,意思是说自己不盲目地去做,要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p><p><br></p><p>有”(万事万物)来源于“无”,其源头是“虚静”,通过发生、发展,又回到原来的“静”。这就像一粒小麦,通过发芽、生长、成熟,又回到原来小麦“静”的形态。万物都静静地守着自己的本性,默默地吸取着大地的雨露,享受着天然的寿命,春荣冬枯,最后又回到天然的寂静。</p><p><br></p><p>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食色之欲,自然的生存欲求是人所向往的</p><p><br></p><p>“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昭彰;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矜持傲物,反能长久。这主要教导人们不要主观,不要自满,不要骄傲,谦虚才能使人进步。</p><p><br></p><p>“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p><p><br></p><p>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能战胜最坚强的东西,就像水,水是善于利万物而不相争的,它乐于往人们所不齿的低处走,却能无坚不克,因为它不争,所以没有忧患。因而老子说,水最合于“道”。</p><p><br></p><p>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p><p><br></p><p>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的停歇;浪击礁岩,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p><p><br></p><p>“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p><p><br></p><p>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p><p><br></p><p>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唯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p><p><br></p><p>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p><p><br></p><p>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也就必然同时知道什么是丑了;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必然知道什么是恶了。所以,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声与哑互相附和,前与后互相追随,这是永恒普遍之理。有智慧的圣人用“无为”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地教导,让万物自然地产生而不去人为地创造。</p><p><br></p><p>老子告诉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圣人即是明白“道”之要义的人,圣人会采取“无为”和“不言”的态度来对待世上的一切,这就叫做顺其自然。</p><p><br></p><p>认识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必需的,给予概念与名相(概念: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名相: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听到的为名,眼看到的为相。因此也有人认为,即是概念也)是无法避免的,那我们又该如何做到顺其自然呢?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br></p><p>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他自然就会像裴坦一样,不会产生过多的私欲,他会一切顺其自然而不强求。一个有了正确价值观的人,他还会如老子所说:“夫惟弗居,是以下去。”即便他有了成就,他也不会自恃、占有,所以他的成就就永远不会失去。</p><p><br></p><p>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p><p><br></p><p>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寻求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和谐。在欲望和能力之间产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抑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p><p><br></p><p>知人者智,自智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p><p><br></p><p>善于识别他人品行和才能的人是最明智的,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缺点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战胜别人的人才是有力量的,而战胜自己的弱点、缺点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努力勤行的人是有志气。不离失根基的人才能长久,身死流芳不朽的人才是长寿。一句话,自知、自胜、自足、自强的人才能长久。</p><p><br></p><p>此句话的要旨是对自己的认识体现一个“虚”字,反对一个“满”字。只有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战胜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退一步讲,每个人的真正敌人是自己;真正进行较量的对手是自己;一生中苦苦追寻的是自己;一生中最难把握、最难战胜的还是自己。从认识论看问题,自知就是实事求是地、辩证地看待自己。不知自己,则无以知人;不知别人,则无以知己。</p><p><br></p><p>中国人历来提倡这种“自知之明”的情操,认为这是前进的动力和阶梯。最伟大的人格力量是能自觉地向自己的弱点、缺点挑战:要以正义向邪恶挑战,以勤奋向懒惰挑战,以公正向偏见挑战,以真诚向虚伪挑战,以谦和向骄狂挑战,以达观向忧郁挑战……挑战不是目的,而是最终要“降服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胜者”,成为自己的主人。</p><p><br></p> <p><br></p><p>“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老子看来,追求名誉、财物与保全生命是绝对不相容的。实际上他认为保全生命最重要。他认为过于爱名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费,庞大的储藏必遭巨大的损失。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人,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人甚至会以身试法。“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丰厚的贮藏必有严重的损失。这个损失并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损失,它也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质方面的损失。贪求私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p><p><br></p><p>“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而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p><p><br></p><p>“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江海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河流的领袖,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一切小河流的下游。这就是江海容纳百川的“海量”。人亦应如此,有山谷那样的胸怀,有大海那样的气度,就会“有容乃大”,成为一个思想境界高尚、文化知识广博、朋友众多的人。</p><p><br></p><p>虚怀若谷的本质是:不自负,不自满;不武断,不固执。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反省自己的不足,自觉加以克服;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p><p><br></p><p>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这句话的“知不知,上”是说知道而不自以为知道,最好,在认识上体现一个“虚”字。这“知不知”,就是说人要明白人之所知极其有限,不可能全知一切;人生天地人世间,有时仰不知天,俯不知地,外难知他人,内不识自我。所以老子说只有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才能知不知而后知,才能不断地在求知领域中开拓前进。老子认为,如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最好的。“不知知,病”是说,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病。在认识上表现为一个“满”字。如不知而自以为知,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就认为洞察事物的真谛,一知半解却认为全知,这样的认识态度就不正确,老子认为是一种“病”,所以也无法取得真知识,有时还会引出祸害来。</p><p><br></p> <p><br></p><p>孔子的智慧:</p><p><br></p><p>仁者爱人:善借人力方能勃发</p><p><br></p><p>里仁为美,孟母三迁择善邻</p><p><br></p><p>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行为对人的影响。他认为相近的习性在不同环境、行为影响下,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趋势。所以孔子强调有仁厚之俗,才是理想的居住场所。</p><p><br></p><p>进一步引申孔子的思想,可以看出孔子也强调“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场所。“里仁为美”强调学问的安顿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择不处仁”则意味着学问、修养,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就不算是有智慧</p><p><br></p><p>实践仁道,矢志不渝</p><p><br></p><p>孔子说:“坚信道,又喜欢学业,用生命来保护道的完善。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在发生祸乱的国家居住。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不太平就隐居。国家太平,自己贫贱,这是耻辱;国家不太平,自己富贵,这也是耻辱。”</p><p><br></p><p>在儒家看来,一个真正实践仁道的人,其追求是不受时代、环境所影响的,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思想原则。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固执地坚持,而是在危乱的时候就隐居起来,在天下有序的时候再出来。因为世道乱的时候社会上的思想也必然是混乱的。</p><p><br></p><p>一个读书人就应该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即使在乱世的时候,也“知其不可而为之”,竭尽自己的力量去挽救社会。这表现了儒家的“入世”思想。</p><p><br></p><p>明君之治,患不知人,明君之德,莫大于知人。</p><p><br></p><p>“国之兴亡,务在得人,领导者善于识才用才,各种人才能才尽其用</p><p><br></p><p>孔子认为聪明的人没有疑惑——知者不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仁者不忧,勇敢的人没有畏惧——勇者不惧。“知者不惑”是因为他有了洞察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仁者不忧”是因为他做了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勇者无惧”则是因为他有战斗的勇气和力量。</p><p><br></p><p>人生就像一座迷宫,哪一方面都有许多歧路。要找到真正的出路,体验真理,常常要备尝艰辛。即便有智慧与我们同在,但那些迷惑感官的声色,那些杂乱的、经验的“蛛网”,都给我们的人生之路设置了一重又一重障碍。在对真理的探求中,也许我们会悟到人生的大道,得到成功的快乐;也许我们会永远跋涉在茫茫无际的荒漠中,看不见一片绿洲,即使那样我们也要接受自己,因为至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已经探求过了。”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p><p><br></p> <p><br></p><p>人生就是一场化危机为转机的过程。适度的压力对人们而言是利多于弊,然而局势却往往因外力介入而走了样,向负面的方向发展。</p><p><br></p><p>“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p><p><br></p><p>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奋斗的航标,凭借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创造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带上自己的激情,去勇往直前,总有一天你会走出逆境,迎来灿烂的明天!</p><p><br></p><p>广开言路,其事可成</p><p><br></p><p>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择其善者而从之;胸有主见,当断则断,敢于拍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个好领导,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进行决策、正确地进行指导。</p><p><br></p><p>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站立起来的根本,只要有真实的本领,总能使自己站立起来。不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只要自己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只要有真正的本领,就如一块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但关键是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块金子。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有头脑的人,只有不断地进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p><p><br></p><p>聪明的上司,无论是君主、将领还是一般的领导都必须明确这个道理。争取群众的最大支持,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不得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古已有之的训导。</p><p><br></p><p>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人的成功,往往要借用外力的帮助。不管他如何有才干、有魄力,如果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单凭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诸多潜质,他应该能够审时度势,知道在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策略;他知道在条件不利时保全自己,在条件有利时发展自己。“巧借外势,加强自己”也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手段。</p><p><br></p><p>孔子教人学习,主要是学为人之道。由为己到为人,到治理天下,是一致的</p><p><br></p><p>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满必溢。胜时自己就认为完美无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声高即目中无人。在这方面古人有经典论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p><p><br></p><p>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p><p><br></p><p>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把出仕看作弘扬“道”的一种途径,目的在于辅佐君王以教化百姓。而当有志于“道”的君子面临现实的“无道”无能为力之时,则应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其志”。</p><p><br></p><p>如果一直安于现状,终将会感到失望及不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害怕——害怕失败、害怕丢失、害怕被拒绝,害怕正是安于现状的主要原因。害怕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它使人退缩不前、失去勇气、自我封闭,而这些畏缩、胆怯、封闭的现象,会使人感到越来越不满?</p><p><br></p><p>如果你可以轻易地依据自己现有的能力达成目标,而没有学习到新的事物,没有改变、没有成长,也没有做什么尝试性的冒险,那么你的这个选择就称不上“使命”,你只不过是抓住了摆在眼前的机会而已。</p><p><br></p><p>孔子说:“君子要言语谨慎,而工作勤劳敏捷。”才美不外露是难能可贵的,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p><p><br></p><p>志当高远,事当谨慎,这是历史指示的做人原则。所谓立身,包括树立自己的名声,明确自己的做人原则,建立自己有代表性的业绩。这里的环节很多,而且有许多潜在危机,所以必须谨慎。</p><p><br></p><p>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br></p><p>谦受益,满招损”,自古皆然。谦虚的好处说起来也许太抽象,但自满的弊端却俯拾即是。</p><p><br></p><p>水满自溢,人自满会跌倒,这是自然规律。命运是极其公正的,它不会因为人的不同而有所偏颇。</p><p><br></p><p>孔子又说:“君子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君子不以他所能做到的而瞧不起别人,不以由己不能做到的自愧于人。”</p><p><br></p><p>《礼记》上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p><p><br></p><p>治骄傲就要用谦虚,治盈满就要用空虚,治狂妄就要用礼义。人有一分虚心,就增加一分谦让;守住一分礼貌,就减少一分狂态。</p><p><br></p><p>见危授命”,在危险时,接受任命,为完成任务,宁可牺牲自己,不管时间多久,都能言行一致,说得到做得到。这样就是了不起的人了,不必要求太高。所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也成为考验一个人的重要标准。</p><p><br></p><p>“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自己诚信故而也相信别人的诚信。,“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隐蔽的地方,在微小的地方,常常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正的面目。即使伪装得再高明,总是会露出马脚的。只有表里一致的人,才没有破绽。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内在德性诚实的人一般都从来不表白自己的诚实,而惯于说谎的人总是诚恳地向人表白自己说的不是谎;诚实的人总觉得人人说的都是实话,不诚实的人总觉得别人都不诚实;厚道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厚道,工于心计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工于心计。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不需费很大的气力就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谈洞察一个人的德性。</p><p><br></p><p>“信赏必罚,其足以战”,意思是说有功的一定要奖赏,有罪的一定要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使部队形成很强的战斗力。</p><p><br></p><p>人们惯常在晚上休息时冥想当日的种种活动。这种独自冥想的习惯,显然是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好方法。</p><p><br></p><p>儒家所崇尚的是一种生活哲学,读书的目的是学做一个君子。读书是一条道路,一种方法,它使你了解人类社会所走过的历程,正视自己的位置,展望未来的道路。它会给你一把开启世界的神奇钥匙,你的胸襟也随之拓展。</p><p><br></p><p>贫而安于贫的人是富;贱而安于贱的人是贵。无求就是富,无求就是贵。自富其富,自贵其贵于内。</p><p><br></p><p>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和君子交往主要是讲道德、礼义,和小人交往就只能讲利益。</p><p><br></p><p>孔子主张安贫乐道,并非就是鄙视财富。孔子从未排斥过财富,他肯定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他同时强调获取财富的正义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p><p><br></p> <p><br></p><p>宋代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可见古人对此书评价之高。《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我们的理想、志向、人生目标以及为人处世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p><p><br></p><p>君子三戒</p><p><br></p><p>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大意是: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应警惕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应警惕争强好胜;到了老年,血气既衰,应警惕贪得无厌。孔夫子没恐吓人,把人生分了三个阶段,并且说了每个阶段要注意的问题。这里面的“戒”,就今天来讲,不是完全断绝。孔子不绝情,“戒”完全可以理解为控制。佛家讲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君子讲三戒:戒色、戒斗、戒得。虽然戒的形式和要求不同,但都是在警示人们。多少人在“色”字头上栽了跟头,不只是年轻人,现在很多人年纪大了依然如此;多少人因为“斗”毁了身体,争强好胜不是君子行为;多少人因为“得”入了监狱,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无论是儒家还是佛家,都在讲人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破除内心障碍的过程。年龄阶段不同,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控制每个时期的不良欲望,少犯或不犯错误,让人生走向圆满,才是“三戒”的精髓所在。</p><p><br></p><p>三省吾身</p><p><br></p><p>我们经常说,要三省吾身,是哪三省呢?</p><p><br></p><p>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是: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努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学习了。现在知道了:谋而忠、友而信、传而习。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传而习”,那他每天都在进步,能做到“谋而忠”,周围的人都会感谢他,能做到“友而信”,朋友都会信任他。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人,难道不觉得幸运么?只看“传而习”好了,活到老学到老。或许每天都应该问一下自己:我今天学习了吗?有进步吗?实践了吗?我懂得那么多道理,需要每天去做啊。不要平时像个智者一样劝导别人,遇到事情就像个傻子一样折磨自己。</p><p><br></p><p>贫与富</p><p><br></p><p>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大意是:子贡问:“贫困而不对人阿谀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何如?”孔子说:“不错,但不如贫困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贫困的时候不要阿谀奉承,还要心情舒畅,不因贫困而忧伤;富贵的时候,不要骄傲傲慢,还要礼貌对待其他人,以示尊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吧?我想起自己穷得时候经常担忧未来,我有了点钱后,有时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若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此人已经解脱了钱财的束缚!贫而乐,富而好礼。应该作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p><p><br></p><p>因何生气</p><p><br></p><p>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意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这句话实际上还蕴含着一层意思,就是别人不知道我的才能、优点,我不生气。自己的才华、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赏识,得不到提拔重用,这是让人郁闷的事情。生活中被别人误解,算不算人不知?有人冤枉你了,你会不会生气?这些都属于“人不知”。绝大多数人在这个情况下,都会生气。要做到不生气,内心得很强大。作为君子,无论面对什么,必须做到宠辱不惊,心平气和。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不支持、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诽谤、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生气,不抱怨,不恼怒,不颓废,不放弃,继续行善积德,探求真理,丝毫不在意自身的毁誉。这样的修养、德行,当然符合君子的品行。不在乎别人是否“己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可能是因为沟通的方法不对,导致别人不了解自己。因此,沟通和交流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方法。别人不理解的时候,要多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好疏通、解释的工作。</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