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故乡土,心系家乡情

微笑向暖

<p> 每次回娘家,临近村口从二级公路高处远眺家乡的那一刻,眼睛开始发亮,身心柔和亲切地举起手机随拍,一气呵成的动作,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着我进村的第一举动。回乡略影逐渐成为我这几来年的习惯。</p> 置身于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心安踏实。故乡的泥土,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和梦想,是我少年梦开始的地方,扎满我生命的根系,到处都是原风景,是我内心深处最眷恋的地方,故乡这个词深深扎根在我心间,是我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随着年龄的递增,把故乡的风景,妥贴地收藏在我的镜头里,一起见证家乡的变化,这种念头愈发地强烈。与其说收藏故乡的风景,何不是翻开童年的回忆,盘点自己和这片热土所曾发生的幸福关系? 当年少的梦想尘埃落定,才知晓,远方有多远,牵挂就有多长。游子在外,根依然扎在故乡的泥土里,血液依然流淌在那片土地上,因为心里还装着家乡村的田野,小桥流水,田间地头,土坯房和亲人,故乡,故人,故事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跃然于眼前,历历在目,日暮乡关何处是?暮黛山色使人愁的乡愁一直牵绊着归来的游子。 <p>  每次回娘家,暮然间就会牵出多几行情结,一行眷恋,一行感恩,一行怀旧,我一介女子回娘家也成了客人,但能奔波在回娘家的路上,终归是一种幸福。每次回家乡都是来也勿勿,走也勿勿,如蜻蜓点水,例行公事般地到此一游,早上回乡,晚回城已成了这些年的基本规律。</p> <p>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人都已搬迁进城,回乡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回乡遇到熟悉的面孔也越来越少,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应景而生:少小离开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而乡音也成了辨别源自哪家亲戚的通行证,我也成了一个怀旧家乡的客人。</p> 每次踏进家乡故土,目光触及到的每一个地方,都会弹出一段孩提的故事;手指抚摸过的东西也分明地有了一种岁月厚重和生命的质感。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当年从未珍惜过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悄然流逝。随着年岁的增长,内心对“昨天”已逝眷恋不已。 特别是这次清明回乡返城后,翻开早年随手拍的家乡风景,故乡的山还是哪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小桥流水依旧,木棉花依然开放,可水已不是当年的泉水,,只是年年岁岁花依旧,岁岁年年人不相同。 <p> 如果可以,我多想夜宿娘家的炕头上,寻思细数在这片热土上曾发生的幸福住事。</p><p> 如果可以,我多想拉上儿时的童年玩伴,踏上儿时走过的山林小溪,果园菜地,田梗河边,重温上山砍柴,下河摸鱼,田间耕作,摘花淋菜,袭击果园的乐事。</p><p> 如果可以,我多想插上镜头翱翔在故乡的热土上,重拾起少年往事,让幸福美好定格在每一个瞬间,笃定长情地守护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