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虎渔五柳

<p>  北宋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因直言得罪当朝宰相吕夷简被贬饶州,妻子李氏刚刚病逝,自己又身染重疾,真是祸不单行,屋漏偏遭连夜雨。就近担任县令的友人梅尧臣特作《啄木》诗、《灵乌赋》,劝慰范仲淹少管闲事,自寻逍遥,说啄木鸟捉食林中害虫,但却常常遭遇杀身之祸;乌鸦报凶,总是遭人厌恶。范仲淹感谢梅饶臣的厚意,回赠同名《灵乌赋》,斩钉截铁地说:乌鸦报凶,意在预警,直言进谏是为民请命,“忧于未形,恐于未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p> <p>  这就是刚正不阿、威武不屈,一腔忠烈与刚正的范仲淹。</p><p> </p> <p>  范仲淹不到2岁时生父去世,母亲贫困无依,改嫁朱家。范仲淹发奋读书,博通儒家经典,胸怀大志,26岁时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先后在地方、中央担任过很多职务,最终成为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p> <p>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范仲淹特别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历时5年完成,新堤长达200华里,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耕、制盐,还为后世“捍患御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老百姓名之曰“范公堤”。</p><p> 苏州江河湖汊密布,每逢久雨霖潦,积水不退,导致良田委弃,农耕失收,百姓饥馑。范仲淹知苏州,因地制宜“修围、浚河、置闸”,开浚昆山、常熟之间的5条河流,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大海。此后一直到元、明两浙值守,都沿用此法治水。</p><p> </p> <p>  范仲淹洞察国家的内忧外患,力主改革图强。当时宋王朝北、西北有辽、西夏侵扰,内则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下。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条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除府兵法外,仁宗悉数采纳,诏告天下,开启庆历新政。次年,范仲淹又上疏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事项,并奏请扩大相权,兼管军事、官吏升迁,进一步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吏治历来都是治国理政的重头戏。范仲淹主张撤并部分郡县,精简官员,把严惩贪腐与改善待遇相结合,认为不可罢免职田,否则,“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不把人人大公无私作为制度的基础,符合人性常理。</p><p> 庆历改革虽然失败,但它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也彰显范仲淹杰出的政治智慧。</p> <p>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奉调西北前线。他审视战场地理环境、敌方游骑兵善于运动战的特点,推行浅攻近筑的战略战术。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建烽火台,构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相互呼应的防御工事体系;取缔按照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提拔才干将领(如狄青、种世衡),加强军事训练,锻造部队战斗力。不仅如此,他力推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彰显政治家的韬略。</p><p> 范仲淹积极防御的治边方略使西北军事防务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彻底扭转了好水川之战(宋军主将葛怀敏及15部将战死,丧师万余)的颓势,1044年,北宋与西夏缔署合约,和平重现。</p><p> 1067年,宋夏战端再开。神宗漠视范仲淹的浅攻近筑战略战术,数战数败。直到宋哲宗亲政后,再次启动大规模的浅攻近筑军事行动,大败西夏。 </p><p> 成败与胜负,都证明了范仲淹的军事智慧。难怪毛泽东曾说: “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p> <p>  文如其人。范仲淹认为文章事关风俗淳化、国家兴衰,主张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反对柔靡之风。其文章立足点在于政而不在于文,价值取向与扬雄、王勃、韩愈、柳宗元及宋初复古文论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革新有积极作用。 </p><p> 政疏逻辑严密,彰显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政治思想。杂记名篇《岳阳楼记》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文采飞扬,精湛无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更是让人高山仰止。</p><p> 诗歌创作继承了“为情而文(刘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传统,反对当时的盲目模仿和无病呻吟,内容广泛,题材丰富,诗意醇真,艺术手法丰富多样,迥然不同于晚唐体、西昆体及当时的白体,成为宋初诗歌由唐音转为宋调的重要一环。</p><p> 宋词与唐诗并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座高峰。范仲淹仅存词5首,但首首脍炙人口。《渔家傲·秋思》反映边塞生活,表达了作者抗侵固边的决心以及外患未除、士兵思乡的复杂心情,开启词作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引发后来的豪放词、爱国词,开辟了崭新的词作审美新境界。</p> <p>  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作为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性措施,不遗余力。当时科举选才,没有国家层面的先期育才,这无异于“不务耕而求获”,他主张朝廷“劝学育才”。庆历新政就包括科举制度改革、完善教育系统、加强学堂管理。</p><p> 范仲淹地方任职时间长,每到一地,无不兴办学堂。他提倡明师执教,经实并重。师道是教育的重心,既要优选教师,又要培养教师。教学内容以经为宗,兼授算学、医药、军事等,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p><p> 为母守丧期间,范仲淹应晏殊之邀执掌应天书院教席。他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书院学风焕然一新。</p><p> 晚年创办义庄,包括义学,开创免费初级教育之先河。</p> <p>  范仲淹有三句流芳千古的名言: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言志。言为心声。这三句话,是作者范仲淹崇高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p><p> 范仲淹出身清贫,成语“划粥断齑”就是源自他少时苦读的故事。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范仲淹胸怀大志,掷筊问卦,“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保国安民是他一生一世的追求;他不是迂腐的书生,更不是草莽、刺头,他是斗士,他是贤臣良将,他是平凡的圣者,他身体力行,一辈子都致力于践行精忠报国、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p>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的游戏规则是按部就班走程序,四平八稳抱乌纱;一事当前,瞻前顾后,左右掂量,明哲保身。范仲淹毫不信奉这种城府、世故,不平则鸣。皇上、太后有失,他犯颜直谏。奸臣佞人营私,他直言进谏。无欲则刚。无私者无畏。范仲淹之所以敢于这样做,在于他唯忠唯公,绝不萦怀自己的荣辱,绝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上资政晏侍郎书》)。</p><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职务升降的态度,对待财富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为。范仲淹从来不阿谀奉承,从来不钻山打洞,即使数次遭贬,也毫不萦怀,一扫封建文人常有的悲戚。何等的豁达!</p><p> 范仲淹的清廉、齐家的严苛有口皆碑。“卖马接娘”、拒收朋友赠送的生活费和美食、劝勉儿子儿媳婚事从简、赞扬儿子卖粮卖船接济石曼卿、将朝廷的赏赐悉数送给将士,都是真实的故事。1050年,61岁的范仲淹以自己全部积蓄设立义庄(1000多亩义田、占地200亩的义宅、1所义学——今日之苏州中学),以义田租佃收入接济族人,提供基本口粮、衣料,提供房屋租赁、借贷、私塾教育服务,资助婚丧嫁娶、参加科举考试,亲自拟定的义庄章程契合现代财团法人的治理机制,是中国古代版的财产信托。(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礼分别官至宰相、尚书右丞,谨遵父训,增捐田产,修订、完善制度,加之后续子孙陆续捐赠,义庄田地多达5300亩,存续800多年,始终运作良好,成为我国历史上成功的第一个非宗教民间慈善机构)。进士及第后,范仲淹认祖归宗,曾遇到部分族人阻挠,设义庄纯属以德报怨。在奢靡成风的北宋官场,一辈子粗茶淡饭、两袖清风,以致于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所有这些,又是何等的豁达!</p><p> 淡迫明志,宁静致远,无私忘我,豁达泰然,既是生活艺术,也是处世智慧,更是人生的格局与高度,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官阶升迁,金银闪耀,美食诱惑,皆似秋风过耳,无需挖空心思汲汲以求,得之亦无需沾沾自喜、得意忘形;降职贬谪,捐粮施财,亦如秋风过耳,无需戚戚复凄凄。正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p><p>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认为:君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终生之忧,则无一朝之患;“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把乐与忧上升到为王之道,主张君王以民为本,关心民间疾苦,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方能赢得大众的拥护与爱戴。苏轼说:“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这是主张忧乐对等,利患相称,反对不劳而获。范仲淹不仅强调与民同乐,与民同忧;而且强调还要忧君,更要先人后己,先忧后乐,境界自然比苏东坡更高一筹。范仲淹忧乐观的落脚点是为士为臣之道,他给自己设立了非常高大的人生目标,并努力践行,兢兢业业,操劳一生,毫不动摇,毫不懈怠,终成正果。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奔走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子美先生,可以与之媲美。</p> <p>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称赞严子陵的话,我们把它回赠给作者,再贴切不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