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六姐弟,家里排行老二,是外公最偏爱的女儿。据三姨回忆,年轻时的母亲是个优秀的女子。年少时出落得亭亭玉立,体态标致。那时候的母亲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初小毕业后,为照顾弟妹不得已辍学。后来在村里当民办教师期间,被公社重视,培养她加入青年团,参与社青工作,经常往来阳江各地开会、宣传、学习。有粤剧团来招生,公社还推荐身材高挑的母亲去学习,可她对粤剧没兴趣。母亲字娟人秀,工作出色,也特别爱美。外公远洋收入好的时候,对这个最爱的女儿也特别爱护。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从没穿过补丁衣服,还曾一天换上两套。这爱美的一天换两套成了后来母亲姐妹之间的玩笑话题。在社青工作期间,一位来自湛江的社教人员对母亲很是好感,但是常年远洋海外的外公已经通过亲戚介绍,把母亲许配给了援藏的父亲。这年,母亲15岁,父亲25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张照片的交换后,爸妈便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鸿雁往来。他们在书信里谈工作、谈生活、谈天说地,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情窦初开的母亲开始朝思暮想期盼着见面的那一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7年父亲被广州肿瘤医院诊断肺癌中晚期,陪父亲省里求医的日子里,母亲倍感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她伤感的和我回忆起他们的爱情故事。那段时间她经常循环播放《山谷里的思念》这首歌。“我在遥远的南方,思念北方的你,风儿轻轻的吹,花儿含羞的忧郁,思念比光速还快,你在我心里徘徊,向远方挥挥手,那是爱情的方向.....”她说这首的歌词表达的正是当年和父亲书信往来时的心情……母亲面有羞涩,幽幽的说着,眼神充满无限柔情。古稀之年的母亲在回忆往事时纯如少女,美好如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山谷里的思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年后,1966年的冬天,父亲从青海格尔木回乡探亲,和母亲第一次见了面。这次见面,母亲有点失望,因为“货不对版”呀!照片里英俊潇洒的年轻人怎么就是眼前如此瘦小的男子,母亲犹豫了。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为了走出农村,为了自己的下一代有良好的教育。在和父亲接触多日后,逐渐找回了在书信中的甜蜜感觉。一个月后办了婚事。婚后一个月后毅然收拾行李随父亲北上,离开了养育她的故乡和亲人。这一年母亲19岁。这一去就是18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听父亲说,当年担心母亲高原反应,又担心她挂念亲人,他先带母亲到达敦煌,在敦煌游玩多日后进青藏。随着部队的解放车穿过沙漠戈壁那五百多公里的无人区。这一路母亲心都凉了,不时问父亲到达目的地没有,当时路经大柴旦时父亲还恶作剧的骗她,说那荒凉的大柴旦就是目的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的身体素质很好,到达格尔木不久便适应了高原生活。第二年,生了大哥,第三年生了二哥,第五年生了我。年纪轻轻的母亲四年抱三。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无亲无故,父亲白天上班,晚上开会,母亲一人揽下了所有家庭重担。当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娃娃,才深刻的体会到母亲当年的不容易,才会以母亲为榜样,才会在累的时候告诉自己,多想想当年的母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说当年怀我的时候,真的不想要了,一个人带三个一般大的孩子,没法工作,太难了。在我孕育在母亲肚里六七个月的时候,她开始后悔,用手捶肚子,从桌子上、汽车上使劲跳,她想着各种方法弄掉我。在后来,在四兄妹中,我一直是母亲最忽视的那个。在后来,母亲常说,还好当年没打掉,这样的女儿生10个都不嫌多。在后来,也是这个女儿在处理父母之间的矛盾时,常令她生气。母女相处难免色难,母亲有着最大的包容心。</span></p>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记忆中,母亲极少打骂我们,家里是典型的慈母严父。父亲总会给我们上纲上线,立八大规七大项,母亲是放纵的,给予我们自由的。她会带我们逛书店,逛商场,逛花灯。会偷偷买了糖果,趁父亲不在偷偷给我们吃。母亲在子女教育方面常常和父亲产生分歧,父亲总是希望我们独立的,母亲总是给我们打保护伞的。母亲的世界很小,小的只装下我们。</span></h5><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时候,电影院离家里很近,每次看电影,父亲都希望我们自己去看,母亲每次都不放心,都要带着我们去。开映时,我们和许多小伙伴爬到舞台上观看,母亲就紧张的要父亲拉我们下来。到了少年、青年,只要我们外出游玩,只要我们离开了她的视线,她都极度不放心。母亲这种对孩子的保护和无安全感一直延续到晚年。近年母亲才向我透露,每次我乘机旅游,她都好担心,每天不打个电话都不敢睡。我这才忆起,每次出远门母亲的问候的确不断,可我从没意识主动向她报平安。年迈时带孙子孙女,更觉责任重大,更是让母亲对孙辈的饮食、安全高度紧张。我总觉得母亲活的特别累,一种不自知的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书店,是母亲最常带我们去的地方。母亲最舍得给我们买的就是书籍。从小人书到智力书,各种童话经典、古今名著,摆满了家里的书桌。母亲会陪我们看书,会给我们讲故事,会陪我们一起玩智力游戏,会在每个傍晚陪我们准时收听小喇叭。睡前我们总是缠着她给我们讲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杨家将》《阿凡提》……这些书里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如今仍记忆犹新。那时,每个夜晚我们都是在母亲轻柔的声音中睡着。有一次母亲牙痛,晚上躺在床上看见我们不知所措的样子,叫我们搬小板凳挨着床边,摸着我们的小手,边安抚我们边讲故事。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厉,形成极大的反差。父亲永远是一脸严肃,开口是通篇大道理。即便不说话,眼睛一瞪,我们就发抖。母亲永远笑意盈盈,对我们细心呵护。家里因有母亲的引导和爱护,才使我们的童年充满乐趣和幸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从与父亲书信往来时,就开始收集邮票。邮票是母亲爱情的见证,也是母亲的乡愁。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又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30年来母亲共收藏了三本邮集,其中两本在二哥中学时期被同学借去,遗失了。最后一本在我结婚时,母亲送给我作了陪嫁。这个压箱宝贝陪我几经搬迁,完好保存着。如果说喜欢文学源于母亲给我们讲故事的启蒙教育,小时候爱上收集糖果纸和烟盒便是母亲集邮的影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乐观开朗,喜欢开玩笑,喜欢说笑话。同样的笑话,我们说的无趣无味,她却能把大家逗的捧腹大笑。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欢乐有趣的,每当回忆起,那些欢乐的场景总是浮现在眼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记得有一年我和母亲、妹妹、二哥在家看了一档综艺节目,节目有个趣味小游戏,四人抽签分别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当时我们就玩了起来。我抽到写人物,母亲写事件,我想母亲一定会搞恶作剧,毫不犹豫的写了妈妈。妹妹写了在太空,二哥写了公元前,母亲果然写了失恋,合并是:公元前,妈妈在太空失恋。妈,你喜欢外星人啊哈哈哈……我们仨笑的前仰后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每个父母都有她特别偏爱的孩子,母亲也毫不例外。年少时,母亲最疼二哥。从北方回来,我和大哥都有同学朋友书信往来,每当看见我们收到信件的高兴样子,母亲就开始关注二哥的心情。有一天,二哥也收到信了,一封两封……二哥没有我们那么张扬分享谁的信,谁寄来的礼物。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说他收到的都是匿名信,看邮戳才知道是本地寄出的,他很纳闷。这时,母亲捂着嘴使劲笑。原来,是母亲担心二哥会失落,故做此举以安慰他。然,二哥还以为哪个女孩暗恋他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四兄妹中,我也许是母亲最常整蛊的对象。母亲和妹妹知道我胆小,不敢一人看恐怖片,每次我们一起看时,她就偷偷把窗打开,突然把灯关掉,吓得我大喊“妈呀!”她们就哄堂大笑。一次,她假装吃着楼顶果树结的果,说好甜,待我尝过皱着眉头哇哇叫,她就哈哈大笑着,说我和父亲一样单纯,容易相信人……这样的玩笑不胜枚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总是会和我们玩在一起,在我的感观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的,像姐姐一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爸妈为人正直善良,光明坦荡,他们最看不惯人性的虚伪。他们思维单纯,却总会心怀善意。记得有次雨天和母亲去老街的成衣行买衣服,到一服装店,母亲瞧店里地面光洁,不好意思弄脏人家干净的地,居然脱下鞋,赤脚进去,当时我还怪她多礼了。一次菜市场买菜,菜农找错钱,离开市场后母亲发现菜农把100元当10元找给了母亲,母亲拉着我忙回头。回到菜摊,她还开玩笑的对菜农说,怎么这么大意,你这一天可能都赚不到一百元啊。菜农很动容,说很少有你这么公道的人了....在报章看到藏东贫困户需要衣物,连夜和父亲整理出留存纪念的羊毛衫、棉服和我抬到邮电局寄出……母亲的善念无处不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为人处事有口皆碑,她待人和善,和谐邻里,不好是非。婆媳之间的相处,从不见母亲在我们和外人面前理论过婆媳之间的是是非非。小夫妻倆吵架,她永远是袒护着儿媳。因此,儿子儿媳,子孙后辈们都对母亲敬重有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待人客气有礼,对子女也是如此。每当节日给她钱,母亲总是来回推搡着不要,每次还要硬塞在她手里就走,然后她就追到门口谢来谢去。帮她办点事也如此。我那客气的母亲从来不认为子女孝敬她是理所当然的事。</span></p> <h5>  母亲心灵手巧。小时候我们穿的毛衣毛裤毛衣裙都是她一针一线织的,时尚又漂亮,给我和妹妹梳的辫子更是羡煞同学。母亲衣着大方、走路有风度,回到南方时,厂里的漂亮的年轻姑娘特别喜欢和母亲粘在一起,跟她学织毛衣,和她聊天、逛街。</h5><h5> 最初,厂里安排母亲在总机工作,母亲银铃般的声音让电话对方的人常误以为是年轻的未婚女子,不时有人给她介绍对象。 母亲聪慧灵动,人缘极好,总机工作也结交不少同行好友。因工作出色,后来调到工会,处事能力更是得到单位的重视,推选她当妇女主任。在任职妇女主任期间,母亲还极力推荐新人,最后毫无城府的母亲却被她提拔的小人窜上位了。母亲很淡然,依旧保持她的气度。</h5>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每天早起习惯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然后在房间喷上花露水。母亲爱整洁,可是家里老小却不配合整洁卫生,杂物到处乱放,让她每天楼上楼下干不完的家务活。母亲还有个嗜好就是喜欢移动家具,三两个月就换个位置,让家焕然一新。这点,我像足了母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爱养花,童年时小院的向日葵,少年时窗前的芍药花,青年时门前的朱顶红,还有不惑之年时母亲空中花园的瓜果飘香。热爱生活的母亲,是地狱都能打扮成天堂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我们眼里,母亲还是一个美食家,很有创新的美食家。小时候在北方,以面食为主,母亲会把面粉做出十八般花样。每当节假日,我们就围着她做面食,把面粉做成各种小动物,兄妹们叽叽喳喳的热闹的不行,比试着谁呀做的更生动。围在妈妈身边的烟火生活,温馨弥漫在蒸腾的热气中,一辈子都散不去。后来回到南方生活,我们的邻居、同学都有尝到过母亲做的烙饼、饺子包子。如今,他们还时有回忆起那可口的味道。肉类,我们最爱吃卤牛肉,这是母亲的招牌菜。转子肉灼水,葱姜蒜下油锅爆香,摸上蜜糖,放香料煮上一个半小时。出锅切片,撒上芝麻和芝麻油。母亲教会了我制作过程,可是每次都做不出母亲的味道。小时候手撕牛肉的醇香似乎仍停留在指尖。有感情的食物,大凡都是小时候母亲做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很多食物母亲都不吃,挑食非常严重。肉类除了猪肉、鸡肉之外,其它肉类一概不沾。但是为了满足我们,她会买烹饪书籍,看美食节目,把牛肉、羊肉、鸭肉,许多我们爱吃的肉类做的比酒店还美味。每次做好,她不敢尝味道,却咸淡适中。在食物搭配上她也会做出百般花样。如果外出吃饭回来,都会学着做餐馆的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虽然爱吃鸡和海鲜,可是从来都是不舍得吃,每顿做满一桌菜,怕家人不够吃,自己又总是吃隔夜的剩菜剩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1年,父亲患肾炎之后,医嘱要求清淡,为了父亲的康健,母亲的菜式风格开始改变了,但依然是多样化的。她照顾着父亲的口味同时,也照顾着孙女的、儿媳,从来不会好好关照自己。每天的餐桌上都是母亲满满的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每到母亲家,看见的都是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母亲辛苦一辈子,把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也把家人照顾的不懂得和她分担家务。</span></p> <h5>  母亲热爱运动,太极是她的最爱。打太极、学太极是她一天的必修课,也是她一天唯一的休闲活动。因为太极,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拳友。二十多年的晨运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在太极队,母亲年纪最大,体魄却是公认最好的。矫健英姿的母亲,太极队友称之为大侠。常年有太极爱好者跟她学习太极,母亲也是毫无保留的教学,有徒弟主动交学费,她从来不收一分钱。为答谢母亲,徒儿们总会送来各种礼物。太极,让母亲收获了掌声和鲜花。也让母亲从一个端庄恬淡的女子,变成了豪情万丈的侠女。</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每天晨运结束,就是一天的忙碌。母亲为了节省时间,总是背着沉重的太极刀剑去买菜,买一家人不同口味的菜,还要买孙女一堆宠物的菜,大包小包的每天足有30斤。回到家洗好菜,喂好宠物,洗漱好又要去接孙女放学....母亲每天在路上往返穿梭,十年如一日。熟悉的人都说母亲身姿矫健,步行有风度,一点都不像七十岁的老太。</span></h5><h5> 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的、日复一日地围着家人转。如今孙女上初中了,家庭经济逐渐好转了,生活逐渐轻松了,可是就在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母亲却病倒了....</h5>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去年三月一个傍晚,和母亲在逛街的路上,她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当时受惊吓的我以为是心梗,我呼喊着妈妈,使劲按着人中,按着虎口,大概一分钟左右,母亲醒了,意识恢复了。次日去医院,诊断说是脑血栓。在治疗脑血栓的日子,这样突然丧失意识,每月仍发作一次。同年6月5日带母亲去了广州第二附属医院进一步检查。CT初步检查是癫痫,脑部还有一小阴影待磁共振确诊。等待结果的那几天,内心忐忑不安,一直在祈祷,千万不要千万不要是....三天后,意志支撑的大夏崩塌了,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很现实的摆在面前。我那一向热爱运动、乐观开朗的妈妈,怎么会怎么可能...在楼道,我掩面痛哭,但仍不相信这就是事实。母亲的主诊教授交代我带片子跑多几间医院来确诊,千万不要轻易做手术,很容易瘫痪或有生命危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随即联系各方亲友在广州熟悉的教授。一天时间跑了珠江医院、三个九脑科医院、广州肿瘤医院,所得到的结果都是多发性脑转移瘤伴血肿。回到病房,母亲问我为何去了那么久,问我有结果没有,我强做轻松的告诉她是脑梗塞,无大碍。母亲笑了,说,我都说没什么事了,硬要带我来。背过母亲,泪,不停的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来在决定治疗方案时,很茫然。只有三个九脑科医院建议手术摘除,其他医院都说多发性伴血肿,不建议手术。关系好点的几个医生建议我们保守治疗,恶性肿瘤即使割除,生长还是很迅速的,叫我们还是让母亲最后的日子,生活有质量一些。目前以控制癫痫为主,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我们听取了建议,也了解了许多类似病患治疗失败的例子,几兄妹商议后,采取了保守治疗,以中药食疗为主,希望母亲也能像父亲一样幸运的挺过来。可是,母亲却没有父亲幸运。这一年,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11月行为异常,自闭。今年2月失语,4月肿瘤已经增大数倍,开始呕吐、头痛、半身偏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虽然医生一次次预测的生命期限,母亲都迈过了,我还是会追悔,如果确诊后给母亲手术治疗会不会更好,如果放化疗会不会更好,是不是当初应该告诉妈妈她的病情……面对黯然神伤的我,哥说,当初做的任何决定,今天我们都会后悔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是坚强的女子也是特别爱笑女子,认识母亲的人都说她总是先笑后语。直到病入膏肓,母亲依旧是爱笑的,见到我们都会露出慈爱的笑容,用颤巍巍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庞,看了又看。每次抱她,她都用手不停着拍着我的背摸着我的背。病痛如何折磨从没听见她叫苦叫痛过,腿脚不灵便了,仍旧是自己能做的自己做,以至于总是摔倒受伤。我们不得不24小时照看着她。头痛呕吐期间,奔走医院,母亲在车内出现呕吐,我用手捧着,可是她鼓着嘴强忍着,生怕弄脏我的手和车,最后使劲一闭眼,生生把嘴里的呕吐物吞下肚子。夜里尿湿,她会拉着我的手放在她的胸口,露出欠意的微笑,原本治愈系的笑容,却让我无比心疼。每每见她皱着眉头,倒吸一口气,用手扶着头,额头冒着冷汗,整个身子不停打颤,这样的状态我们知道是头痛了,可还是没听过母亲在我们面前痛苦呻吟过。她就这样无声无息、安安静静的独自承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曾经神采飞扬,充满活力的母亲,如今却像个孩子一样没有了安全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这一生有过几次严重意外。1980年在参与修建青藏铁路期间,她和几位同事从五六米高的土坯房顶失足摔下,所幸无大碍,在家里养伤期间,依旧照顾着我们的饮食起居。2007年,母亲吞咽困难,才知道她的喉咙里长了七八年有蛋黄大的肿瘤,随即带母亲到湛江做了切除手术,所幸,是良性的。2017年,母亲左耳后长了病毒疱疹,疼痛了3天才告知我们,没能及时治疗,迅速感染了半个头部。2018年锁楼梯间的门时,门把意外脱落,母亲重重的滚了14级阶梯,后来发现她坐姿异样,这才轻描淡写的跟我们说起。多年来,这一次次的受伤、生病,母亲总是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甚至连父亲都不告知。每一次任我们如何心疼、如何责怪她的隐忍,母亲仍旧是一意孤行,仍旧是不想惊扰子女,惊扰任何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这一生,对家人关爱有加,却没有好好爱自己。在人生的路途上,担负最多痛苦,背着最多压力,咽下最多泪水,仍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面对人生,面对我们的,只是母亲——永远的母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在我们心中平凡而伟大,她对子女没有太多教条约束,她在生活里陪伴我们一起成长,她从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启发我们,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有母亲陪伴的日子是一篇永远写不完的美好故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的父亲母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一年能做到的只有给母亲最踏实的陪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和母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的草原情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的小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和母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和她的好友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紫色和灰色,是母亲最爱的颜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