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第一闸:新坝船闸——大运河流淌的文化(13)

张友国

<p>  2020年4月4日清明假期,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初过,阳光明媚。为追溯浙东运河的上游源头,来到萧山区钱塘江畔的新坝船闸。</p><p><br></p> <p>  新坝船闸位于浦阳江和浙东运河(也称杭甬运河)交汇处,贯通钱塘江和浙东运河,连接杭州—绍兴—宁波—舟山港,被称为“浙东运河第一闸”,是“通江达海”即沟通运河与大海的重要航运枢纽。闸室长200米,宽12米,设计通航能力500吨级。</p><p><br></p> <p>  此时的新坝船闸基本恢复疫情前的状态,但进入闸区仍要登记身份证、查看健康码、测量体温。闸区空气清新,繁花灿烂,春意融融。尽管船闸的工作人员仍戴着口罩,但过闸的船工神态轻松,基本不戴口罩,疫情似乎已成过去。</p><p><br></p> <p>  据船闸工作人员介绍,为配合复工复产,船闸于2月15日(正月二十二)就恢复通航,并先后4次开启通闸模式,以加快船舶通过速度,减少滞留。</p><p><br></p> <p>  通闸模式是在上游钱塘江和下游浙东运河水位接近的情况下,同时开启两端的船闸,让船自由通过。据介绍,运河上只有新坝船闸和谏壁船闸才能实施通闸模式。谏壁船闸是江苏镇江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船闸。</p><p><br></p> <p>  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浙东古运河的源头在西兴,现在在西兴古镇的老街上还可以找到古运河“过塘行”的一些痕迹。</p><p><br></p> <p>  2009年1月1日新坝船闸开始运行,标志浙东运河出入钱塘江改道工程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