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教材分析:</p><p> 北师大版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知识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分米和千米。主要体现在测量,想象等活动中,加深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验,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能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进一步发展测量和估测的能力。</p> <p>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使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直观描述和记录问题,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像思维导图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这也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p><p>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湖居笔记小学二年级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测量》。</p> <p>202精灵班刘易初同学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解了自己做的思维导图,将本单元知识按照知识类型共分为四个板块,根据每一个板块的具体知识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巧妙的将数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让知识在生活中原生态的真正体现数学味。思维导图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正如春意盎然的美景,数学符号意识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知不觉中更加贴近课标之美。</p> <p>202精灵班的张煜珩同学铿锵有力的从测量工具的分类,测量方法的选取到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系统的分享了测量知识内容。思维导图上恰到好处的衔接上册测量知识,有效对接下册新学知识,清晰的标注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与单位,好用心的孩子,老师为你的认真设计思维导图的精神点赞!</p> <p>一件件赋有新意的作品使人欣赏起来眼花缭乱,这不正是数学之美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的严谨性,规范性,在版图设计上善于创新,正如新课标中所希望的。班级里的学生性格不一,有的善于用语言表达,有的善于用作品表达,有的……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学生们的战绩吧!</p> <p>......</p> <p> 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学习路上培养的良好习惯与付出的点滴努力都会为未来的厚积薄发而积蓄力量,努力吧,孩子们,这个平台永远属于积极上进,乐于展示,敢于挑战的你们!</p><p> ——田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