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阴影随行

无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了解的爱,会让子女幸福吗?</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导演钟孟宏</p><p><br></p><p><br></p><p>这是闺女的大学作业,安排家长看台湾电影《阳光普照》,然后与孩子交流观后感。影片开头就吓了一跳,在随后的150分钟里看得沉默,又沉重。哪有什么阳光普照?我只看到了阴影,直觉得这影名表达的是反义。</p><p><br></p><p>虽然很难过,可不得不说,它是一部很好的反观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系的影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p><p><br></p><p>电影的主要人物,一家四口,爸爸、妈妈、老大阿豪、老二阿和,外加阿和的朋友菜头。</p> <p>爸爸,驾校教练,总是把校训“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当做人生的信条灌输给他的学员和孩子,他沉默、教条、无情。</p><p><br></p><p>妈妈,美容美发师,漂亮,性情温柔,是这个家庭关系得以维系的纽带,眼神里全是疲累和困惑,她不明白为何生活变成了眼前的模样。</p><p><br></p><p>老大阿豪,长得帅,从小学习好、懂事、体贴,像阳光一样,温暖着身边所有的人,最终却选择了夜晚跳楼自杀。</p><p><br></p><p>老二阿和,自小事事不如哥哥,贪玩、痞气、打架。因跟菜头教训欺负他的伙伴,玩得过火,菜头直接砍掉了对方的手,然后进了少年辅育院接受改造。出来后,勤恳努力,维持生计。</p><p><br></p><p>菜头,阿和的混混朋友,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在他出事后家被封,奶奶被送往安养中心。出来没多久,被阿和爸爸杀害。</p><p><br></p><p>电影英文名《a sun》,谐音“a son ”。爸爸声称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在他心里永远只有完美的阿豪,没有“管不动”的阿和。阿和出事之后爸爸恨不得他被关到老关到死。阿豪自杀,阿和回来后,才慢慢接受了阿和。二变一,“一个儿子”从虚变为实。</p> <p>阿豪,是一个阳光里寻找阴影的孩子。无论是他理解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是自杀之前去动物园和女朋友说的那些话,都说明他特别想隐藏起来。也许长久的疏离的家庭关系早已让他不堪重负,逃离成为他的向往。</p><p><br></p><p>他说别人都有阴影,而他没有。因为他像太阳,找不到一个可以隐藏的地方。他各方面出色,理解爸爸,照顾妈妈,探望弟弟,甚至带弟弟的女朋友产检,他永远是别人的需要,是一道温暖的阳光,公平地照耀别人,让阳光普照在每一个身边人的身上,唯独没有自己。</p> <p>理解他。其实,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七情六欲,有喜有忧,有开心也有悲伤,有善良也有遇到麻烦时不自觉升起的恶念,有优长也有不足,有喜欢就有厌恶,这才是一个人的真实和本质。</p><p><br></p><p>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事事优秀的孩子,他们可能为了别人眼里所谓的优秀,为了让别人说好,把属于自己本性的东西隐藏和掩盖了起来。优秀的背后,可能是他们无尽的委屈、劳累和烦恼,也可能是越来越试图放弃的执念。</p> <p>阿豪心头的故事,司马光砸了的缸里蜷缩着的小人,让人感到无比心疼。其实,他想要有自己,也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要当阳光,不要背负这么多的期待,不要做家里“唯一的儿子”。可他做不到,因为父母有期待,而阿和,却无法分担这些期待。好钢易折,温暖的阿豪选择了在夜晚自杀,他终于有了阴影。即便这样,他自杀之前仍然将一切收拾整齐停当,保证死后不给家人添麻烦。这结局令人唏嘘。</p><p><br></p><p>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小说《无声告白》,何其相似的故事!父母把所有的希望和爱全部寄托在大女儿莉迪亚身上,忘掉了他们还有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汉娜。家庭最重要的功课是让莉迪亚优秀、完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谁也想不到,正是父母过多的爱、过高的期待,变成了莉迪亚自杀的根源。</p><p><br></p><p>没有人是完美的,大多数人终将是普通和平凡的。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令人欣慰的一面,也有令人焦虑的另一面,这才是正常的情况。父母如果能早点明白这些,就不会有完美主义倾向,也不会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而是试着欣赏和接纳他可以做自己。这样的理念如果普遍,那我们就会少一些折翼的天使。</p> <p>阿和,和哥哥正相反,是活在阴影里却向往太阳的孩子。他被动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就像站在阴影里,不被父母看到。尤其是爸爸,眼里没有,心里更没有这个儿子。</p><p><br></p><p>寻求爱和关注,是每一个人正常的感情需求,尤其家庭是一个人最根本的所在。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护?但阿和没有。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他走向了哥哥的反面。他学习差、早早混社会、打架更是家常便饭。为了教训欺负他的人,纠结菜头去砍人,少年的冲动和不知轻重,害惨了三家人。出了这事,爸爸更嫌弃他,恨不得让政府关他关到老关到死。</p> <p>在辅育院,阿和虽然吃了些苦头,但他本质不差,很聪明,情商高,最终赢得了同伴们的和平相处和友谊。</p><p><br></p><p>哥哥的自杀,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不明白这个人人喜爱的人。为什么就这样跳了楼。经过心理咨询师开导,他理解了哥哥,在辅育院里也做得很好,三年管教期,提前一年半出来了。</p><p><br></p><p>小玉和孩子,让他对家庭有了责任。出来后,他打两份工,勤恳踏实,工作努力。一场劳教让他自新,他踏踏实实凭自己的劳动过活,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了成长。</p><p><br></p><p>但菜头的再次出现,打乱了他平静和按部就班的生活,这让他纠结、害怕、厌烦。但因为菜头砍人是为他,明知脱不掉的干系,他只得小心翼翼,听从菜头的指挥,冒险做他交待的事情,只想是最后一次。当他知道菜头被人打死,虽然脸上一如既往面无表情,但他在路上狂奔而去,可想他是激动的,以后再也没有威胁了,他终于被阳光照到。其实,我是替他开心的,未来他将踏实平静安稳地生活下去。</p> <p>爸爸这个人,我很不喜欢。似乎他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像个僵尸一样。对妻子、对儿子,从来没有表示出好的亲密关系,哪怕高兴地笑一笑都不会有,看着就想踢他几脚。</p><p><br></p><p>电影的后半段他略有改变,但也不过是妻子问他意见时他说好,默默支持着妻子和儿子的动态。我知道,在传统观念里,父亲都是沉默寡言的,厚重的父爱像沉默的山,不言语、不表达,心里有却决不说,只会用行动去做。</p><p><br></p><p>阿和出事后,爸爸的态度,让我觉得他很讨厌。即便心里只有优秀的阿豪,可阿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不是因为父母的冷落?作为爸爸,扛不起一个父亲的责任,说什么恨不得关他关到老关到死,这是什么态度?阿和心里得有多么痛苦!本来是为了被关注弄成了这样,现在更不被关注,缺爱的孩子,不会绝望吗?</p> <p>对于阿豪,也是一样,心里嘴里声称只有这一个儿子,可你真正了解过他,爱过他吗?他的所思所想,他阳光般温暖的背后,有怎样一颗压抑的心?你觉得他一定会去医学院让家人骄傲,可你知道他学习的情况吗?他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这冷冰冰不正常的家庭他是如何理解的?作为父亲,他一无所知。</p><p><br></p><p>不管是阿和进辅育院,还是阿豪自杀,他冷静得出奇。我当然也理解无论啥情况人总要活下去,可他的沉着冷静,让我感觉他没有心。对于被砍的孩子和父亲丝毫也不怜悯,对菜头奶奶无人照顾被封家,也丝毫不关心。一张冷漠的脸看上去就让人生气。</p> <p>后来阿和从辅育院出来,打两份工,努力工作养家,又主动跟他说话替他着想,他才有一些改变,也才开始慢慢接受了这个儿子。后来为了儿子不受菜头摆布,先拿钱去安慰菜头,后将菜头狠心杀害。对妻子的那番叙述,我看到了沉默担当的父爱,同时也看到了一颗冷若冰霜的心。</p><p><br></p><p>谁的生命不是生命,为了儿子,就要狠心杀害菜头?只因为菜头无父无母没人关心没人在意,你就要让这条生命消失?太狠了,整个一冷血动物。</p> <p>妈妈,应该说在全剧里,算是最正常的一个人,虽然她也不懂得两个儿子。母子之间缺乏良好与真诚的沟通,导致她既不知道为什么大儿子会自杀,也不知道为什么二儿子会砍人还令不认识的小姑娘怀孕直接被找到家里来。可以说,这个妈妈全然无知觉地在养育孩子,头脑里仅有的片段还停留在他们小时候。</p><p><br></p><p>但妈妈有可取和令人尊敬之处。她不推脱责任,阿和出事后,她也反对爸爸的说辞,一直关心他,去看他,给他买需要的东西。知道小玉怀孕和知小玉阿姨的情况后,主动把小玉接到家里来照顾,教她做事。帮小玉和阿和成亲,替小玉租下店面,让她有工作,有生活的依附。</p><p><br></p> <p>阿豪自杀后,她很困惑,想要尽量去了解儿子,去了解他自杀的原因。爸爸与阿和相处不好搬去单位住,她也毫无怨言。收拾阿豪的遗物,也很在意家人的感觉,小心不伤害到他人,是家庭能够保全的主要力量。</p><p><br></p><p>当知道爸爸为了阿和好好过日子清除了菜头这个障碍,她痛哭失声。我不知道她是为爸爸接受了儿子、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感动,还是为菜头的消失难过,总之她哭了。</p> <p>最后说说菜头。这孩子的生命里,压根就没有阳光。没有父母的养育教导,只有奶奶相依为命。他很在意朋友,也许他觉得朋友之间的相好是他存在的唯一光源,所以,当阿和提出去砍欺负他的人时,他当真去做了,酿下大祸,但他并不后悔。这孩子够吓人,太讲义气,不想后果。</p><p><br></p><p>等他看到阿和怯懦自私,知道他劳教之后家被封,奶奶被送到安养中心无人管,他心里对这份友情很负气。也许,他是想证明这份他心里看重的友情,所以他一次次找阿和的麻烦,他教唆阿和做坏事,就是想看看阿和是不是也会像他那样为朋友做出一点牺牲。</p><p><br></p> <p>他坏,但坏得不够彻底,最后为阿和着想(阿和说车里有烟味被老板说)下车抽烟,却被阿和爸爸趁此机会撞死、砸死,生命彻底消失。我为这样的生命感到难过。他孤零零,无人在意,无人关心,即便死去,也只是一谈资而已,无足轻重。</p><p><br></p><p>开始我觉得他老找阿和的麻烦很讨厌,人家想要踏实过安稳日子,你却不让人安生。可是想想,没有因哪有果呢?他的坏,在于他自己吗?他愿意这样做一个坏孩子吗?我不觉得,没有一个生命生来就是坏的。他为谁进的监狱,他家被封,奶奶被送走无人管,谁给过他一点温暖?没有,没有人。直到他凄惨死去,他也没有得到过一点点关心和爱。</p><p><br></p><p>难过!这是一个压根不该来到世上的生命,因为他只看见了生活的残酷,承受了黑夜的残忍。阳光永远都照不到他身上。</p> <p>看完,觉得悲凉。影片给我的感觉,这家人都像活死人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基本没有表情,没有态度,没有交流,就像没有情感一样,一点没有阳光普照的感觉,倒像是都躲在黑暗里自己过自己。</p><p><br></p><p>当然,凡事都是一体两面。悲的反面是喜,离的反面是合。爸爸最终接受了阿和,认可了这个儿子,并为他以后幸福的生活铺平了道路。影片的最后,阿和“借”了一辆自行车,带着妈妈行进在林荫大道上,透过斑驳的树叶,阳光暖暖地照着母子二人。菜头死了,再也没人来找阿和的麻烦,一家人将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未来的生活尽是阳光的味道。</p><p><br></p><p>但菜头是爸爸杀害的,这个事实,我相信会像阴影一样罩在这家人的头上。是的,没有人只享受阳光,却不接受阴影。</p><p><br></p> <p>电影借用一个家庭悲欢的裂痕,照出了生动的社会现实。它告诉我们,生活从来不只有阳光,与阳光同在的,还有阴影。</p><p><br></p><p>阳光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而阴影则让我们看到阴暗和不安,死亡和凄凉。</p><p><br></p><p>阳光越亮,阴影越深。</p> <p>看完影片,不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只是生物学意义而不是心灵意义上的父母?我们用心陪伴过孩子吗?了解孩子的喜好和烦恼吗?怎样的爱与关注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p><p><br></p><p>一直觉得养育孩子是一门太大的学问,是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面对着不断长大、问题多多的孩子,不但常常觉得困惑,而且深感心有余力不足。</p><p><br></p><p>前几年听黄老师的课,他将家庭教育大而化之、抽丝剥茧地归纳为:亲情第一,人格第二,学业成绩第三,按顺序进行,一个都不能少。他是把亲情排在首位的,看看影片,似乎又明白了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