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老底子发小们的故事

陈伟铭

<p>  退休之后,闲来无忧,时常会想起老底子的事情,就嚼嚼舌根子,讲讲少年时期发小的故事。</p><p><br></p><p> 青少年时期居住的老房子,早已无影无踪,曾经一道白相的发小,也不知去了哪儿,在通讯网络发达的今天,大多数却都失联了。越是找不到的东西,便会越思念。说出来,可能让心情舒畅一些,也算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味,留作一种纪念。</p><p><br></p><p> 往前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条弹格马路斜徐路,名字即不显眼,又不好听,现在萎缩成了几百米,其绝大部分,已随着市政建设消失了,留存的意义,大概是为曾经生活在这条马路上的人们,留下一点历史的记忆。</p><p> 记得小时侯,我们家隔壁的一位老樊伯伯,曾经给我解释,这条路径,是斜桥通往徐家汇的,所以就取了这个路名,老人家说的时侯态度很诚恳,沒有必要蒙骗小屁孩,至于真假,我也无法考证。</p><p> 我们家旁边有个菜场,因地制宜,取名斜徐菜场。菜场座北朝南,对面有二条弄堂,一条740弄,弄口有家买酱油的店,弄内住的大多数是浙江籍贯的居民。一条750弄,弄口有家泡开水的老虎灶,弄内住的大多数是江苏籍贯的居民。因而,就有了酱油店弄堂和老虎灶弄堂之说。</p><p><br></p><p> 这两条弄堂,都跟我儿时有一定的渊源。</p><p> 先说老虎灶弄堂,里面曾经有五位小学同学,一位姓彭,一位姓李,一位姓刘,二位姓孙,共二男三女。</p><p> 那位姓彭的男同学,家里有四儿一女,母亲就在斜徐菜场卖莱,是我小学的帮扶对象,经常到他家温习功课。姓孙的男同学,后来一起到农场工作,成了很好的朋友,可惜离别农场后,加上各自搬离老房子,从此失联。</p><p> 这条弄堂,苏北籍安徽籍居民居多,一遇旁人争执,同乡人都会涌来帮腔,所以,附近居民都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不与一般见识。</p><p><br></p> <p>  酱油店弄堂,对我来说,接触比较频繁。也许是地缘关系,有几家同乡人居住弄内,感觉要亲近些。而且,当年到公共给水站提水,每天要进进出出,对弄内的情况比较熟悉了解。</p><p> 弄内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都是曾经玩伴,共同玩过打弹子,刮豆腐格子,刮香烟牌子,叮橄榄丸子,猜电影票,猜糖纸头,弹橡皮筋,烂泥补洞等等游戏,弄内小孩的情况如数家珍。</p><p><br></p><p> 酱油店后的1号最熟悉了。老阿爸老姆妈是同乡人,家中一女三子,长女为大,长子绰号小日本,次子小伯头,奶未头桃子。</p><p> 三子四子,与我同届,接触较多,临毕业分配前,哥姐全到安徽插队,腾出分配机遇给两兄弟,结果一个全民分理发店,一个集体分街道厂,无权无职的小民,有苦无处述说。</p><p> 2号家属在浙江乡下,不说。3号四女一子,儿子绰号呆瓜。4号楼上楼下,楼上一子二女。男主人厂里值班,突发心梗走了,其子曾是好友,后分港机厂。楼下二女二子,其子阿尼头,最后一届青浦插队。5号一老太。6号三家人,一家清洁管理站工作,三个光郎头。一家中铅二厂工作一子二女,还有一家记不清了。7号三女一子,儿子宝宇后到长征农场。8号也是三家人家,头家一女三子,长子与我同届。里面二家楼上楼下,楼上男主人是个漆匠,讨过两个老婆,一个走后,续取一个,生了九个小孩,前妻五个,后妻四个。楼下一女三子,长子后来也在红星农场职工医院工作。9号叔伯兄弟居住,伯家一女三子,长子在电影《渡江侦察记》中跑过龙套,当时名噪七十二家房客,叔家三子一女。10号住着两家人,一家倒插门女婿,在缝纫机一厂工作,一家好象其女是校友。10号对面就是给水站。</p> <p>  发小中间,小伯头老杜我们三人,是青年时期要好的朋友,现在老杜仍有联系,小伯头却失联了,到处打听不到消息。</p><p><br></p><p> 那时,从农场休假回来,我们仨人经常会聚在老杜家,泡上一杯茶,聊上两三个小时,有时到了饭点,得弟妹们来叫,有时沒话说,也会傻坐着不走,好象櫈上粘着胶水。</p><p> 记得,老杜的嗜好,就是喜欢喝一口,吃饭的时侯,拿上一只玻璃杯,到小伯头家前的酱油店,吊一两五加皮解馋。还有,炒青菜的时候,常常用葱花在油里爆一下,不知现在还保持这个习惯吗?</p><p><br></p><p> 小伯头的故事也蛮多的,读中学时,写文章是照我的排头,连满师小结也是叫我动笔。</p><p> 当初分配到街道工厂,领导让他干电工,小伯头起先还有点吓斯斯,在我耐心劝说下,小伯头终于坚持下来。</p><p> 记得,读中学期间,有一段时间,曾与小伯头,半夜三更爬起来,到斜徐菜场排队买菜,晚上在莱摊放只破篮,或者带孔的砖头,用草绳串好,怕被别人丟掉,就要早起看牢。</p><p> 当然,兄弟之间,也是互帮互助的,我婚房电线是他排的,不过他的女儿不是这么想,干嘛让我爸爸为你打工,在闹新房的时侯,在我婚房撒了一泡尿,真是一个神兽。三十四年过去,情景幌如昨天。</p><p> 与小伯头最后一次偶遇,是本世纪初,我在泗泾工作,他也在泗泾私人老板处打工,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话,那时他老屋也动迁了,俩人都沒手机,也沒留联系方式,至此一别,人海茫茫,音信渺然。</p><p><br></p><p> 小伯头的兄弟桃子,曾经与我关系也不错,那时农场回家,要理发了,就跑到茂名路的理发店,帮我免费理发吹风,揩过好几次油。据说,桃子后来当了理发店的经理。可惜,他的大哥,年纪不大就走了,安徽返城后到纺织厂工作,六九届的知青,一辈子未婚。</p><p><br></p><p> 4号楼上的学文,后来在港机厂工作,农场回家时,经常走动,他爱好书法,结婚时曾邀我喝过喜酒,俩人相处时,话也投机,据说,动迁后搬到南新,就是见不到真人。</p><p><br></p><p> 7号的宝宇,在崇明时,曾到长征农场拜访过一次,蹭了一顿饭,从此以后,失联至今。</p><p><br></p><p> 8号头家的长子阿雄,在中学同学的店里偶然遇到,失联四十多年后又续上联系。8号里家楼下阿伟,在农场职工医院碰到过几次,离开农场后,就不知去向。</p><p><br></p><p> 老虎灶弄堂口的孙姓同学,在农场时,每年总要相聚几次,喝点小酒蹭顿饭,是家常便饭,但离开农场,便失去联系。有次,在绿川碰到老虎灶的小儿子,问起孙同学之事,由于房屋动迁,他们也失联了。</p><p><br></p><p><br></p><p>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740弄750弄的地方,现成了打浦桥地区的金玉兰广场。我们曾经的经历,有的早已遗忘,有的镌刻心怀。我们曾经的故人,有的因缘再聚,有的消失江湖。然而,思念永在,友谊永恒,愿岁月静好,友人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