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养生要懂得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真正含义。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现代社会的亚健康和养生是对应的,很多亚健康的人要健康就要懂得养生的方法。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除了精神养生外饮食养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是对饮食养生的重要定义。日常饮食坚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气五昧的合理搭配,且不偏食、偏嗜,不过食、暴食患病时以“热症寒治”、“寒症热治”为原则选择饮食,是古而不老的中医食疗学观点,也是现代浓食科学所大力提倡的平衡饮食。</p> <p>一、什么是五谷为养</p><p><br></p><p>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p><p>糯米——养胃薏米——除湿大麦芽——疏肝消食红小豆——解毒利水</p><p><br></p><p>大麦——健脾绿豆——解毒消暑秫米——和胃安神黑芝麻——补肾润燥</p><p><br></p><p>小米——温胃益气芡实——固肾健脾谷芽——消食</p> <p>二、什么是五果为助</p><p><br></p><p>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p><p><br></p><p>柑橘——化痰和胃桑椹——滋肾黑发香蕉——滑肠润便核桃——补肾固精</p><p><br></p><p>佛手——舒肝止疼莲肉——健脾止泄木瓜——舒肝止疼杏仁——止咳化痰</p><p><br></p><p>山楂——消食化滞西瓜——清热祛暑大枣——健脾补血荸荠——凉血开胃</p><p><br></p><p>龙眼——补心安神花生——补血利尿梨——止咳生津甘蔗——生精养胃</p><p><br></p><p>荔枝——补气养血</p> <p class="ql-block">三、什么是五畜为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现代人不是营养不良,是营养过剩,油过多、盐过多、热量过多。是补营养?还是轻断食?对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方面:现代现代的畜牧业养殖业被商业绑架,拼命追求经济利益,使用了大量的激素、抗生素、催长剂、添加剂、农药、化肥等生产大量的速成鸡鸭猪肉等速成肉食,变成了毒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慢性病和癌症突飞猛进的重要因素。导致我国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创造了两个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免肉、鸭肉、龟背、泥鳅————本来滋阴凉血,却携带来毒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羊肉、鸡肉、狗肉———————本来温阳补血,却携带来毒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牡蛎、海蜇、蚶子———————本来软坚消积,却携带来毒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钱(甲鱼、鳖)、穿山甲———本来软坚消痞,却携带来毒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田螺、蛇肉——————————本来除湿解毒,却携带来毒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鲤鱼、鲫鱼——————————本来利水消肿,却携带来毒素。</p> <p>四、什么是五菜为充</p><p><br></p><p> </p><p><br></p><p>五菜为充是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p><p><br></p><p>黄花菜——解毒清热西红柿———凉血平肝</p><p><br></p><p>茭白———解毒除烦萝卜————下气消食</p><p><br></p><p>冬瓜———利湿消暑藕—————消瘀凉血</p><p><br></p><p>丝瓜———利湿通络荷叶————和胃散瘀</p><p><br></p><p>磨菇———解毒散肿白木耳———滋阴润肺</p><p><br></p><p>慈菇———解毒散结黑木耳———活血祛瘀</p><p><br></p><p>山药———健脾固肾白扁豆———暖脾除湿</p> <p>五、什么是“四气”、“五味”</p><p><br></p><p>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前者依据食物被人吃后引起的反应而定;后者主要是根据食物本来滋味而划分的。讲究食物的气味(性味)和功能,又是中医饮食疗法的基础。熟练地驾驭饮食疗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食某些食物,既能祛病,又能健身、长寿。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干金方》中所说:凡欲治疗,施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p><p><br></p> <p>(一)、寒性、凉性食物</p><p>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之功,适于体质偏热者或暑天食用,如粳米、小米、绿豆、赤小豆、豆腐、豆浆、西瓜、梨、柑、柿、甘蔗、鸭肉、兔肉、猪肉、蟹、甲鱼、田鸡、蜂蜜、竹笋、苦瓜、黄瓜、白菜、蕹菜、萝卜、蕃茄、菠菜、荸荠等。</p> <p>(二)、温性、热性食物</p><p>大多能温中、散寒和助阳,适于体质虚寒者或冬令季节食用,如面粉、糯米、豆油、酒、醋、大枣、荔枝、红糖、羊肉、牛肉、狗肉、虾、鸡、鲫鱼、鲢鱼、葱、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p> <p>(三)、平性食物</p><p>祖国中医学又把食性平和的食物列为平性,健康者可长年食用,如黄豆、黑豆、蕃薯、马铃薯、南瓜、莲子、葡萄、苹果、菠萝、椰子、香菇、蘑菇、白糖、鸡蛋、鲤鱼、黑鱼等。</p> <p>(四)、辛味食物</p><p>如生姜、辣椒等,大多含有挥发油,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但过食则有气散和上火之弊。</p> <p>(五)、甘味食物</p><p>如白糖、大米等,宣含糖类,有滋补、缓和之力,过食则壅塞郁气。</p> <p>(六)、酸味食物</p><p>如青梅、柠檬等,含有有机酸,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痉挛。</p> <p>(七)、苦味食物</p><p>如苦瓜、杏仁等,多含有生物碱、甙类、苦味质等物,有燥湿、泻下之益,但食多则骨重。</p> <p>(八)、咸味食物</p><p>如食盐、紫菜等,钠盐较多,有软坚、润下之功,但多食则血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