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春步,齐奏春韵//前石畔九年制学校一年级(3)班“停课不停学”成长系列活动成果展

冷艳沐月づ

<p>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和着绵绵轻风,散步庭前,满眼已是绿柳如丝,蜂蝶争芳……前石畔九年制学校一年级(3)班的老师、家长与学生们,虽在疫情阴霾笼罩下,却心有花香,随春之脚步,不负明媚好春光,学习似花开不间断,成长如柳抽无休止!</p> <p>  </p> <p>  一、老师学习先行,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p><p> “要给孩子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股长流水。”无论知识还是思想,线上还是线下,唯有学习方可“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老师积极参加线上培训、学习,挤时间多读书,充分汲取心理营养,不断修炼自己。</p> <p>  二、老师熟悉平台,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人</p><p> 1、守好线上课堂“阵地”,夯实学生语文基础</p><p> 按照学校“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安排,老师提前一天下发班级学习任务清单。以“课前教师听课、备课→课中利用钉钉直播推荐优质课→按暂停键指导疑难、圈点批注→在线答疑、适量补充→课后自主作业”的模式开展语文教学,力求让学生们一课一得,一天一长!</p> <p>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会做简单的圈点记录了!👍</p> <p>  经历了一段线上学习的时光,孩子们收获颇丰,优秀自主作业层出不穷!👋</p> <p>  而对于学习需帮生来说,错误不少,所以老师尽可能多地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更好地发挥评语的激励功能,有时通过微信、电话方式与个别孩子聊聊,帮助其树立信心,希望他们迎头赶上!</p> <p>  2、课外读书、经典诵读齐头并进</p><p> 阅读既开阔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又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与好书相伴,诵读经典,受益无穷,功在千秋。</p> <p>  4月13日下午,举行了线上“春韵”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孩子们表现积极,很熟练背诵《三字经》和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前35首,有的展示毛泽东诗词,有的展示中华诵,还有的展示笠翁对韵等等。</p> <p>  虽然没有充足的时间展示,但我们会安排每节课前来一起分享,对于在家校本、打卡、班级圈内的积极参与和表现优秀的视实际不断跟进,按班级“533”激励机制在开学进行兑换与奖励。</p> <p>  3、抓好班会育人功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p><p> 作为班主任,清明节前夕(第七周周一)召开了“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勿忘英烈、抗疫英雄,虔诚祭奠,珍惜当下幸福生活。</p> <p>  英烈们大爱无疆,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英烈的悼念与哀思之情!</p> <p>  清明小长假后,第九周周一举行“忆清明,抒爱国”主题班会,一幕幕感人的“用最高礼遇送英雄、接英雄回家”画面,我们为之感动,同时也更激发学生内心的那份爱国与好学潜意识,帮学生从小树立长大后为国效力、奉献青春的理想。</p> <p>  三、家长潜心家教,做好孩子成长的同行人</p><p> 舒天丹说过:“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因此,第六周周三晚八点召开了“我们共成长”家长会,也许对家长家教会略有启发。</p> <p>  会后,家长们纷纷表示老师在疫情期间召开此次家长会很及时、很有益,在感恩老师的同时,认为在家教中改变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有家长的情绪、家教态度以及教育的爱心与耐心等。</p> <p>  4月5日19:30推荐让家长们倾听《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家教讲座,家长们听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p> <p>  面对孩子,作为成年人,我们要用“牵着蜗牛来散步”的心态,接纳孩子的种种“陋习”,用放大镜看孩子已做到的,给到孩子足够心理营养,让我们随春的脚步一起弹拨琴弦,奏响成长韵律,热情拥抱生命的春天!</p>

孩子

老师

学生

家长

学习

家教

诵读

成长

展示

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