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两广总督陆荣廷子女的同学情

道公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往年旧事(一)</p><p class="ql-block">那一年!父亲顺利地考入了武鸣高中就读高二班(即是武高第二届学生),全县只招一个班五十人。问他当时难考不?他说:考入武鸣高中说容易也不容易,说难但也不难。看他回答很得意的样子,有点像我们本地话'鸠屎''腥'的嫌疑。但我们就不懂当时武鸣高中的名气是怎样的了,要是现在就不得了,名气可大了,也应该比南宁二中,三中也差不了多少的了。但最值得他庆幸的是班中有二个特殊的同学,二个都是两广总督陆荣廷之子女,儿子陆肇宁和女儿陆馨宁,但陆馨宁是姐陆肇宁是弟。一看二人的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家世不同,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是不会给自己子女起这样的名字的,必定是什么达官显贵的家庭了。但父亲是这样解释这二个人名字的,'宁'用意是南宁人,南宁是我的,按照陆荣廷的性格和野心也有一点道理的。因为以前武鸣不是叫武鸣的,叫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就是他当上广西提督后就改成和自己有关的才改叫武鸣了,他的想法应该同样也是想把南宁占为已有是有可能的。但据说陆荣廷是个读书少而又少的贫苦人,可能是他发达了娶了个有文化的妻子起到了作用,但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没有查看到真实的历史来作证。</p><p class="ql-block">按父亲说儿子陆肇宁身材高大,自以家庭条件好,在班中纪律不算好,爱来爱不来上课,学习成绩也是一般般。虽说他纪律不好,但不至于是那种欺负霸道的那种,倒和同学相处得很好,对于一个公子爷来说是相当的不错的表现了。但他对我父亲特别友好,常带父亲到他家里去玩,其他同学是很少叫去他那里玩的,原因是班级里最小的是我父亲又是唯一个会说南宁白话的同学(陆肇宁小时候在南宁度过,只是他父亲不在南宁了才回武鸣居住,所以会说南宁白话),据父亲说那时武高也是讲武鸣官话的多,武鸣官话是怎样的语音我就不懂了,故他俩就成了要好的朋友了,并不是父亲想巴结他,而是有着共同的语言才走到一起的。</p><p class="ql-block">父亲说陆肇宁家里庭院好大有花园很漂亮,在武鸣一共有四个庭院分别在武鸣各处,且又分别以春夏秋冬来起名,不愧是两广总督的大官家庭有这么多庭院住。父亲一共只去过三个庭院但具体是那个叫什么就记不起来了,当时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名称,但最常去的就是那个近灵水的那个院子了,原因是近学校方便出入,院子里面还建有一个民办学校叫什么他想不起来了,当时陆荣廷已经不在人世了,就没有那些管家佣人之类了,像个普通人家一样,只是院子大漂亮而已。</p><p class="ql-block">虽说经常带父亲去他家玩,但从来不在那里吃过饭也没有叫他在那里吃饭过,倒是在学校里能常常吃到他给的零食。女儿陆馨宁同学也给父亲留下过一个美好的忆,就是有次和陆肇宁同学去他家玩时,刚好碰上她在门口处,乐乐大方的她看到父亲到来就问父亲说:你好小同学(可能是父亲个子较小的原因才这样叫)!欢迎你来我这里来玩,你看我家的花园漂亮不漂亮,你看中那朵花好看的你可以随便摘。也许是父亲的面腆,也许就是那个年代对异性的害羞,搞得父亲不知所措,估计当时他会脸红了。要是当今这年代估计就会有人想歪了,就会迎合讨好起来了。可父亲当时应该不会有这非份的冲动,但她那句普普通通的礼仪般的问句,应该是父亲听到女性同学最美的第一次问候了,所以也给父亲留下了深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父亲年龄已高,问到的问题有时回答得不太清楚。为了验证真假,我网上查了一下陆荣廷的子女情况,没有查到陆肇宁和陆馨宁这两个人。觉发现有二个版本,一个是说只有四个儿子没有女儿,且大子是养子,一个是说有七个子女,具体没有说明。还有另说有更多子女的,因为陆荣廷生活爱低调私生活复杂。但那就奇怪了?父亲的同学难道不是他子女吗?我多次问父亲,父亲都说是真的都到过他的家里去玩了难道还有假呀?</p><p class="ql-block">真也好假也好,假如父亲所说的那二个同学确实是陆荣廷之子女那还真是件好事,因网上对他的子女了解的甚少,基本没有什么发现和更多的介绍。虽然陆荣廷不是什么建国大英雄,但也是两广总督的大官职了,也是抗法护国的大英雄啊!那父亲提供这个信息那不是成为对陆荣廷的历史研究有帮助了,那不就是目前流行的'吹哨人'了,哈哈哈!我想多了,但愿如此吧!</p><p class="ql-block">我怕父亲年纪大了记事不清是胡思乱想出来的,但我回忆了一下,确实他说的话是真的,我想起了十几年前他就一直在寻找这个同学了,同时又记得他有好几次曾和我横州老表有谈及到此事,老表神通大,人脉广朋友多,和老表谈及到陆荣廷之子陆肇宁之事时,曾叫他帮忙到南宁去打听寻找这个人,因为陆肇宁有可能是在南宁居住(是猜测的)。当时老表也很高兴乐意接受这个任务,可受当时的条件限制,不像现在有微信,朋友圈等这么方便的联系方式,最终也没办法完成这任务,就一直不了了之,没能找到他对父亲来说也是一个小小遗憾,不觉是一个很要好的同学。但为了安慰他我也只能说,可能他自身条件好,有可能已经移居国外去生活了,也可能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找到了,只是那个缘分在跟你开一下玩笑,明天就有可能在你面前出现了。</p><p class="ql-block">可话又说回来,对于那两个同学是不是真的是陆荣廷的子女那并不很重要了,重要的是父亲在这人生过程中能碰上了这样的一个人,能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已经足够了,在下兴起的同学聚会不也是一个样的道理吗?不分贵贱不分贫穷,能够是同学就永远都是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了。</p><p class="ql-block">虽然父亲和他们在这辈子是不可能再相聚了,但自从认识到一起学习这一过程已经是很好的缘分了,友谊之树无需要开花结果,但能常青不老已经足够了,愿父亲的经历往事留给我家人更多的了解,让我家人往后回忆起来能给他带来春天般的微笑,让父亲今生没有半点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有话:</p><p class="ql-block">由于父亲年老有口误,我没经反复多次问及,造成文中的人物的辈分有错,实属是陆荣廷的孙辈,非子女辈。且也打听到陆肇宁在南宁财经学校担任过老师,但又不方便修改了,敬请读者谅解。但文中的人物和事是真实的,多谢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多谢阅读。</p> <p>附:父亲的一些生活照以及他的学生来看望他时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