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家福

西山居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本篇图片来自网络,特此向原作者致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幼年学习国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常有疑虑满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隋唐边北突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汉塞外匈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敢问遁往何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夏遗民党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齐鲜卑各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知是何归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低头冥思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难解心中之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匈牙利人是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代匈奴后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耳其与突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无传承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皆因课繁难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头雾水迷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辞过己亥金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却逢庚子变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保国泰民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闭关百日不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昼夜委身高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隔窗窥探天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静正好行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岂可光阴虛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来宅着无事,作了两篇游记,一曰《边塞遐思》,一曰《湘西印象》。两篇拙文在末尾部分分别涉及到了鲜卑族和苗族的话题,不觉又勾起了幼年读国史时留下的种种遗憾,难得自在清闲,正好翻翻资料,释疑解惑,于是提起笔来,试着作了这篇《中华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实现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炎黄尧舜禹,古今多圣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干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西南北中,九州归一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满蒙回藏,中华大团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世界的东方,在这块富饶美丽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我们中华一统的强大的多民族国家。这就是我们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共同的和谐家园——中华人民共和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从口碑相传的炎黄时代到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秦至今,已有约六干多年的历史了。一部民族发展史,穿插着一个分化、交流、融合的错综复杂而又漫长曲折的过程。本篇简略叙述各民族基本情况。有些历史问题,由于各家观点不同,本篇只采用一种观点,关于人口数据,随时都有变化,本篇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采集的数据。仅供读者参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满、蒙、回、藏,我们说到中华各民族时的习惯提法,蒙、回、藏、壮、维,中国的五个建有民族自治区的民族,以及人口较多的苗、彝、土家、侗、布依、瑶、白、朝鲜、哈尼、黎、哈萨克、傣、畬、傈僳等前二十名少数民族,本文将按顺序介绍。</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族,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中国(约占92%)和新家坡(约占76.8%)的主体民族,境内人口约122084万,分布在全国各地。境外还有约3500万人,遍布五大洲。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约7000年前,今天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700年,黄帝率领的姬姓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其南部是炎帝率领的姜姓部落,两大部落经常冲突,后来黄帝打败了炎帝,两部结为联盟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族的先民,主要活动在夏、商、周立都的范围即黄河中下游地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是汉族古代先民的文化遗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远古传说,汉族的人文始祖是伏義氏,到神农氏时(公元前30世纪),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产经济的阶段。汉族先民经过了原始公社制的母系、父系氏族部落时代,到黄帝时已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进入部落联盟阶段。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最后传到尧、舜、禹。禹把权力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建立了国家夏。这时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进入阶级社会。先后出现了夏、商、周几个王朝。到周朝(公元前十一世纪始)时,势力又扩展到了淮河流域广大地区。这时出现了华夏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到战国时,七雄争霸,合纵、联横、兼并,形成了诸夏统一的趋势,经过长期复杂的民族融合过程,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地域从东北辽、吉到西南川、黔,西北青、甘到东南吴、越广大地区。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汉朝四百多年间,中国疆域空前扩大,华夏族与边缘蛮夷融合发展扩大,从这时起就称为汉族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东晋开始到隋唐,是汉族大发展时期。五胡乱华,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到达长江、珠江以南地区,也进入了云南和西域广大地区,当地人接受汉族文化,很多人逐渐融入了汉族,进入中原的鲜卑族也融入了汉族。到清朝后期,为充实边防,朝廷允许汉人大量进入东北地区,至此,基本形成了现在这种汉族在全国的分布状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学者把汉族的形成和演变归纳为:原始汉语部族——华夏族——汉族——隋唐汉族——当代汉族。</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华人在域外主要是汉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满族,自称满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人口约1038万,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满族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满族先世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史就有6800多年。通古斯——满语族是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共同体,满族是其中最大的一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代至三国时期,满族先世肃慎人又称悒娄人,分布在乌苏里江两岸,从事农业,养殖业,臣属于夫余,夫余又臣属于汉。南北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期,满族先世又称靺鞨。散布在以吉林为中心的粟末靺鞨在公元669年建立勃海国,公元926年勃海国为契丹所灭。靺鞨到宋辽时期称为女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真人被辽统治,十二世纪初,女真完颜部崛起,其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于1115年称帝,建立大金,并创制了女真文字。金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入主中原。1234年为元所灭。、女真人从此被元朝统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元亡明兴,女真人分为三部,互相争杀不断,后来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吸收大量汉人、蒙古人,组成了满族共同体,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满族人过农历十月十三颁金节,庆祝满族诞生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清,1644年清军入关问鼎中原。清朝推崇汉族文化,使用汉语汉文,历经数百年融合,现在满汉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了。</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全世界的蒙古人约有1000万,境内人口约598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以及新疆、青海、河北等地。境外,喀尔喀蒙古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约208万人,2016),蒙古族在俄罗斯也有分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蒙古族属东胡族系,公元二世纪,匈奴被汉朝打败西遁,东胡的一支鲜卑人进入蒙古草原强盛起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四世纪,鲜卑一部自称契丹,另一部居住在大兴安岭以西的鲜卑人则称为世韦,蒙古部就是世韦的一个部菬,称为蒙兀世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蒙古部落被突厥打败退居额尔古纳河畔生息繁衍,到了公元八世纪又强盛起来并出了七十个分支被称为选儿勒勒蒙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李儿贴那带着他的部族乞牙惕氏迁徙到肯特山一带,生活方式由狩猎改为游牧,李儿贴那的十三世孙李儿只斤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帝国,不同方言,不同发展阶段的部落,形成了统一的蒙古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蒙古四处用兵,经过七十余年征战,先后灭亡了中国境内西辽、西夏、大金、大理、南宋,招降了吐蕃,于1279年统一中国,建立元朝。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族,人囗约1058万,主要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河北等省。回族以汉语为本民族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回族信奉伊斯兰教,风俗习贯受伊斯兰教影响很大,有很多禁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唐朝时,很多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经商,他们带来家属长期居住,朝廷设蕃长这个官职,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回族就这样慢慢形成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史之乱时,一些阿拉伯国家派兵帮助平叛,后来有些士兵就留下来没走,这些士兵信奉伊斯兰教,为了报答这些人,朝廷在长安建了一座清真寺,这也是回族的一个起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成吉思汗西征,掠回了许多穆斯林俘虏,有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他把这些人编成探马赤军,帮他攻打南宋,元朝建立后,朝廷派这些人和自愿迁徙来的穆斯林以驻军屯牧的形式或商人、官吏、掌教的身份分散到各地去镇守汉人。元朝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些人就是色目人。回回,宋朝指安西一带的回纥(回鹘)人,元朝官文。把色目人称为回回,后来就发展成为回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上三个族源,与当地汉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回族。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藏族,人口约628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及四川、青海、云南、甘肃四省,另外境外有约50万人口,分布在印度、布丹等国,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奉大乘佛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藏族起源于4000年前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是汉朝时西羌的一支。后来,雅鲁藏布江南岸的藏族先民分成六个部落,就是六耗牛部,公元六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领袖,他号称赞普,建立了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兼并了十余个部落和部族,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现在的拉萨,松赞干布与唐修好,学习唐朝的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并在公元641年迎娶了唐文成公主,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宾王。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赞。藏族与唐保持了200多年频繁往来的密切联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842年,吐蔷内讧,分裂为数部互相征伐,持续了200多年。宋金时期,藏族各地方政权单独与中央政权联系,接受册封。这一时期,藏传佛教进一步深入藏族社会,佛教上层人物与各政权首领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244年,蒙古汗国代表与西藏活佛会盟,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从此,西藏地方首次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中央在西藏清查户口,设置官吏,征收赋税,派驻军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68年,明朝继承了元朝对西藏的主权。1653和1713年,清朝分别册封两位西藏活佛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各方面的管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04年,拉萨曾遭英军侵占,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囗约1692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壮族在越南分布约200多万人,不过在越南被称为岱-依族,岱-依族也被认为是分布在境外的布依族。这其中头绪较多,就不细表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先秦时期,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着百越族群。当时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骆越、西瓯等部族。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出兵岭南,战胜了当地人的反抗、设桂林等三郡,把岭南置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西瓯、骆越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唐、五代时期,壮族先民被称为俚、僚等,宋代以后,壮族又有了撞、布土等称谓,明、清时期,普遍用僮的族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后,经过深入调查和民族识别,政府把两广等地的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统一改写为壮字。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者总结,壮族名称随时代而变化,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为一脉相承。</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维吾尔族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囗约为1006万,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奉伊斯兰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维吾尔族族源主要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一支是南疆的土著人,这两部分人于公元九世纪至十六世纪逐渐融为一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元前三世纪,蒙古草原等地活动着丁零游牧部落,以狩猎放牧为生。公元四世纪后,丁零人又被人称为铁勒,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的被称为东部铁勒,回纥是其中较大的一支。公元744年,以古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推翻突厥汗国,在蒙古草原上建立了漠北回纥汗国,古力裴罗被唐朝封为怀仁可汗。公元788年,回纥顿莫贺可汗上书唐朝改回纥为回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朝中叶,回鹘被外族击败,有两部向西迁移,与分布在天山以北等地的突厥语各部、与南疆操不同语言的各部族、以及在当地的汉人和吐蕃人长期相处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后来这个民族共同体又加入了契丹人和蒙古人,他们自称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后来伊斯兰教传入,共同的信仰使这个民族共同体更加巩固,到十二世纪初,维吾尔族基本形成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后来蒙古兴起,新疆大部分地区属察合台汗国领地,蒙古人把分散的维吾尔人统一起来,使他们的分布地稳定下来,清代,中央政权进一步控制了新疆,维吾尔族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疆绿洲地带,从事种植业,经济发辰,社会稳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span></p> <p><br></p><p> 以上五个少数民族蒙、回、藏、维、壮都有自己的民族自治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做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以下继续介绍各民族的情况。</p><p><br></p><p><br></p><p>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海南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和老挝等国。苗族在全球的人囗约为1300万,中国境内约有942万人,越南分布约50余万人(1991),老挝分布约30余万人(2001),泰国分布约13万人,另外美国分布有20余万人(2000)。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分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方言和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多数苗人通用汉语汉字,据说,苗族古时候曾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因故失传了。建国后,国家用拉丁字母为苗族制定了四套拼音文字,加上国外苗族的国际苗文,现在共有五套拼音苗文通行。</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苗族有很多分支,古有三苗、荆楚、荆蛮等称呼,后又有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称呼,苗人自称牡、蒙、摸、毛等,现在统称苗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苗族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干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长江、黄河下游有蚩尤统领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西北陕甘一带则有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统领的另两个部落联盟,东、西两方面发生战争,最后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九黎部落被迫向南迁徙,逐渐向西南发展。至今,苗族人民当中还流传着赤龙、黄龙联合雷公擒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奉蚩尤为始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苗族的远古起源尚无定论,史料可以证明的是,早在两干年前的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就已经生活在湘西、黔东地区了,历史上称这一带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或武陵蛮。至南北朝时期,苗族的分布更广了,但主要聚居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晋代时设牂牁郡,委大姓谢氏统辖这一带的苗族先民,唐代牂牁分裂为东西两部,其部民被称为东谢蛮和西谢蛮,元代则称为东苗、西苗。苗这一称呼,出现在《蛮书》、《溪蛮丛笑》等唐、宋著述中,说明这一时期苗族作为一个族群已单独存在。人们根据所住地理位置和所着服饰颜色、式样不同,分别将其称为高坡苗、平地苗、长裙苗、短裙苗、红苗、黑苗、花苗、青苗、白苗等,多有数十种,因有百苗之说。篇幅所限,不详述了。</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人口约871万,主要分布在滇、黔、川、桂四省区。在境外,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还分布着彝族近百万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族有东南西北中和东南六种方言,其中包括五个次方言及二十五个土语,解放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很多他称和自称,主要他称有: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主要自称有:诺苏、纳苏、聂苏、密撒、腊苏、尼濮、尼苏等,我算了一下,至少有二十七种之多。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用彝族这个族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关于彝族的族源,由于文字资料少,学术界至少有七种说法,咱们只简略了解一种吧。</span></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约6000多年前,住在祖国西北的古羌人的一支,逐渐向祖国的西南迁徙,约3000年前,这支羌人在滇池、邛都定居下来,并逐渐与当地人融合。这就是彝族的先民:僰人,后来昆明人与僰人、僚人进一步融合,族群发展,活动范围扩大到川、黔、滇交界的广大地区。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分支,一支在云南,唐朝时建立南诏国,标志着这支彝族的形成,一支在四川凉山地区,先联合成部族,然后发展为民族。</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土家族,人口约835万,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地区,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土家族自称毕斯卡,汉族大量迁入后,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土家族的族源,有多种说法:一、古代巴人的后裔,二、迁入的贵州乌蛮人一部,三、迁入的江西工匠的后裔。作者倾向以下说法:自古就居住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土著先民为主体,融合了外来的巴人、濮人、楚人、乌蛮人、汉人等部族,在唐末就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并逐渐形成为单一的民族。解放后,政府经过多次调查,于1957年最后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侗族,人口约287万,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1958年,国家帮助侗族创造了采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侗族的族源:秦汉时期,两广地区聚居着骆越部族,魏晋以后,这些部族又被称为僚,侗族的先民就是骆越的一支。侗族在唐代时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清初实行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但在侗族社会内部,仍保持着部落联盟性质的组织,由长老主持事物,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布依族,人口约287万,主要分布在贵州及川滇两省。布依族是跨境民族,在越南也有分布。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1956年,政府组织专家为布依族创建了拉丁字母拼写的布依文字,推行几年又中断了,八十年代又经修改推行开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源自古代骆越一支,布依族先秦时称濮越,两汉六朝时称濮僚,唐宋元代被称为蛮、番,明至解放前称为仲家。但布依族始终沿古制自称濮越、濮僚、濮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解放后,1953年,召开全族代表人士会议、弃用各种外称,用本族自称的濮(布)、越、俚(依)字音相近的字,统一族称为布依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瑶族,主体在中国,人口约279万。主要分布在两广及湘、赣、滇、黔六省区。境外有约50万人,其中越南有约34万人,其余分布在泰国、老挝等国。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分三种: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文字方面,有专家发现整理出部分失传的古瑶字。1982年,中央民族学院为瑶族设计出了一套拼音文字并积极推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瑶族名称比较复杂,有自称勉、布努、金门等28种,他称盘瑶、过山瑶、茶山瑶等近百种。按照语言、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瑶族大体上分为四大支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瑶族的先民是古代东方九黎的一支,后来迁徙到两湖地区,秦汉时期,瑶族先民居住在长沙、武陵一带,人称武陵蛮,南北朝时称为莫徭,分布在湖南及两广的山区,宋、元至明、清又逐渐迁徙发展到云贵地区,形成现在这种分布局面。明中期以后部分瑶族进入东南亚成为他国居民。</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族,人口约193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以及黔、湘、川等省,聚居地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有自己的语言,自古通用汉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等,各族对白族的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等六十多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族族源: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叟人、巂人、㸑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元朝以前,白、傣、彝等族先民被统称为白蛮、乌蛮、百夷、僰夷等称呼,元朝以后,文化属性比较接近汉族的人群被确认为一个族群,并称之为白人。这是白族先民最早的统一族称,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统一族称为白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鲜族,人囗约183万,主要分布在吉林以及辽、黑二省。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我国的朝鲜族先民,是几百年前陆续从半岛那边迁过来的朝鲜人,早在明末清初,朝鲜族已在中国定居并形成单独族群,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鲜族是朝、韩两国的单一民族,朝鲜约2555万人(2018年),韩国约5051万人(2011年)。另外日本约有近百万人。目前韩国与朝鲜的文字略有差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鲜民族是多个族群融合形成的,原始社会时期,东北方向的通古斯部落南下进入朝鲜半岛。公元前十一世纪,当时半岛上的人被称为鸟人或岛人,以后又被称为秽人和秽貊人。西周灭商,殷商纣王的叔父箕子不愿面对灭其国家的周朝,带领族人迁徙到朝鲜半岛,周武王封箕子为王,建都平壤,称箕子朝鲜。商族带来了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朝鲜半岛各族群第一次大融合。秦代山东半岛的中国移民渡海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辰韩、井韩并与南部的马韩融合。后来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民族不断加入其中。经过长期的政权更迭和互相攻伐及人民往来迁徙,到了公元七世纪新罗时期,逐渐形成了半岛统一国家,融合成朝鲜单一民族。真正达到这个目标的,是公元936年完全统一半岛的高丽王朝。中国朝鲜族的先民,就是早期从鸭绿江对面迁徙过来的。</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哈尼族,人口约166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哈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族人都用自己的方言,差异很大,很难沟通。解放后,1957年,政府为哈尼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文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哈尼族是跨境民族,在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国的北部山区分布着约80万哈尼族人,其中缅甸约有50万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的居多,另外还有糯比、糯美、各和等二十五种自称或他称。哈尼族秦汉时期称昆明叟,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乌蛮,唐南诏、宋大理国时期称和蛮,元朝时称斡蛮,明清时期称窝泥、和泥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以自称较多的哈尼二字为本民族的统一族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哈尼族的族源,学界有四种观点。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氐羌族群原游牧于青藏高原一带,秦穆公时期(公元前四世纪上半叶),不断进行征服侵扰邻近部落的活动,有的氐羌人被迫迁徙到云南四川等地,不断繁衍,形成了耗牛种、白马种、越巂羌、广汉羌等部落,这时,这些氐羌后裔和其他部族被统称为和夷,后来,因遭异族侵扰,他们分两条路线迁到了云南元江和澜沧江流域以及现在的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国的北部山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族,人口约146万,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政府帮助黎族创制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族与我国南方的壮、侗、水、傣、布依等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是从古代生活在两广地区的古越族的一支骆越发展而来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 殷商晚期,黎族的先民就渡海来到海南岛定居,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刀耕火种,狩猎、捕鱼、采集为生。黎族先民在汉代被称为里、蛮,隋唐时期被称为俚、僚,黎这个称呼出现在唐晚期,到宋代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因居住地区和方言不同,有多种自称,最后用这个黎字,是俚人住在黎母山周围的缘故。</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萨克族,人口约146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聚居地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信奉伊斯兰教,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哈萨克人曾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10世纪后,伊斯兰教传入,改用了阿拉伯拼音字母哈萨克文。哈萨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哈萨克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萨克斯坦有130余个民族,哈萨克族是该国主体民族(占比约65.5%),人口约1205万(2019)。另外,哈萨克族在蒙古国有约30万人,在俄罗斯有约100万人,在乌兹別克斯坦有约200万人,在吉尔吉斯、土库曼、塔吉克、阿富汗中亚四国有约100万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萨克族与下列曾经统治过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周围地带的中国古代民族(国家)有渊源关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乌孙(公元前2世纪至2世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突厥(6世纪中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葛罗禄-回鹘(10世纪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2世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刺契丹(12世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克烈、乃蛮、钦察(12世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末至13世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把蒙古铁骑征服的欧亚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建立金帐汗国。再往下分,斡鲁朵分得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白帐汗国,并逐步强大起来,于14世纪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哈萨克族的先民最后与蒙古人融合成早期的哈萨克族,于15世纪中叶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东迁到楚河流域,由于是为反抗和摆脱压迫与统治而迁移的,因此得名哈萨克,意为摆脱者、避难者。后来又不断与乌兹别克人、蒙古人融合,并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民族共同体形成了。</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傣族,又称泰族、佬族、掸族等,人口约126万,分布在云南省,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民族语言文字为傣(泰)语傣(泰)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境外的傣族分布在泰、老、缅、印、越、柬等国。泰国有约6900多万人囗(2019),泰族是其主要民族,占比40%,佬族占比35%(一般统计时两族合并计算)。老挝人囗约有680多万(2017)佬族是其主体民族,人口约有400多万。傣族在泰国、越南、柬埔寨被称为泰族,在老挝被称为佬族,在缅甸被称为掸族,在印度被称为阿洪姆族,其中分支复杂,略有差异,恕不赘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关于傣族的族源,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是从北方迁徙来的,有人认为是从广西地区迁入的,也有人认为是当地土著人发展而来的。许多学者认为,唐宋时期分布在南诏、大理统治范围内的一些民族是中国傣族的先民,茫蛮部落是今西双版纳一带傣族的先民。12世纪80年代,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部落在叭真的带领下统一了傣族各部,建立了景龙金殿国,标志着西双版纳傣族的主体傣泐族群正式形成。至于傣族何时迁至东南亚各国,由于史料缺乏,尚无定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畲族,人口约70.8万,主要分布在闽东、浙南山区。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主体用山客话,通用汉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畲族起源于广东凤凰山,后迁居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山区、半山区,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居住。畲族频繁迂徙的原因,在畲族的一首歌里说得明白:田差难种吃,田好官来争,官多难生养,思量再搬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关于畲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比较普遍的说法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期的长沙武陵蛮,但也有人认为畲族源于周代的闽人。总之,众说纷纭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曲折发展和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同蛮、越、闽、夷以及汉等各族群彼此互动、混化、交融的关系。</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傈僳族,人囗约70.2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及其他州县,四川省也有少量分布。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傈僳族在境外缅甸有约40万人,泰国有约5万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傈僳族与彝族同宗同源,分别来自古氐羌族的一支。氐羌是氐族与羌族的并称,早在公元前3700多年前,这两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就活动在西北地区。后来傈僳族的先民随族人一同逐渐向南方迁徙,大约在3000多年前来到云南地区,并在云南及中缅边境等地区小范围迥转迁徙,直到18至19世纪形成了单一民族并定居下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朝时,就有文献出现了栗粟一词,明朝时傈傈族被称为罗罗,而罗罗也是彝族的一个分支,这说明了两族的族源关系,民族发源发展的历史是漫长曲折的,在这以后,受地域、气候、习惯、思维的影响,傈僳族单一民族的文化风格越来越鲜明了。</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乡族,人口约62.1万,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语汉字,信奉伊斯兰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乡族的祖先,是中亚、西亚的撒尔塔人,13世纪20年代,他们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蒙古军队回返时来到东乡地区定居,他们中有各种工匠、商人、贵族和传教士等,这些人与当地的汉、蒙古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东乡族,所以,东乡族自称撒尔塔。也有说法认为东乡族源自蒙古族,成吉思汗留驻东乡地区的军队由军转民,接受伊斯兰教,逐渐区別于原来的蒙古人而形成东乡族。这两种说法都有佐证,似乎把两种说法混在一起更为接近事实:即西亚色目人与蒙古人融合了其他民族的人,形成了新的族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乡族因居住在东乡而得名,解放前,东乡族并不被承认为是一个单一民族,因为其在生活风俗和宗教信仰方面与西北回族相似,在语言方面基本与蒙古语相似,往往被称为东乡回回、蒙古回回或东乡蒙古人。解放后,这一族群被正式确认为是一个单一民族,并以其数百年形成聚居之地命名为东乡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仡佬族,人口约55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及其它县市,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也用汉语,目前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通用汉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佬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名称的支系,解放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政府批准,1956年统一名称为仡佬族,1983年,经过民族识别,根据民族政策,又有25万多人恢复了仡佬族民族成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战国时期,黔西南等地的濮人社会形成了若干奴隶制政权,其中夜郎最为强大,汉代朝廷与夜郎首领协议在夜郎统治的区域建立了牂牁郡。到魏晋南北朝时,濮人与部分北上的百越民族融合,被称为牂牁僚(音老),这就是仡佬族的先民。唐以后,汉文史籍开始出现仡佬之名,仡佬族由于居住地区不同,形成了名称不同的许多支系。</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拉祜族,人口约48.6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及临沧、耿马、孟连等县,境外,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约有16万人。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拉祜族原无文字,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为传教曾创造拉丁字母拉祜文但没流传开,1957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创制了新的拉祜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拉祜族自称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和拉祜普(白),他称有锅锉、果葱、苦聪等七八种,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拉祜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拉祜族起源于早期游牧于青海湖一带的氐羌,春秋战国时期,举族迁入云南,以游牧狩猎为生。两汉时期,拉祜族先民曾活动于滇东,后又迁往滇中,三国至唐代,生活在大理州巍山等地。公元八世纪,南诏政权崛起,拉祜族先民被迫大规模南迁,这时的拉祜族被称为锅锉蛮,这是拉祜族做为单一族体最早的记载,宋元时期,拉祜族先民不断南迁,元代文献称之为罗黑加,在13世纪,拉祜族已形成单一民族,到18世纪,拉祜族就定居在现在居住的范围,受周围汉族、傣族的影响,过起了农耕定居生活。</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佤族,人囗约42.9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盟、孟连等县,有自己的语言,分多个方言和土语,1957年,政府为佤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文字。在境外,缅甸分布着佤族人囗约100多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同地区的佤族人有不同的自称如:佤、巴饶、阿佤、阿佤莱、勒佤。外族对佤族有阿佤、佧佤、本人等称呼。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大多数人民的意愿,确定称为佤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佤族民间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有的部族解释为先人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有的部族解释为祖先是从洞穴里走出来的。这倒是可以从侧面证明佤族的先民是阿佤山最早的居民。在先秦的著作里,有僬侥这个族称的记载,这与佤族自称巴侥的语音很相近,公元前109年,汊武帝设益州郡,当时分布在澜沧江以西的佤族先民已在西汉的管辖之下。佤族先民在唐宋时期被称为望蛮,古代望与佤同音,可以通用。这时他们处在南诏政权统治之下,他们一部分住在阿佤山区,一部分住在腾冲县一带,佤族先民基本上与其它民族混居,以后虽小有迁徙,但基本都在滇西南、阿佤山一带,族称虽有变化,但族群却逐渐稳定下来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水族,人囗约41.2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它县市,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水文是象形、会意、假借等表意的象形文字,只有巫师认识,普遍使用汉文。水族有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的每年九月为岁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水族的起源,史学界有很多说法。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骆越人的一支,原先居住在邑江流域的邑虽山一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兵发岭南,为避战乱,水族先民逐渐迁徙到黔桂边境一带定居下来,由于生产生活相对安定,逐渐发展形成了单一民族,明代的史册中已经有水族的名称了。清至民国称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先是称水家族,1956年由国务院确认为水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纳西族,人口约32.6万,主要分布在滇西北丽江市及周围县市,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使用东巴文,是一种象形文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居住在不同地区的纳西族有不同的自称,如:纳西、纳恒、纳日、纳罕、玛丽玛沙、鲁鲁等,其中称纳西的为大多数,解放后,根据本民族意愿,国务院批准,1954年,正式定族称为纳西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纳西族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西北黄河、湟河地带的古羌人,向南向西碾转迁徙岷江、雅砻江、金沙江流域,纳西族是古羌人和现居地土著人融合形成的民族。秦朝时期,纳西族先民分布在四川凉山西南部及云南省西北部地区,两汉时期,定窄一带摩沙夷之地盛产盐铁,公元74年川西南白狼夷向东汉奉贡,记载的都是纳西先民的事,7世纪末至8世纪初,从盐源地区南渡金沙江到洱海以东的纳西族形成了大的部落,建立了麽些诏,存在70余年。宋朝时期纲西族地区归大理国统治,元设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以后历代,纳西族就生活在这一地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人口约30.9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羌族有自己的语言,许多年轻人也用汉语和汉文,羌族的文字分地方羌文和羌族拼音文字,羌族拼音文字是上世纪90年代创制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羌,是古代人们对活动在祖国西北甘肃、青海一带游牧部落的泛称,由于历史阶段和地域不同,有时也称姜、氐羌、羌戎、西羌等。早在殷商时期,羌是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古羌人经过不断的迁徙演变,大部分融入汉族,有的融入其他民族,有的发展演变为新的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羌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迁入四川西北部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形成了现今分布在四川省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丹巴、平武等地山区、半山区自称尔玛、尔咩、曰麦的羌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土族,人囗约28.9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土族有自己的语言,1979年政府主导为土族创制了文字,以拉丁土族服饰字母为基础,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现已推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土族的族源,有多种说法,我们了解一下多数学者的看法。土族主要是鲜卑支系吐谷浑人的后裔。公元3世纪末,辽东鲜卑慕容氏部洛首领之子吐谷浑,因部落内部矛盾率部西迁,十多年后辗转来到甘南青东地区逐水草而居,并建立吐谷浑国。公元663年,吐谷浑国被吐蕃所并,有一部分人仍然留在青海东部,成为土族先民。在与其他民族长期错居杂处过程中,新的民族共同体融进了蒙古族、藏族、羌族和汉族的血缘,还有少量回族和维吾尔族的血缘,凝聚力越来越强,土族形成了,元、明、清三代分別在土族地区设置土官、土司管理,土族社会形态进入到了封建社会。</span></p> <p><br></p><p> 仫佬族,人口约20.7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语言为仫佬语,通汉语、壮语,使用汉字。</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仫佬族自称伶、谨,汉族称之为仫佬,壮族称之为布谨,仫佬族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元代以前,仫佬族的先民被归属于当时泛称的少数民族僚族之中。僚的称呼在汉代就出现了,僚是骆的后裔,骆是骆越,为古代百越的一支。骆越是中国南方民族的一个大族系,经春秋战国至秦汉,不断发生迁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仫佬族先民是僚的一支,魏、晋以来的史书上称其为姆佬、木佬,从元代开始就定居在广西罗城一带,他们生活的地区属于石山地带,层峦叠嶂,山峰如林,峡谷洼地密布,明朝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设立土巡司、镇等机构,让当地头人仼职,把汉官和土官统治结合起来。以后一直延续类似的制度,仫佬族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族体。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锡伯族,人囗约19.0万,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以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地,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语、哈语,东北的锡伯族通用汉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代对锡伯族的称呼:西汉末年称须卜,东汉以后称为鲜卑、西卑、犀纰、胥纰、私比、师比等,北魏、隋、唐、宋时期则称为室韦、失韦、失围,元代和明前期称为失必,明后期和清代的史书则把这个民族的族称写为实伯、斜婆、洗白、史伯、西伯、西北、席百、席北、席伯、锡北、锡卜、锡伯等。辛亥革命后,基本统一使用锡伯二字,但锡伯族家谱仍有使用西北等字样的,新中国成立后,在认定民族成份时,使用了锡伯二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须卜、鲜卑到锡伯,一干多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锡伯源于鲜卑,名称几乎没变,只差在音译时同音异字上。当然,锡伯族源的传说很多,学界看法各异,我们从源头说起:远古时期,中国北方生活着东胡族,汉初,东胡被匈奴打败,一部分族人退保鲜卑山,发展成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鲜卑族进取中原,建立多个政权,后来鲜卑汉化不存在了。留在大兴安岭的少数鲜卑拓跋部后裔,发展成为今天的锡伯族。锡伯先民明代隶属蒙古科尔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部,清代被编入满洲八旗,1764年,清廷为巩固西北边防,遣锡伯兵1000人,携眷属共4000人徙往伊犁戍边,形成锡伯族今天这样的分布格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清廷与沙俄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有一部分锡伯族人划到了边境那边,人口不详,据说,西伯利亚地名的由来,还与锡伯人的居住地有关呢。</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柯尔克孜族,人口约18.6万,主要分布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其它新疆西部市县,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克孜勒苏的柯族人大多数使用柯语,但有些地区的柯族人分别兼用维语、`哈语、蒙语或汉语,青少年通用汉文汉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柯族于公元前2世纪创造的叶尼塞文今巳失传,13世纪后,柯族使用的是察合台语文,解放前,各地柯族分别通用的是维文、哈文、汉文和蒙文。解放后,柯族相继使用过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拼写的柯族文字,现在使用的是以察合台文为基础改革过的新柯尔克孜文。柯尔克孜族多数信奉伊斯兰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柯尔克孜族就是吉尔吉斯族,这是历史缘故造成的不同叫法。吉尔吉斯斯坦有80多个民族,柯尔克孜族是其主体民族,人囗约466万(2019),占比72.8%。</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柯尔克孜族源于古老的民族,但他却已不是那个古老的民族了,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公元前3世纪,柯族先民游牧于叶尼害河上游地区,称为坚昆,公元前3世纪末,坚昆依附匈奴至公元87年匈奴解体。公元1至6世纪,坚昆先后被鲜卑、柔然和高车统辖,公元6世纪中叶,坚昆时称契骨,隶属突厥铁勒部。唐代,坚昆称黠戛斯,公元648年,唐朝于黠戛斯地设坚昆都督府,拜黠戛斯首领俟利发为大将军,坚昆都督,从而使黠戛斯正式纳入唐朝版图。公元840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黠戛斯汗国称雄漠北,势力达到天山地区。公元947年,契丹建辽,于黠戛斯地设辖黠戛斯国王府,委其首领为大王,1125年,女真建金,称其为纥里迄斯。公元1199年,蒙古铁木真征服了乞儿吉思。此后500年,乞儿吉思分别受制于蒙古各部,1702年,准噶尔汗强令乞儿吉思人迁往天山伊塞克湖地区,其后,又有一部分人分别迁到塔什干、费尔干纳和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一带。他们与当地操突厥语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现代柯尔克孜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景颇族,人口约14.7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冶州各县的山区,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民族语言,景颇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缅甸有克钦邦,有克钦族人约100万,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景颇族先民来自古代游牧在青藏高原的氐、羌族之一部,7至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到澜沧江两岸至缅甸境内等地区,在南诏、大理时期,汉文献称之为寻传蛮,15至16世纪因避战乱逐步迁到现住地区。并逐渐形成了景颇、载瓦、勒期、浪峨和波拉五个支系,解放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用景颇族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达斡尔族,人口约13.2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等地,民族语言是达斡尔语,清朝时有人使用满文,后来也有人使用汉文和蒙文,民国时曾有人分别创制过两种不同的达斡尔文,解放后于1956年又创制推行了新的达濣尔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过契丹文已失传,达斡尔人是辽代契丹人的后裔,辽灭亡后,达斡尔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的先民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流域河谷与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后又被清政府迁到嫩江流域,编入八旗,归齐齐哈尔总管衙门管辖。清政府征调达斡尔青壮年徙居呼伦贝尔、瑷珲和新疆塔城驻防,达斡尔人英勇善战,为反击沙俄入侵作出了贡献。这也是达斡尔族散居各地的原因。</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撒拉族,人囗约13.0万,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甘、新三省区。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汉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撒拉尔是突厥塔黑汗之子,乌古斯汗之孙,唐朝时其部族居住在中国境內,后来带领部众向西迁往中亚撒玛尔罕地区。到了元朝时期,朶勒莽、阿合莽两兄弟当首领时,因遭住在国国王迫害,两兄弟率部众也就是撒拉族的先民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等族长期相处融合,逐渐形成了撒拉族。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撒刺、沙刺、沙刺簇、撒拉、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布朗族,人囗约11.9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山区,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山是布朗族聚居地。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也借用傣语和汉语,布朗族没有文字,以前借用傣文,现在通用汉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其它地区的自称还有:阿瓦或瓦、本族、翁拱、乌或乌人等,其他民族对布朗族的称呼有:傣族称之为腊、闷,拉祜族称之为卡帕或卡普,哈尼族称之为阿博或阿别,汉族和彝族称之为蒲满或濮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布朗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布朗族源自古老的百濮族群,濮人很早就活动在澜沧江、怒江流域,武王伐纣时就有濮人参加。生活在两江下游濮人中操孟高棉语的一支,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部落、部族分化融合,发展成为今天的布朗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南族,人囗约10.1万,主要分布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以及云贵高原的茅南山、凤凰山等山区,使用毛南语,绝大多数人也通汉语和壮语,毛南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信奉道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南族是由古代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的。殷商时期,百越人就活跃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毛南族是由秦汉以前的骆越人,隋唐时期的僚人发展而来。宋元时期,部分僚人与侗水语支诸民族被统称为伶人。明清时期,一支住在环江三南地区的伶人同其他民族逐渐融合形成毛南族,在贵州则称佯僙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西的毛南族自称阿难或哀南,壮族人对毛南人的称呼为布南、稳毛南等。清乾隆年间,毛南人立《谭家世谱》,内有毛难甲、毛难安处等字样,这是毛南族名称的正式出现。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正式确定毛难族为单一民族,1986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政府批准改为毛南族。贵州的毛南族自称哎绕、哎吞、印吞等,他称则为㑥僙、佯僙等,1990年,正式确认其为毛南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人囗约5.10万,主要分布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民族语言为塔吉克语,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普遍使用维吾尔语言文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是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人囗约635万(2019),约占全国86个民族人囗总数的68.4%。塔吉克族在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大量分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天山以南地区操伊朗语的诸部族,11世纪时,突厥人将中亚地区操伊朗语、信奉伊斯兰教的族群统称为塔吉克,后来,塔吉克成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自标。自古就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塔吉克人和从帕米尔高原西部东迁到塔什库尔干定居的塔吉克人,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公元2-3世纪时,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先民建立了朅盘陀国,其国存在500多年,在塔什库尔干及周围地区开挖渠道,兴修水利,修建城堡、城市,在南北朝时最为强盛,在我国塔吉克族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康开元年间,吐蕃势力达到帕米尔高原,国王裴星归降吐蕃。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元时期,塔什库尔干称为色勒库尔,朅盘陀的后代也随之成了色勒库尔人。蒙古人征服中亚后,色勒库尔归属察合台汗国,17世纪初,色勒库尔属东察合台汗国,18世纪初,伊斯兰教派首领成了色勒库尔塔吉克人的统治者。</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米族,人口约4.28万,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普米族自治县和丽江地区宁浪彝族自治县,普米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普遍兼通汉、藏、彝、白、纳西等周围民族的语言,普米族只有巫师使用图画文字,普米族信奉喇嘛教,喇嘛和巫师把藏文作为书写工貝,普米族用汉文。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米族源自古代氐羌族群,原居于甘南、青东地区,后进入青藏高原东部一带,于公元7世纪南迁进入四川西昌地区,其中的一支白狼羌就是普米族的先民,汉文古籍称为笮,宋朝以后固定称为西番,元朝征调大批西番征战云南,元灭亡后,13世纪起,留在当地的西番各部陆续迁到宁浪、兰坪等地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普米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阿昌族,人口约3.95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民族语言阿昌语,兼通汉语和傣话,使用汉字。缅甸掸邦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数目不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阿昌族在古籍中被称为峨昌、莪昌、娥昌或萼昌,阿昌族还有许多自称:蒙撒、傣撒、蒙撒掸、衬撒、汉撒、阿昌、峨昌。1953年,政府根据民族的意愿,决定统一称为阿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阿昌族源流与景颇族相同,来自古代氐羌族,南诏、大理时期的寻传蛮是其先民,阿昌族称最早见于元代文献,阿昌族在发展形成过程中曾与多个民族融合,宋、元时期,内地商人已进入云南阿昌人中,明朝在云南实行军民屯田,汉族人囗大量移入,有汉入融入阿昌族的,也有阿昌人融入汉族的,总之,明、清时期,阿昌族与汉、傣、白等民族交往密切,多有融合。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在前面用了阿昌族这个称呼,其实阿昌族这个称谓,是到了解放后才得到正名的。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怒族,人口约3.75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以及泸水、福贡、兰坪等县。另外在领:邻国缅甸的克钦邦分布着怒族约三万人。怒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怒赤怒语、柔若怒语和阿侬怒语,普遍通傈僳语,没有文字,使用汉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怒族是怒江、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泸水县的怒族自称怒苏,福贡县的怒族自称阿怒,贡山县的怒族自称阿龙,兰坪县的怒族自称若柔,由于这些族群在怒江区域长期交往,逐渐接近,尽管他们还各自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但由于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还是逐渐发展和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共同体:怒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怒族在16世纪以前还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16至17世纪时除了用石锄耕种外还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怒族地区早期受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17世纪开始,又陆续加上藏、白、傈僳各族上层的盘剝和压迫,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一部艰难的民族发展史。</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人口约3.08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的鄂温克旗及黑龙江省讷河县,通用鄂温克语,牧区使用蒙文和汉文,农区和林区使用汉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是跨界民族,在俄罗斯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基族,约有5万多人。鄂温克族在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000多年前,鄂温兑人的祖先就生活在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穴居或用桦树皮造屋,捕鱼打猎为生。北魏时期的北室韦、钵室韦,唐朝时的鞠部,都是鄂温兑的族源,唐朝在贝加尔湖部分地带设立幽陵都督府管辖鞠部等部落。辽朝建立以后,其疆域北至外兴安岭,西北至贝加尔湖地区,设立室韦大王府和节度使,把鄂温克先民纳入自已的治下。金、元的统治也覆盖了这一地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80年,明军在贝加尔湖和黑龙江流域设卜鲁丹河卫、乞塔河卫等制所行使管辖,明朝把鄂温兑称为北山野人或野人女真,鄂温克是族人的自称。明末清初,鄂温克族按地域不同分为三部,索伦部、索伦别部和使鹿部。17世纪上半叶,清先后征服鄂温克各部将其编入八旗建制,并于17世纪中叶后将其迁到大兴安岭地区嫩江流域居住,1732年,清朝征调1600名鄂温克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地区驻守边防,这些人就是现在鄂温克自治旗鄂族人的祖先。</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京族,人口约2.82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东兴市境内,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上。主要讲京语,一般用汉字。京族有自己的文字,喃字,使用不广泛。京族(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人口约8100万(2020),约占全国54个民族人口的86%。</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京族的祖先于公元16世纪初开始陆续由越南涂山等地迁移到广西,被称为安南人、交趾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京族人口较多的刘、阮两姓人追述,他们的祖先原住在越南涂山沿海,打渔为生,有一次打渔偶然来到广西东兴市的巫头岛,见这里无人居住,又有好渔场,就定居下来,现已传十六、七代,约有五百年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京族源于骆越,2000多年前,百越的一支骆越人就生活在红河三角洲。过去称为交趾人,由于生活在京畿,有别于在清化、义安的寨人和在山区的蛮人,12世纪起就有了京人的称呼。</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基诺族,人口约2.31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民族语言为基诺语,通用汉语。没有文字,1983年后,基诺族曾使用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符号记录基诺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9年6月,基诺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这是我国最后确立下来的一个少数民族,从此之后,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被确定下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认为基诺族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基诺先民发祥于基诺山边缘一座现在称为孔明山的高山。大约300年前,基诺族还处在以血缘为基础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到了19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出现家庭私有制经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基诺族人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与大部队走散后留下,后来逐渐从普洱、墨江迁来聚居,因此基诺族信奉诸葛亮。</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人囗约2.05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三地州九县市,民族语言德昂语,通汉、傣、景颇语,没有文字。德昂族在缅甸被官方称为布朗族,分布在掸邦和克钦邦,人口约60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同地区的德昂族有不同的自称,如德昂、尼昂、纳昂、崩龙、希雷、纳安诺买等。根据德昂族妇女着裙线条色调特征,当地汉人分别称其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等。崩龙是他称,并非自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自称德昂,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濮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隋唐时期称为茫施蛮、扑子蛮、望茸子蛮,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诏、大理国,德昂族先民还在宋朝后期建立起自己的区域统治金齿国,元代,设茫施路军民总管府,封德昂头人阿利为土官,明代,封傣族头人为长官,傣族土司再封德昂头人为老,德昂族先民成了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先民被迫逐渐迁移到了山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保安族,人口约2.00万,主要聚居在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民族语言为保安语,通用汉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保安族在明朝初年起居住在保安城、下庄、朶撒尔(当时俗称保安三庄)一带,自称保安人,外族称其为回回,清同治元年,保安族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主欺压,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保安族的族源:元、明时期,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的汉、藏、土、回各族长期交往,逐步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关于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有蒙古人为主说、回族为主说和色目人为主说等若干种说法,其实,一、三两说不过是在同仁军垦的是蒙古人还是蒙古军中的色目人的区别。我想,融入这个族群的应该还有东乡人和撒拉人。总之,不管谁为主,这是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一直称其为保安回、番回,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195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保安族为单一民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俄罗斯族,人口约1.54万,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内蒙古和黑龙江省。使用俄文俄语,兼通汉、维吾尔、哈萨克语。在社会上用汉文。信奉东正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习惯已与境外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是俄罗斯联邦的主体民族,人口约11400万(2019),占全国194个民族人囗的77.7%。</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居住在欧洲东部的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现代俄罗斯民族是由过去东斯拉夫人部落发展起来的南北两个民族混合组成的。简单说,就是东斯拉夫人在公元10世纪以前分别在南北两条线上向东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不同的民族,几百年后又会合了,虽有共性,差异也很大。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俄罗斯族是18世纪初迁入我国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战俘,逃亡的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东正教传教士,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又有许多沙俄士兵进入我国,他们被称为归化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获得了民族平等权利,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这么多的俄罗斯人进入中国,中国俄罗斯族人口怎么这样少呢?这是因为, 1955至1957年,许多保留着俄罗斯国籍的人又迁返回了苏联。</span></p> <p><br></p><p> 裕固族,人囗约1.43万,主要分希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使用突厥语族的裕固语尧乎尔语和蒙古语族的裕固语恩格尔语以及汉语,使用汉字。</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裕固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蒙古高原上的回纥人,公元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联合各部落打败突厥汗国,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回纥汗国。9世纪中叶,回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有一部分人迁到河西走廊,与原先住在这里的回纥人汇合,这个族群就是裕固族的先民。元、明两朝设置官吏在这里管辖,16世纪初,为躲避日益强大的吐鲁番的侵扰,裕固族先民向东迁入关内,这时他们被称为黄番,清朝康熙年间把黄番划为七族,封大头目为七族总管,赐黄马掛红顶子。民国时期,把黄番分为两族,说恩格尔语的称黄黄番,说尧乎尔语的称黑黄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喇玉固尔,解放后,1953年,经过各界族众讨论决定,正式用裕固族这个族称。</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孜别克族,人口约1.05万,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县市城镇地区。民族语言,乌孜别克语,一般通用维吾尔语,乌孜别克文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现在大部分人已掌握拉丁字母书写方法。乌孜别克族在境外叫乌兹别克。主要信奉伊斯兰教。</span></p><p> 乌孜别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阿富汗这几个斯坦及伊朗,乌孜别克族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人囗约2600万(2018),约占全国 130个民族人囗的78.8%。</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孜別克族的先民由栗特人、马萨盖特人、花剌子模人和南下的突厥语人群融合而成。公元874年,栗特人建立了中亚第一个中央集权的萨曼王朝,并将古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波斯文化。此后突厥诸汗国纷纷兴起,于公元999年灭掉了伊朗人的萨曼王朝,促进了突厥人和伊朗人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突厥一波斯一伊斯兰文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孜别克名称的由来:公元14世纪,蒙古帝国分封四大汗国,金帐汗国的统治者就是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到了15世纪,白帐汗国取代了金帐汗国,其统治下的农牧民就被称为乌孜别克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5至16世纪,昔班尼汗率领乌孜别克南下,经过多年征战,建立了统治河中地带和赛尔干纳河流域的布哈拉汗国。乌孜别克人与当地从事农业的突厥一伊朗萨尔特居民杂居融合,逐渐形成了乌孜别克族。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门巴族,人囗约1.05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民族语言门巴语,通用藏文。1964年被确认为单一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印边境地区横着一条“麦克马洪线",在错那县南部的“印控区”,生活着约4至5万的门巴族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门巴族的族源,是门隅地区的土著群体与来自西藏高原北部的群体互相融合而来的,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吐蕃王朝统一西藏诸部以前,门巴族已经形成了。公元7世纪,门隅地区归入吐蕃地方政权治下,门巴族成了吐蕃的属民。</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鄂伦春族,人囗约0.866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等地以及黑龙江省呼玛等县。民族语言为鄂伦春语,通用汶文汉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鄂伦春族源于南北朝时期活动在黑龙江流域的室韦五部中的一都,钵室韦部的一支,桦皮盖屋,射猎为业,食肉衣皮,凿冰没水而网鱼鳖。元朝开始有了关于鄂伦春族的记载:林木中百姓。清初有了鄂伦春族称的记述,俄尔春、俄罗春,最后统一为鄂伦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起,鄂伦春族被编入八旗组织。须服兵役的称为摩凌阿鄂伦春,只须纳贡的称为雅发罕鄂伦春。鄂伦春族聚居在大小兴安岭,为加强管辖,同治七年即1871年,清庭将鄂伦春族按住地分设五路八佐,这种组织形式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前夕,鄂伦春社会刚从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氏族公社阶段进入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阶段,一个转身,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独龙族,人囗约0.693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和北部的怒江两岸,在境外,缅甸也分布着独龙族人囗约0.5万。民族语言为独龙语,没有文字,1984年,政府组织专家为独龙族创制推行了一种拉丁字母拼音文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独龙族源自古代氐羌部落,其先民先由青藏高原来到怒江一带居住,在出猎时偶然来到独龙江河谷地带,发现这里有宽阔的猎场和较为平坦的台地,就陆续迁过来定居,生息繁衍。独龙江河谷在唐、宋两代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元、明、清三代为丽江木氏土司和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统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元代文献记载:丽江路,蛮八种,曰磨些、曰白、曰撬……参错而居。撬是俅字的同声异写,独龙江上游又称俅江,撬即是居住独龙江峡谷两岸的独龙族先民。以江为名,独龙族自称独龙、迪麻。他称有撬、俅、俅人、俅子、曲落等,1952年,依据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赫哲族,人口约0.535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双鸭山市和佳木斯市的三乡两村,民族语言为赫哲语,通用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记录语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赫哲族的自称很多,如:那贝、那乃、那尼傲,他称有赫真、黑斤、黑津、黑金、黑哲、赫金等,赫哲作为族称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1934年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出版后,赫哲这个族称才开始传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赫哲族先民传承:古代肃慎族人——唐代渤海国时期的黑水靺鞨。唐开元十四年(726),在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以本地首领为都督,朝廷派长史监领,共同管理其地,赫哲族先民归属其内。辽代,属生女真北支的一部分。元代,为女真水达达人的一部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代,女真人分为三大系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赫哲先民是野人女真的重要组成部分。16至17世纪女真再度崛起,海西建州两部先后南迁,为野人女真留下了单独形成族体的空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政治中心南移,建州女真发展为满族的主体,野人女真则逐渐发展为赫哲族。那么,赫哲族人口为什么这么少呢?后金及清廷以慢不纳贡为由,曾十七次对赫哲族住地用兵,仅入关前最后一次就携回男丁和妇幼共2885人,全部分隶八旗。幸免于难的人,就是赫哲族的直系祖先了。</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山族,人囗约0.401万,大陆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沿海地区。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岛内高山族人囗约为49.4万(2008)。截止到2008年,台湾地区已确认的高山族族群为13个: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邵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雅美人、阿美人、噶玛兰人、太鲁阁人、撒奇莱雅人和赛德克人。另有未确认的族群11个。高山族有24种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大陆地区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台湾人主要是从福建迁移过去的。三国时期,高山族先民正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分成若干个部落,公共事物由部落成员共同管理,使用石斧、石锛,以鹿角为矛,采集、狩猎为生。到7世纪,已有了农耕、畜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少量铁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563年,倭寇侵入鸡笼烧杀抢掠,当地高山族被迫迁居山区, 17世纪以后,大量汉人迁居台湾,促进了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以来,荷兰、西班牙、日、美侵略者曾先后侵略台湾,高山族和汉族共同抵御了外国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珞巴族,人口约0.368万,主要分布在西藏珞渝地区,民族语言为珞巴语,基本用藏文。对面印控区约有珞巴族人囗60万(1999)。珞巴族到20世纪中期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和阿迪。珞巴是藏族对其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珞巴族是珞渝地区古老的土著群体与青藏高原东部的数支古老的群体融合繁衍而形成的。珞巴先民与藏族先民和门巴族先民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远古文明。公元7世纪始,珞渝地区进入吐蕃王朝的管辖范围。</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塔尔族,人口约0.355万,主要分布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伊宁、塔城、奇台等地,有本民族语言,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信仰伊斯兰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塔尔是自称的音译,在汉族史料中则被译为鞑靼、达怛。塔塔尔族主体在境外,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巴尔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707万。在俄罗斯联邦有个鞑靼斯坦共和国,居民差不多都是鞑靼族,首都喀山,就是鞑靼人的大本营,鞑靼族是俄罗斯策二大民族,人囗约556万(2002)。</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塔尔族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和蒙古人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公元7世纪,一支保加尔游牧部落来到伏尔加河、卡玛河一带,征服融合了土著居民,组成了伏尔加-卡玛河保加尔部落联盟。13世纪中叶,西征的蒙古人摧毁了保加尔部落联盟,成吉思汗之孙拢都建立了地跨欧亚的金帐汗国,其居民主要是保加尔人和操突厥语的钦察人,汗国的统治者蒙古人逐渐采用了突厥语并改信了伊斯兰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5世纪,喀山汗国取代了金帐汗国,统治这一地区的居民,其首领自称是蒙古人的后代塔塔尔,此后塔塔尔成了喀山汗国和附近部落的名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境内的塔塔尔族,是19世纪20年代后一百年中陆续从现在的俄罗斯喀山等地辗转迁到新疆地区的,他们中有逃亡的牧民,有商人,也有十月革命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塔塔尔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样平等地享受民主权利。</span></p> <p><br></p><p><br></p><p><br></p><p>. .</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未识别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末获官方𠄘认的民族。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末识别民族人囗为640101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与西藏三省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由于资料不足、数据不足以及其它原因,造成了存在未识别民族。被归纳为末识别民族的中国公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中国有61个未识别民族,简介如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艾努人:归为维吾尔族,约1万人,说艾努语,属伊朗语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克里雅人:归为维吾尔族,约1300人。据说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一说是离群索居的沙漠土著民族,不与外人通婚,被称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托茂人:归为回族,约500人。分布在青海、新疆,用托茂语(一种混合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蒙古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古格人:归为回族、藏族,约5000人。分布在青海、云南、西藏三省区,兼容并蓄藏族等多民族文化而又保持回族文化特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康家人:归为回族,约500至600人,说康家语,属东蒙古语支,混杂回族、土族生活方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曼咪人:归为布朗族,约1000人,用曼咪语,属瓦德昂语支,住房、服饰、宗教信仰、节日与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划为布朗族,现在曼咪人希望能成为一独立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昆格人:归为布朗族,共1656人,昆格人的习俗与一般布朗族不同,有很多独特的节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八甲人:末识别民族,约1500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阿克人:归为哈尼族,约6000人,分布在云南省,自称过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老品人:末识别民族,共233人,保留着自己的语言,通傣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老缅人:归为拉祜族,约4000人,老缅人与缅族无关,分布在中、泰、缅、老四国边界地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2.毕苏人:澜沧县毕苏人归入拉祜族,勐海县毕苏人末识别,约6000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木佬人:归为仫佬族,约3万人,用木佬语,属仡央语族,接近仡佬语,因他称接近被划入仫佬族,分布在贵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菜族人:未识别民族,计170人,自称菜族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5.穿青人:归为汉族,约60多万人,中国西南地区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6.蔡家人:末识别民族,约4万人,中国西南地区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7.龙家人:归为汉族、白族、布依族,约50多万人,中国西南地区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8.僜人:未识别民族,约2000人,现居西藏麦克马洪线边界附近,他们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重新识别,成为独立民族,计划未能实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里民人:归为黎族,约1万人,分布在贵州,与海南黎族无实际关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诶人:归为壮族,约5000人,诶话是一种混合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1.标族人:归为汉族,约8万人,标话原本认定是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从中原迁来的人讲的语言,后来认定属壮侗语系,与汉语无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2.茶洞人:大部归为汉族,小部归为壮族,约2万人,分布在广西茶洞乡等地,讲茶洞话,属侗水语支,民族问题含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3.临高人:归为汉族,约80万人,讲临高话,属壮侗语系,临高人被视为汉族,使民族问题含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4.哥隆人:归为汉族,约6万人,分布在海南东方市,哥隆话(村语??)是一种兼含汉语、苗语、黎语、越南语等成分的特殊语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5.革家人:归为苗族,约6万人,黄平县称之为未识别民族,他们请求承认为独立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6.东家人:归为畲族,约5万人,1996年部分人划成畲族,他们请求承认为独立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7.西家人:归为苗族,约1万人,分布在贵州凯里、都匀、麻江等县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8.绕家人:归为瑶族,约1万人,分布在贵州麻江、都匀两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9.布努人:归为瑶族,约40万人,分布在广西,说布努语,属苗瑶语系苗语支,不属瑶语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0.阿依人:归为怒族,约500人,阿依人的生活方式和语言阿依语混合了怒族和独龙族并自成一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1.包瑙人:归为瑶族,约3万人,包瑙话不属于瑶语支。</span></p><p> 32.格鲁人:归为藏族,约12万人,讲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雅安、甘孜等地。</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3.顾羌人:归为藏族,约6000人,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雅安等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4.茂族人:归为藏族,约8000人,说扎坝语,分布在四川甘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5.木雅人:归为藏族,约1万人,说木雅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很多学者怀疑木雅人是西夏人的后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6.白马人(氐族人):归为藏族,约1万人,说白马语,分布在四川绵阳、阿坝和甘肃武都,有民族学家认为白马人的祖先是氐人,在汉代被称为白马氐。</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7.尔苏人:归为藏族,约2万人,分布在四川凉山州的甘洛等县,说尔苏语,属羌语支而不是藏语支,这语种与西夏党项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源,有图画文字,是中国现存两种图画文字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8.纳木依人:归为藏族,约6000人,分布在四川西南部,说纳木依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9.尔龚人:归为藏族,约4万人,分布在四川甘孜、阿坝两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0.却域人:归为藏族,约2万人,说却域语,分布在四川甘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1.克木人:归为布朗族,约2000人,分布在云南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2.苦聪人:归为拉祜族,苦聪语与拉祜语接近,同属彝语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3.拉基人:归为彝族,约2000人,拉基语与仡佬语接近,同属侗台语系仡央语族。越南把拉基人划分成单独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4.土生葡人: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澳门基本法》第42条),约4000人,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主要讲葡语,也说汉语,澳门特区确定其为澳门少数族群,大陆视其为未识别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5.莽人:归为布朗族,有568人(1985),分布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6.摩梭人:云南归为纳西族,四川归为蒙古族,约有数万人,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民族识别未明,部分摩棱人实行走婚制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7.普标人:归为彝族,有300人,普标语属侗台语系仡央语族,越南把其划为单独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8.掸族人:部分人被归为壮族和布依族,也有人被归为未识别民族,与壮族和布依族同源,语言可互相沟通,分布在中缅边境附近,用缅甸语,缅甸的掸族为独立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9.载瓦人:归为景颇族,约8万人,用载瓦语,缅甸把载瓦族划为单独民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0.夏尔巴人:未确定族系,约2000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上,民族问题未明(一说是党项后人),以做登山向导为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1.图瓦人:归为蒙古族分支,分布在新疆喀纳斯湖附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2.布里亚特人:归为蒙古族,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文化与一般蒙古文化极为不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3.回辉人:归为回族,约5000人,原为东南亚穆斯林,讲回辉话,属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分布在海南三亚附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4.卢人:归为满族,部分被归为未识别民族,约8000多人,分布在黔西、金沙、大方三县交界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5.羿人:大部分仍申报为汉族,一些归为仡佬族一支,也有人被归为未识别民族,约300多人,分布在贵州和四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6.土生犹太人:一部分归为回族,一部分归为未识别民族,传统上被称为蓝帽回回,实际上与回族无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及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界附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7.者来寨人:又称骊轩人,归为汉族,400多人,部分人长相偏向于欧洲人,居住在甘肃永昌县者来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8.阿尔巴津人:北京、天津归为满族,黑龙江归为汉族,约500多人,为斯拉夫人、布里亚特人、卡尔克人、鄂温克人、达幹尔人、满人、蒙古人、汉人等民族的混血儿,使用汉语,部分老人用俄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9.富裕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归为柯尔克孜族,约1500人,使用黑龙江柯尔克孜语(哈</span>卡斯语的一种方言)和卫拉特蒙古语,分布在黑龙江富裕县。</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0.瓦乡人:归为苗族、汉族、土家族,约40万人,分布在湖南西部山区,瓦乡人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1.遗华日侨(大和民族):可能归为汉族,约4000人,二战后被日本军队遗弃在东三省和内蒙的日本人,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大部分都融入了东北的汉人家庭。</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姓氏前三百名列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十位人口约为5.5亿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各民族人口数量列表(部分)</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列表</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及其省会、简称一览表</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朝代疆域演变图</span></p> <p><br></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秦始皇轶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