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盼知音,琴课结益友。 ---泫潓

弘音古琴❤️

<p>古琴之早于传说,稽古之圣,伏曦、神农、黄帝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始为五弦。后传周朝文王加一弦,称文弦;周武王再加一弦,称武弦,终为七弦。</p> <p>弹琴讲究——弦与指和、音与律和、心与琴和。琴和才出妙音,音和才能动人心魄,古琴"悦心"。</p> <p class="ql-block">刘泫,威海弘音古琴馆主,师从广陵派第十三代传人,江苏古琴世家徐海鹏先生,为广陵派第十四代传人,文化部全国艺术等级考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古琴专业标准》编辑,曾参加并协办“琴翰澄心”徐州古琴新春音乐会等,参与徐州古琴博物馆事务,随师多次参与各类型古琴演奏会协办多场古音雅集,并定期参与各大古琴名家授课。</p><p class="ql-block">擅长曲目是具有广陵派曲风绮丽细腻,又不失跌宕起伏的张力特征的《良宵引》《秋夜读易》《忆故人》《平沙落雁》《梅花三弄》《龙翔操》等。</p> <p class="ql-block">师从彭韵古琴徐海鹏先生,徐老师出生于古琴世家,父亲为广第十二代传人彭城徐门琴韵创始人徐永先生。自幼耳濡目染,继承家学。2003年正式行拜师礼,此后与其父不再父子相称,而以师徒称呼。经多年刻苦钻研,得徐永先生真传,琴艺大进。2012年创办彭韵古琴至今,培养古琴学员百余人,学生遍布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份以及韩国、加拿大、英国、埃及等国家</p><p class="ql-block">徐海鹏弹奏古琴风格以广陵派之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相济、音韵并茂为主,继承了其父“抚琴以静为宝,雅为上和为贵”的思想理念。在技法上讲究“轻如叶、重如铁、缓如行云流水、急若闪电奔雷、下指无痕、过弦无迹、纯用暗力”的手法。最终形成了“淡雅恬逸、细腻入微”的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广陵派传统教学之——“口传心授”。“口传心授”是传承学问的重要途径,所以自古就有“学问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的说法。所谓“口传心授”,是指师徒间的口头传授和内心领会。以学习经典为例,由通晓经典的明师口头念诵经典,听者在聆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经典的深意。传统的唱弦入门,不需要乐理基础,让零基础学生以更好轻松的方式学会古琴演奏。</p> <h3>老一辈常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三七二十一,法中人不知。”这句话前半句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是涵盖其中的道理,却是真实不虚的。</h3><h3>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说真正的法术并非长篇大论的理论课,而是实打实的“资格”,后半句话在表示,没有师父的带领,光凭自学,哪怕三七二十一载,也难解开其中的真诀。</h3><h3>而真传一句话,这一句话代表着什么呢?传承!法术的传承!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吃水要有挖井人。虽说人的灵性很足,但是法术的能量也并非可以凭空在人的身上出现的。就好比地下水的资源丰富,但是你只拿一个水龙头放在地上,肯定不会接出水来。这时候需要一个引路人,在你和法术之间产生一种沟通,让法术来认可你,任由你来操作使用,才可以是千叫千应万叫万灵。</h3> <h3>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瞥然省悟,</h3><h3>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h3><h3>至于未悟,虽用力寻求,终无妙处。</h3> <h3>我醉欲眠君且去</h3><h3>明朝有意抱琴来</h3> <h3>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h3> <p class="ql-block"> 添加微信获取琴课详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