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作业批改,使线上作业批改更高效 ——— 经验分享摘自《中国教育报》

佳木斯市立人高一三班

<p> <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教育报》</b></p><p> 要想提高教师在线批改作业效率,除了要在布置作业上,要精心设计、控制数量外,还要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心态完善批改前期的3个细节工作,努力剔除批改工作中的多余环节。</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辅导作业拍照细节</b></p><p> 面对全新的作业提交方式,家长和学生都是零经验,与其一遍遍抱怨,不如主动出击。有老师就曾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过一次作业拍照技术辅导,告知他们上传的作业照片要注意以下几点:</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注意光线,避免黑影。</span>晚上灯下拍摄,避免出现黑影的方法可以在边上开一盏台灯,或者把作业本竖起来,用磁铁把作业本固定进行拍摄。</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注意方向,把手机放在作业的正上方拍照。</span>拍照时,把手机抬到一定高度,镜头对准作业本,直屏拍摄,先聚焦再按键。</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注意大小,画面饱满。</span>作业要尽量拍大,一页一拍,画面饱满,不出现杂乱背景。</p><p> 有了这些具体细致的要求,上传的照片就会清晰,教师就能节省诸如旋转图片、拉大等多余动作,批改就能相对流畅便捷。</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限定作业上传时间</b></p><p> 有时间观念是我们管理时间的第一法则。任何事情一旦限定了截至时间,总会给人带来一定的紧迫性,在线提交作业也是同样的道理。</p><p> 有了作业上传时间的限定,不但对孩子有了良好的约束作用,就是对家长也是如此,家校的配合度就更高了。</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明确教师批改时间段</b></p><p> 在线作业批改中的“二次批改”让老师们很是头疼。老师们抱怨家长、学生不及时收看作业反馈信息,使得二次批改无法推进。其实家长也很无奈,毕竟他们也不能24小时守着手机,什么事都不做。</p><p> 为此,教师除了在一开始要告知家长如何查看作业反馈外,还要明确告知家长自己批改作业的时间段。当然批改时间段,要依据学生作业上传的实际情况而定。</p><p>&nbsp; 如果班级学生上交作业时间集中在傍晚5点前和晚上7点前,那批改时间可以定为傍晚4点——5点和晚上7点——8点这两个时间段。这样一来,不仅教师批改工作可以化零为整,避免时间碎片化,而且家长、学生可以踩点查看教师的作业反馈,便于及时推进后续环节。</p><p>网上批作业,换一种方式,孩子可能更喜欢!</p><p> 相对于线下的课堂作业,线上的学生完成作业更加缺乏内在的动机。字迹潦草、漏洞百出,是老师们普遍的感受。</p><p>一方面缺乏老师和同学的在场,学生缺乏作业的氛围。另一方面由于在线作业批改反馈隔着屏幕,班集体已是虚拟化,激励的影响力度与现实课堂相比要减弱很多。因此,在线批改必须努力找到放大激励效应的途径。</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多给学生一些鼓励</b></p><p> 比如在作业评语里加油打气,加上一个笑脸,加上一个赞等。孩子们有了新鲜感,他们可能就会更加积极。</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合理使用批改平台的小功能</b></p><p> 比如,有的平台中有“一键分享”功能,把批改中选为优秀的作业,及时分享到班级群中,让家长和同学都能看得见。通过营造线上班级教师氛围,让优秀作业可视化,以增加正向激励的效应。</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班级群内颁发电子奖状&nbsp;</b></p><p> 将学生每天的作业表现简单记录,每周评选“居家学习小能手”和“进步之星”等荣誉,并在班级群内颁发电子奖状。这是一种阶段性激励。</p><p> 对中小学生而言,作业能获得老师的及时反馈和肯定,并能通过作业,在线上找到学习的存在感,对于居家学习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这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和点燃学生参与学习和完成作业的热情。</p> <p>  亲爱的家长,这个春天,你也不易。曙光就在眼前,希望你理解并支持老师。凡是催作业的老师,都是负责任的老师。当然,如果你能督促神兽,及时交作业,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