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水利风景区一日游

王芬琴

<h3>2020年4月12日,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好友冰梅夫妻、月梅姐、李兰我们五人一行自驾游览 AAAA级——郑国渠水利风景区。<br>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此,天下第一渠的郑国渠将彪炳千秋、永驻史册。<br>  之前也曾多次去过,但这次印象深刻,这座盘踞在中国原点的宏大水利灌溉工程历经数多次的修复、完善,随着陕西旅游业的发展,郑国渠也得到了进一部的挖掘和开发,现在的景区秩序井然,草木葱茏;山秀水清;干净整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令人惊叹!值得一去<br>!<br><br></h3> <h3>  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郑国渠景区,是集历史人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以古代水利文化、大秦文化、泾河文化为主线打造。景区以郑国渠悠久的历史为引领,以巍巍仲山为依托,以悠悠泾水为纽带。景区五大区域泾河地质公园区、泾河峡谷观光游览区、黑沟奇峡区、文泾湖休闲度假区和北仲山后备旅游区向游人讲述着景区浓郁的历史底蕴和旖旎的自然风光。</h3> <h3>泾河自北向南注入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4亿立方米,其中汛期7—9月份约占62.9%泾河流经黄土高原俗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实测年均输沙量2.65亿吨,洪水最高含沙量达1040千克每立方米,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就认识到 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淤灌肥田,郑国渠因地制宜引泾河高含沙量的水,通过淤灌来改良盐碱地,正是郑国渠使关中八百里秦川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粮仓之一,郑国渠将泾河高含量的泥沙变害为利,为多沙河流水资源利用树立了良好的范例,郑国渠灌溉工程遗产突出的历史科技文化价值将被永久保护和传承下去。</h3> <h3>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2001年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br>2008年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br>2012年陕西省政府与陕西文泾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开发合同,对郑国渠景区重新开发建设。<br>2016年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br></h3> <h3>公元前246年,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做为秦国东邻的韩国深感恐惧,派出间谍郑国游说秦王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以消耗秦国的国力,秦王接受郑国的建议在关中平原背部开凿一条长达126.5公里的灌渠,这项耗时10多年的疲秦工程,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用平交方式穿过冶峪、清峪、浊峪、石川河等自然河流,灌溉农田四万余顷,相当于今天的115万亩,郑国渠建成后关中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史记】记载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也由此成就了关中为“天府之国”的美誉,成就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经济基础,这项奠定秦国强大实力的水利工程,终以水工的名字命名——郑国渠<br><br>疲秦的阴谋并未得逞,却将秦送上了帝王之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是司马迁【史记】里面的话,也就是说司马迁把郑国渠当作秦统一天下的一个经济基础。</h3> <h3>诚谢石经理亲自驾驶,摄影、服务一条龙。祈愿您退休后的生活舒心安逸,一帆风顺。</h3> <h3>开心愉悦的一天,永久的留念!照片系手机拍摄。由石建华、党冰梅、李兰、李月梅、本人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