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国学——感悟吴式太极拳的柔化之道

山下听泉

<p>  善柔化,是吴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 ‘柔’听起来弱弱的,摸不着看不见,但它却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化去我们身上的棱角,改变我们的心性。</p><p> 柔从哪里来呢?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来,从我们的国学课堂中来,从我们的书院三宝——《了凡四训》中来。</p><p> 吴式太极拳教学团队太极+国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柔和化完美的结合。太极国学的学习,使我们在学习中变化,在变化中成长,让我们深刻的体会了传统文化中的太极之道。</p><p> </p> <p>  太极和国学怎样才能结合到一起呢?今天的在线课堂我们请来了吴图南太极艺术馆(漷县馆)的馆长韩龙老师,给大家做精彩的分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练 拳 化 性</b></p> <p>  我刚开始学太极拳时,除了练功之外,还想多看些书来辅助练拳,以便更快的提高功夫。</p><p> 有一次,我们二十多个学生一起问老师看些什么书对学拳有帮助,老师告诉我们要看就看《太上感应篇汇编》。《太上感应篇汇编》虽说是道家书,跟太极拳却没什么关系,那时的我有些不理解,学拳为什么要看这些因果故事。</p><p> 当时我是在民族学校的小学部教一二三年级,整天围着一群小孩转,每天要处理小孩子之间你拿我橡皮,他推我一把之类的事情,让我这个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觉得很无奈,有些压不住火。</p><p> 那时是我第一年学习太极拳,学拳的心情还是很迫切的,练了半年以后,就觉得自己哪里有些不对劲了。练太极拳是需要放松的,要面带微笑,我整天被这些小孩子的琐碎事情缠绕,哪有放松心情的时候,我怎么面带微笑,微笑又从何而来,这样的状态分明是与太极拳背道而驰的,照这样下去拳就没法练了。怎么办呢?放弃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p><p> 什么是小孩子?就是他们的心智、大脑、及身体都还没发育成熟,都还比较幼稚。孩子的心里没有大事,什么今天少了个铅笔,明天丢了块橡皮在他们心里就是最大的事,我拿他们的大事不当回事,就无法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无法与他们相处。从那以后我就转变了对孩子的态度,这样的状态下练了半年,当老师再次来学校教太极的时候,看见我就对我说:“你的动作不错,最近练的很好”。</p><p> 那时候每天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变化,仔细想想还是和自己心态的转变有关系。这时我就理解了老师为什么告诉我们,要想对练拳有帮助就多看些传统文化的书,老师以前也说过,传统文化和太极拳相结合,是一个独到的教学方法。</p><p> 以前我也见过一些练武的人,练了很多年功夫很好,脾气还是很大,说话还是很冲,这就是没有通过练拳转变心性,也就是说没有化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工作中练就太极心法</b></p> <p>  2016年--2017年,我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太极拳就练得少了,只有在给学生上课时练一练。</p><p> 有一次看见老师,我就和老师说最近总是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太对,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你的功夫很好,但是你的心没有以前静了”。当时听了老师的话,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太极是我引以为荣的东西,老师说我的功夫好,但是心不静,心不静能叫功好吗?老师这是说我进步了,还是说我退步了呢?“你工作的功夫提升了不少”,老师又说了一句。听了这句话我心里多少有了些宽慰,觉得这是老师对我的另一种鼓励。</p><p> 这就是随着我心性的改变,在工作中练旧了一种太极心法,只是我还不会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回 归 生 活 本 源</b></p> <p>  做人要内心存有别人,甚至要将别人(对方)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多付出,不要自私自利,凡事要多为别人着想,这也是心上功夫。</p> <p>  国学的学习,是我们深扎内功的一个阶段,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柔软下来,这是一个太极拳的高级功法。</p><p> 现在是疫情期间,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练拳,但是即便待在家里,生活中每天也会有一些摆脱不了的琐碎问题。我们不是神仙,谁又能不食人间烟火呢,过日子就是这样,这就是生活。家里的事、工作的事、团队的事不可能每天都一帆风顺,都要分散精力去做,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只能从自身上找突破口——改变自己。</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怎么改,《了凡四训》上讲: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斜。</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太上感应篇》里说:济人之急,救人之危。</b></p><p> 以上两段话就是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的心。遇事要多为他人想一想,用自己的助人之心,敬人之心,济人之心,化掉自己的烦心怨气。这样我们的心就软了静了,如果这时候我们在去处理一些问题心情就会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更能缓解自己的压力,在练拳时就能更好的找到放松的感觉,这就是国学和太极的结合,希望大家能很好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韩龙</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精 彩 瞬 间</b></p> <p>  听了韩老师的分享,大家对太极拳是不是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呢?柔化,化的不仅是对方,还化的是自己;不仅化的是事,还化的是人;不仅化的是性,还化的是心,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吧。</p><p><br></p> <p>  朋友们,这周的在线课堂到这里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谢谢大家的参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