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 碧色寨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山寨,在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踪影。它位于云南蒙自市城区东北10余公里,原是一个只有10几户人家的彝族村寨,</font><font color="#ed2308">现属蒙自市草坝镇。</font><div><font color="#ed2308"> 碧色寨,原是一个名不见转的小村寨,它原名“坡心”(也有人称“石头坡”),因村民的房屋全系石头垒成,很少有用砖瓦建盖的。但为什么当地人称为“壁虱寨”?据笔者查阅资料和走访当地老人,“此‘壁虱寨’不是彼‘碧色寨’”。因为,早先碧色寨附近有一个人数更少的彝族寨子叫“碧云村,这个寨子由于人少寨子很小,好像一只小壁虱,被当地人称为“壁虱寨”.。后来又认为“壁虱”二字实在不雅观,便改名为今天的“碧云村”。而现今的碧色寨原来叫“坡心”,彼“壁虱寨”更名为“碧云村”之后,“坡心”又改名为“碧色寨”至今。</fon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彝族村寨却在中国铁路史、中国邮政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其因这里曾经作为滇越铁路的特等车站和云南的第一个海关(碧色寨分关)而名噪一时。</span></div> <font color="#ed2308"> 百年前只有10多户人家的村寨,发展到如今的50余户,但由于修建铁路遗址公园,原住民已经基本迁完,这些石头垒筑的民居历经百年沧桑。</font> <font color="#ed2308"> 坚守碧色寨的原住民已为数不多了。</font> <font color="#ed2308"> 这楼曾是百年前生意兴隆的大通公司总部。</font> <font color="#ed2308"> 整个村寨都是石板铺就的街道。</font> <font color="#ed2308"> 滇越铁路特等火车站——碧色寨车站。</font> <font color="#ed2308"> 个碧石铁路走向图。</font> <font color="#ed2308"> 民国时期的个碧石铁路火车邮局使用的邮戳</font>。 <font color="#ed2308"> 昔日热闹非凡的街道已经难见人的踪影。</font> <font color="#ed2308"> 南正街上过去货物充足的各式商店已经大门紧闭,只留下斑驳破旧的石屋。</font> <font color="#ed2308"> 曾经辉煌一时的商号——吉顺祥。</font> <font color="#ed2308"> 个碧石铁路的起点,碧色寨车站站房。1910年5月,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才一个月,云南个旧、石屏、建水等地的锡矿主和商人看见滇越铁路通车后,能为当地的交通运输带来极大方便,便联名上书云贵总督,要求修建一条由碧色寨经蒙自县城至个旧、石屏、建水的铁路。1921年,个旧至碧色寨的个碧铁路全线通车以后,个碧铁路又延长到建水、石屏,称为个碧石铁路。</font> <font color="#ed2308"> 村民们的居住屋,已经人去楼空。</font> <font color="#ed2308"> 这间百年的石屋,当年是旅客云集的旅社——马店。楼上住人,下面圈马。</font> <font color="#ed2308"> 为适应碧色寨火车站货运及转运火车邮件的需要, 1909年蒙自邮政总局在此设立了碧色寨邮政分局,它是云南第一个用火车通邮的邮局。与此同时,蒙自海关亦在此设立了碧色寨分关。</font> <font color="#ed2308"> 百年前碧色寨邮局的营业柜</font>。 <font color="#ed2308"> 碧色寨邮政分局成立后,它不仅受理国内的邮政业务,同时也受理国外的邮政业务。邮政业务的邮戳当时为“壁虱寨”地名邮戳</font> <font color="#ed2308">碧色寨海关。</font> <font color="#ed2308"> 美孚石油公司旧址。</font> <font color="#ed2308"> 碧色寨美孚石油公司旧址办公楼。</font> <font color="#ed2308"> 修建滇越铁路的指挥部</font>。 <font color="#ed2308"> 滇越铁路员工宿舍</font> <font color="#ed2308"> 滇越铁路员工食堂</font> <font color="#ed2308"> 青石铺就的站台历经百年岁月,记录下当年的辉煌。</font> <font color="#ed2308"> 定格的站台时钟</font> <font color="#ed2308"> 百年前碧色寨海关地界碑。</font> <font color="#ed2308"> 个碧铁路另担房残垣</font> <font color="#ed2308"> 已经消失的蒙自城区至碧色寨的寸轨铁路</font> <font color="#ed2308"> 个碧铁路建水车站</font>。 <font color="#ed2308">个碧铁路终点——石屏车站站台。</font> <font color="#ed2308"> 个碧石铁路建水乡会桥车站。</font> <font color="#ed2308"> 告别亲人。</font> <font color="#ed2308"> 个碧铁路终点——石屏车站</font>。 <font color="#ed2308"> 个碧铁路个旧鸡街车站。</font> <font color="#ed2308"> 百年前碧色寨洋人乘坐的人力车</font>。 <font color="#ed2308"> 碧色寨寸轨。</font> <font color="#ed2308"> 等候</font> <font color="#ed2308"> 车站的挑夫</font> <font color="#ed2308"> 赶集的人们</font> <font color="#ed2308"> 百年老屋屋顶上盛开的鲜花</font> <font color="#ed2308"> 由于交通位置的优势,碧色寨已完全取代了县城蒙自在交通货运等方面的地位,成为云南的繁华地区。当时的碧色寨热闹繁华得像一个都市,美孚水火油公司、英商亚细亚水火油公司、法国加波公司、德国德士古水火油公司等十多家外国公司都在碧色寨设立了代办处。希腊人开设的歌胪士大酒店、中国商人、越南商人开设的各种旅馆、店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font>。 <font color="#ed2308"> 南下的西南联大学生。</font> <font color="#ed2308"> 便利的交通给这个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商机,火车一来,当地村民及外来的打工者便卸下堆积如山的货物。于是,碧色寨便一天比一天热闹了,迅速成为一个装卸、搬运、运输极为繁忙的车站和商家、官家、旅人汇集的大集镇,被称为云南的“小香港”和“小巴黎”</font>。 <font color="#ed2308"> 中转的旅客。</font> <font color="#ed2308"> 繁忙的车站。</font> <font color="#ed2308"> 北上的寸轨火车</font>。 <font color="#ed2308"> 百年前碧色寨的“标间”</font> <font color="#ed2308"> 碧色寨车站旁的滇越铁路隧道</font>。 <font color="#ed2308"> 延伸。</font> <font color="#ed2308"> 滇越铁路从碧色寨中间一穿而过,在这里的老百姓中还留传着这么一首歌谣:“背靠篱笆山,脚踏长桥海,想做安南人,先到碧色寨”。“安南人”,是当地百姓对越南人的称呼。滇越铁路从越南可一直到碧色寨,当地人想出国就从碧色寨乘火车经过云南河口,便可直达越南的老街省,最多不超过两天时间。而要到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则“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了”,这也就是过去的“云南十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的由来,而个碧石铁路则以其速度之慢,则是“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由来。</font> <font color="#ed2308">电影《芳华》外景地——碧色寨拍摄场景。</font> <font color="#ed2308"> 如今的碧色寨,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岁月,法、英、美、德、日、希腊、意大利等国的商人在这里开办的储运公司、洋行、酒楼、水火油公司、材料厂、邮政局、商场等重要建筑还有盐务局旧址、云锡公司转运站、滇越铁路分局、海关、车站站房、个碧石铁路机车车库等九处遗址,而有的只留下断壁残垣或已难寻踪迹。</font> <font color="#ed2308"> 1987年12月21日,碧色寨火车站被云南省人民政府例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正着力将它打造为国家铁路遗址公园,它以曾经的辉煌和今天的凋零反差,吸引着许许多多中外游客。</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