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圣行

西漫

<p class="ql-block">这次西藏之行,从一个寒冷的清晨在药王山等日出开启,到另一个寒冷的黑夜于千里之外的天文台观星空中收尾。</p> <p class="ql-block">五天时间,从藏中来到藏西,从繁华穿越到荒芜,从通透迈向了深邃,从生机勃勃走到了万物萧杀,形成强烈反差。其实,在西藏这片空阔的大地,远离了布达拉宫这个绝对的中心,就算远离了喧嚣,远离了烟火气,布达拉宫是人神共聚的殿堂,确实有些热闹了。而千里之外的“天上阿里”,它远离了人间。&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为西藏,地质地貌的变化,人文景象的差异,竟也可以如此悬殊,一路走来,这片特别纯净、特别宽阔和空灵的天地,不断带给我新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拷问,这真是一次玄妙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余秋雨先生说,对历史的多情总是会加重人生的负载,而使“文化”成为一种苦旅。其实对山水,对大自然也一样,山水、大自然的沧桑感亦定必引发出对历史的沧桑感、人生的沧桑感,这就使得我每每面对苍茫天地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唤醒生命的悲情。也正因此,我每次旅行都会有那么一些沉重的脚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不是文人,不存在秋雨先生认为应接受文化的放达而离开案头,走出书房一说。我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一是起意于对山水自然之美的向往,二是也想摆脱一些生活的枷锁去一个“远方”,若能达到两全,以为大获。但实际的效果往往并非如此简单,近年来发现越走脚步越沉重,越走注意力越不再流连于大美河山之客体价值,这种沉重的脚步声已经洗去最后一点少年英气,就像如今,即便我五上西藏,也还是常常一次次止步于神山圣湖、云卷云舒,目光滞留于朝圣路上的一个个衣裳褴褛的行者,无端地感动,无端地谓叹。显然,我的山水之旅已早就是一场苦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罢,既然注定是苦旅,那就把这山水苦旅,当作我的人生修行之旅,一场场心的圣行。如此想来,也放达,不修来世,为今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