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重量的表示单位:克(g)、千克(kg)、吨(t)。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和体验生活中物体的重量,我当了一次小小体验官,更直观地了解了各个“重量级”的物体。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吧!</p> <p>妈妈拿出了厨房常用的电子称,这个称只能称3㎏以内的东西</p> <p>一粒花生米重量是1克。</p> <p>一颗牛奶糖3克。</p> <p>我的小葫芦4.5克。</p> <p>10克花生米,有16粒。</p> <p>一颗核桃11.5克。</p> <p>我的修正带20克。</p> <p>我的一支笔是13克。</p> <p>来称称一块沙琪玛有多重吧?40克哦。</p> <p>一个大蒜头有多重呢?</p> <p>哇,有59克呢。</p> <p>我又称了一枚鸡蛋的重量是61克。</p> <p>我的小猪储钱罐有202.5克。</p> <p>这本书的重量是252克,约半斤。</p> <p>妈妈的茶杯是299克。</p> <p>这本书重519.5克,约有一斤重呢。</p> <p>这本书更重啦!1005.5克,都有两斤重啦!</p> <p>哇,这个大青芒竟然也有两斤多重。</p> <p>体验完3千克以内物品的称重后,妈妈又带我去超市感受更多物品的重量。超市里像是一个重量级王国,各种各样的重量级都有。</p> <p>我随手拿起一个香瓜一看,大约一千克。又拿起半个哈密瓜,感觉差不多重量,的确,也是一千克左右。</p> <p>我是一架小天平,天平左右两边各一个一千克的香瓜,当当当,平衡!</p> <p>再来看看,一瓶雪碧的重量吧,我没有找到一瓶雪碧的重量是写在哪里的,只看到了2L,妈妈说,2L大约是2千克。</p> <p>妈妈留了个思考题,这些雪碧大概有多重?</p> <p>再来体验个大家伙。它有5L呢,大概5千克。</p> <p>我一手能拎一桶,原来,10千克有这么重,我差点就拎不动啦!</p> <p>刚才我拎的那两桶油,比我重。我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呢?29.3千克。小朋友们,你们有多重呢?</p> <p>超市里的物品琳琅满目,我也体验了单个物品的克和千克的概念,原来,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呀!我又来到了大米区,这一袋米有25千克呢,这我就扛不动啦!这一堆大米,我数了数,有40袋,那就是1000千克啦!</p><p>这一路体验下来,让我从1克到1000千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p><p><br></p> <p>回到楼上,我突然发现,电梯的承载能力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吨这个单位,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少见,但是,妈妈说,特别重的东西,就可以用吨表示。</p> <p>我想起来了,爸爸说,我们家的车有大概2吨重,我们在高速上的时候,有自动称重。</p> <p>在研究了电子称后,我又发现了一个比较古董的称重工具,外公说,还有几个大称,暂时找不到了,这个小称刚好适合我,我来研究研究。</p> <p>这个是称坨,它自身重250克,可以称量5千克以内的物品重量。</p> <p>咦,这个工具是怎么使用的呢?这个工具又是谁发明的呢?古时候的人们可真有智慧呀。</p> <p>我来请教我的数学顾问爸爸,和爸爸一起研究。在爸爸的指点下,我终于会使用了,并且爸爸还教了我另外几种表示重量的单位,我也会测量了,真是太有趣了。爸爸说,数学领域的探究,的确是非常丰富的,需要我用心去领会。我还想知道关于重量的更多的问题。比如:最早发明的测量重量的工具商鞅方升是怎么来的呢?它对测量的研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呢?对于更小的物体,我们又该如何测量呢?更重的物体又怎么测量呢?一串串的问题,我都想去寻找答案。妈妈说,答案就在书里,在实践里,需要我长大了不断去探索。</p> <p>阿基米德爷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那么,我想知道,地球到底有多重呢?同学们,你们和我一起来探究吧。</p> <p>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对数学越来越喜欢了,因为它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计算,其实用心发现,数学真的很有趣哦。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