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

心语

<p>  黄山——安徽的名片,我一直没有勇气攀爬。作为本土的安徽人,有点遗憾和羞愧。年过半百,哪怕是站在它的脚下看看,或者来到它的大门前留个影。</p><p> 这次终于有机会了却多年的心愿,去一一见证文字的描述和扫瞄过的画面。</p><p> 随着人海的涌动,我们陆续通过了购票、检票等程序,乘坐大巴环山盘旋来到云谷寺。这一路是强烈的认知冲击,这里没有与它名气相匹配的大门,也分不清它的脚下究竟在哪里,到处群山起伏,找不到分水岭。</p> <p>  印象中的黄山应该是和“秀丽”、“浪漫”融为一体:阳春三月的野花,苍翠的奇松,雾霭蒙蒙的温泉,惊涛拍岸的云海,还有那若隐若现的山峰。</p><p> 然而今天艳阳高照下的黄山,处处呈现的是铁骨铮铮的阳刚:星罗棋布的怪石,点缀在波澜壮阔的峰海之中,那些山峰直铺深谷,林立苍穹,让人称奇称险。</p> <p>  传说中的一线天,有天门楚开之势。</p> <p>百步云梯让人望而生畏</p> <p>层峦叠嶂的山岩酷似浩荡的瀑布。</p> <p>  还有它让你仿佛来到了西藏布达拉宫。</p> <p>  一步一景,直让人拍手叫绝……</p><p> 这就是“红楼梦”开篇场景的飞来石,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人说它像帆船,有的人说它像仙桃,因为和神话相依联,增添了黄山神秘的色彩。</p><p><br></p><p> </p> <p>  黄山奇石多与青松为伴,像这块人们形象的把它命名为“一指天”,“海豚”,“大哥大”,因旁边有棵松树,“松下手机”也因此而诞名。还有这块叫“”妙笔生花”,这名字的源头自然也有松树的元素。</p> <p>光明顶,黄山的主峰之一。</p> <p>迎客松作为黄山地标景观,不知迎送了多少南来北往的游客,去年的一场大雪,让它受到了重创,现在施行各种保护中,这次无法零距离的感受它的气息,有点小遗憾。</p> <p>  黄山的奇特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去看,去品,去想象,不同时期,不同天气,它带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它便招揽了天下无数回头客,一次游玩,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次我们恰逢天都峰闭峰的第二年(闭峰五年,景点轮流),听人说“游黄山不到天都峰,等于一场空”,这是不是要有再来一次的冲动?还有脑海中波起风涌的云海……</p> <p>集体游玩,自然别有情趣,这不把剪刀手秀到了山顶。</p> <p>还有这些高谈阔论</p> <p>这张是我们团体这次登山的全部成员,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照顾,如同兄弟姐妹,这份记忆将永远温暖在岁月的长河中。</p> <p>一路上各种拍拍拍</p> <p>这是我们同学群的群主和她老公,阳光、友善、热心肠,所谓这群主,她是操心劳力,在这波人中,她年龄虽长,可一路上为我们想前忙后,正因为他们,我们这个集体至今仍充满活力,当然还有那些为我们服务的司机同学。</p> <p>这次出游,本来想买点纪念品馈赠亲朋好友,无奈这景区没有多少商业气息,实在没有看好的东西,仅买了一根拐杖和快板,送给家里的一老一小,愿她们老有所依,小有所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