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县穆村∽民革人物贾万通故居

河南省贾姓文化研究院

<p>&nbsp; 贾万通,乳名三管,字达卿,一九二六年出生在穆村上关一个书香门弟家庭,是穆村贾姓第二十三代孙。早年从军,解放后教书育人。</p><p>1988年经省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为普通中学高级教师,其间曾获过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奖。1981年冬经民革山西省委批准,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离石小组副组长,1984年12月在民革支部第一次大会上被推选为民革离石支部首任主委,并成为民革山西省委委员。1987年被吸收为离石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委,连任两届。其间他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上街发行团结报,发展民革成员。1988年吕梁地委、行署给予“为四化建设服务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离石县委给予先进工作者奖励,1991年民革山西省委给予先进工作者奖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潜心周易的研究,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1995年被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评定为高级周易研究师。1997至1998年参加了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首届大易文化研讨班"的函授学习。撰写的”《周易》与现代生活"论文在南京大学主为的”2000年世界易经大会"公开发表。2005年五月因病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岁。</p> <p>山西柳林县穆村∽民革人物贾万通故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贾万通,乳名三管,字达卿,一九二六年一月出生在穆村上关一个书香门弟家庭,是穆村贾姓第二十三代孙。</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贾万通自幼聪明好学,在本村读完了小学后,正值抗战暴发,于是在中阳长峪两级小学读完完小,后考入石楼联办师范读书,并加入国民党,一九四四年毕业后,十九岁的他按青年干部被分配到忻州豆罗区任区长,当时属国民党管协区,被编为晋绥九纵队队员。一九四九年二月在解放太原前夕,率部下在太原西山投诚,并辗转回到家乡。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给他补发了投诚人员证明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0年正值用人之际,经过严格的文化考核测试,被录用为教师,在中阳完小任教。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在山西教育学院(太原)学习一年后被分配到贺昌中学任教。一九五五年暑假,在晋中专区(榆次)学习时,值肃清“反革命运动"开始,因历史问题被拘捕判刑。一九六二年秋释放回家,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在生产队参加劳动,晚间给村人讲故事赚点蔬菜。政治失落后以读书人之长,开始从师王明光学习周易及卜筮。一九六六年文化革命开始后冠以"历史反革命"帽子累遭批斗。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易学已熟通,时有乡人问卦,便开始劝人劝事。三中全会后,他看到形势变化便上访省委,要求为他平反。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吕梁地区给予平反,"由鬼到人",获得了新生,恢复了工作,回到贺昌中学继续任教。一九八八年经省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为普通中学高级教师,其间曾获过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奖。</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评反后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筹建离石民革,于一九八一年冬经民革山西省委批准,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一九八二年一月民革离石小组成立,担任了副组长,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在民革支部第一次大会上被推选为民革离石支部首任主委,并成为民革山西省委委员。一九八七年被吸收为离石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委,连任两届。其间他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上街发行团结报,发展民革成员。一九八八年吕梁地委、行署给予"为四化建设服务“先进工作者称号,一九九0年离石县委给予先进工作者奖励,一九九一年民革山西省委给予先进工作者奖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贾万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潜心周易的研究,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一九九五年被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评定为高级周易研究师。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参加了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首届大易文化研讨班"的函授学习。撰写的”《周易》与现代生活"论文在南京大学主为的”二000年世界易经大会"公开发表。二00五年五月因病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岁。</p> <p>山西柳林县穆村∽民革人物贾万通故居大门</p> <p>山西柳林县穆村∽民革人物贾万通故居中院</p> <p>证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