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京腔昆韵</b></p><p><b>演唱《唱脸谱》</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国粹京剧</i></b></p> <p> <b>京剧</b>被誉为“国剧”、“国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p><p> 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与汉调艺人的融合吸收,加上各个地方剧种的影响与京音化,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戏歌(京歌)《唱脸谱》</i></b></p> <p> <b>《唱脸谱》</b>是一首<b>创新体裁</b>的歌曲,被人们称之为<b>“戏歌”</b>。歌曲糅合了京剧唱腔的曲调,使得戏如歌、歌如戏,戏中有歌的风格,歌中有戏的韵味。配以电声音乐的伴奏,以及现代流行风格的节奏,又为歌曲增添了几分时尚和新鲜感。</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作者简介</i></b></p> <p><b> 阎肃</b>(1930~2016),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 代表作品有歌剧《江姐》;歌曲《说唱脸谱》《敢问路在何方》《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雾里看花》等,主要成就为国家一级编剧,获“最美奋斗者”称号。</p><p> <b>姚明</b>(1948~2018),辽宁营口市人,中国一级作曲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代表作品有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唱脸谱》《大黄河》《男子汉去飞行》等,是中国戏歌的开山领路人。</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欣赏戏歌《唱脸谱》</i></b></p> <ul><li><b><i>学唱歌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京剧的相关知识</i></b></li></ul>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京剧场面</i></b></p> <p> <b>京剧乐队总称场面,或文武场。</b></p><p> <b> 文场:</b>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习惯称管弦乐为文场。</p><p> 文场的基本<b>乐器</b>包括: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笛、笙、唢呐、海笛子(即小喇叭)及云锣等。</p><p> <b>武场:</b>京剧伴奏中的打击乐队称为武场。打击乐器虽然只能奏出一个有固定高低的音,但音响强烈,节奏感鲜明,一般重武打的武戏,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武场。</p><p> 武场的基本<b>乐器</b>包括: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京剧行当:生、旦、净、丑</i></b></p> <p> <b>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b></p><p> 1、<b>生行 </b>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 </p><p> 2.<b>旦行</b> 京剧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 武旦、老旦等 </p><p> 3.<b>净行</b> 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净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p><p> 4.<b>丑行</b> 俗称“小花脸”。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又因和净行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丑行分为文丑、武丑两种。</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京剧脸谱</i></b></p> <p> <b>脸谱</b>,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p><p> “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p> <ul><li><b> 美与丑的矛盾统一</b></li><li><b> 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b></li><li><b> 图案程式化</b></li></ul> <p> <b>不同颜色的脸谱可以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b>著名剧作家翁偶虹曾经就京剧脸谱的颜色所代表的性格写过一个顺口溜: <b>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b></p><ul><li> <b>蓝脸</b>代表刚强,如<b>窦尔墩</b>;</li><li> <b>红脸</b>代表忠义,如<b>关公</b>;</li><li> <b>黄脸</b>代表枭勇,如<b>典韦</b>;</li><li> <b>白脸</b>代表奸诈,如<b>曹操</b>;</li><li> <b>黑脸</b>代表刚直,如<b>张飞</b>;</li><li> <b>紫脸</b>代表忠谨,如<b>天王</b>……</li><li> 花脸是统称,指的是行当。</li></ul>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学唱歌曲《唱脸谱》</i></b></p> <p>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4/4拍。</p><p> 下面我们来<b>分段学唱</b>。</p><p> <b>第一乐段</b>为降B调。开始是11小节的前奏,引出了富有京剧韵味的四个乐句:“外国人……顶呱呱!”这个乐段的主体部分由女声模仿京剧<b>“旦行”</b>的唱腔特点,用甜美委婉的声音唱出。中间还加入了模仿京剧花脸人物“哇呀……”叫板的声音。以风趣幽默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外国人对东方艺术的好奇和赞美。</p> <ul><li><b> 重难点:</b></li><li><b> 前倚音的模唱</b></li><li><b> 准确把握长音及休止符的时值</b></li></ul> <p> <b>第二乐段</b>转为降E调,出现了京剧西皮流水板的音调。虽然曲作者将流水板的1/4拍,发展改变为4/4拍,但演唱者对“字”的“劲儿”、“气儿”、“味儿”的把握,依然使歌曲中留有流水板“有板无眼”的典型特点。</p><p> 在这一乐段中,主要采用了<b>“净行”</b>的唱腔,以洪亮、宽厚的声音,以唱脸谱的形式,把京剧中的人物简明而鲜活地展现给了听者。唱词概括地描述了京剧的几部经典剧目中的主要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京剧艺术的精华。</p> <ul><li><b> 重难点:</b></li><li><b> 准确演唱弱起小节</b></li><li><b> 拖腔的重点练习</b></li><li><b> 京剧唱腔的模仿</b></li></ul> <p><br></p><ul><li><b><i>知识的延伸与拓展</i></b></li></ul>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京剧的唱腔</i></b></p> <p> <b>京剧的唱腔</b>包含有多种声腔,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p><p> <b>二黄</b>的唱腔较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b>西皮</b>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欣赏另一首戏歌《说唱脸谱》,比较两首歌的异同</i></b></p> <ul><li><b><i>中华戏曲博大精深,国粹京剧源远流长!</i></b></li><li><b><i>我辈当潜心学习,因了解而喜爱,因喜爱而继承,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i></b></li></ul><p><br></p><p><b>制作:仙桃二中 丁碧荣</b></p><p><b>二O二O年四月一五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