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 李醉</b></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rf2szq4?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0px;"><b>《片片花絮忆逸飞》</b></a></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b></p><p><b style="font-size: 20px;">1960年秋,我和逸飞同时考入上海美专,那年我20(实足18岁)逸飞14(实足13岁),我在本科,他在预科,都住校,校舍不大,学生也不多,同学们几乎天天照面,时间久了,彼此多少有点了解,但也很少交谈。你别说,小时候相差5一6岁,一大一小,差距十分明显,长大后,倒觉接近,老了,更难区分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预科同学中,包括毕业以后,我接触交往最多的要数陈逸飞了,还有郭力,陈古魁,陈培荣,周迪平………</b></p><p><b style="font-size: 20px;">逸飞进校时,个子较矮小,戴副眼镜,看上去有点少年老成,记得在韬奋楼的一个雨天,我和他同向而行,突然他一个踉跄,被我一把拽住"喔唷","差点掼下去“,彼此会心地笑了………当时我感觉拽他一点不费劲,若是他后来那高大的身躯,恐怕拉也拉不住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65年我毕业后,经常会去油雕室,和逸飞接触交谈的机会就多了,每次去油雕室,都在他画室呆许久,他的不少作品,包括《踱步》,我都看着它们"新鲜出炉"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他出国前,手里总拿着录音机,恶补英语,一天张芷进来,逸飞欠身说:"夫人请",我笑他,你还没出国,已经外国腔了。</b></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rf2szq4?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0px;"><b>(二)</b></a></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革中,逸飞从韶山回沪,到我家来,送我一套当时很时髦的韶山塑封图片,他头带草绿色军帽,坐在我书架旁的椅子上,边聊天,边翻看书架上的书,突然他调侃戏称我:”音乐家嘛“………</b></p><p><b style="font-size: 20px;">(2007年出版的《李醉音乐作品集》的序言中已有记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70年代后期,我想调出手工业局,当时鲁迅美院张望院长来我家,看望我父亲,知道我心意后,给我写了封推荐信给戏剧学院教授,托他邦忙把我调去上戏任教,因种种周折,最后未果。</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次在油雕室和逸飞说起,他说我正好有事托丁先生,我帮侬同丁先生讲,于是我俩便骑着自行车到了丁浩先生家,谈话间,他只顾讲自己的事………出得门来,我嗔嗔说他:"侬哪能只字不提?“,他拍拍我肩,笑笑说:"明天我还要来,会讲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事隔数月,一位不束之客来到我家,自报家门说,我是丁浩先生的学生(叫冯钟山,是商会校广告教研室主任)他坐定后,直入正题:我今天来,是想请你去我校担任色彩教师………这样,我在1980年调出了手工业局,去学校任教,从事美术教育事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时,逸飞也远渡重洋,去了美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我又调入了上大美院任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以后这些年,只在媒体中获悉他在美国的种种消息,真是喜报频传,业绩辉煌!他居然以中国艺术家身份在洋人世界里,打出一片新天地!这是中国艺术家的骄傲!也是我们上海美专的骄傲!实在可喜可贺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b></p><p><b style="font-size: 20px;">90年代某一天,我骑助动车去美院上课,途径娄山关路,前方一辆墨绿奔驰车停了下来,我减速慢行,逸飞正好开门出来,他见到我,笑着说:"李醉侬还是介潇洒………",这回,我幽了一默:"助动车肯定比奔驰车潇洒!",他哈哈大笑!,“侬来白相呀,我就在这上头",他手指指大楼的窗户………</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上海博物馆的陈逸飞画展上,他身边围着一圈领导,我几次都故意避开,不去打扰,说也巧,正当我从展厅里往外走,逸飞就一个人从外面进来,快步上前,凑到我耳朵边:"侬看还可以伐?“,这一问,真叫我发笑,回答:"勿要太可以噢!",逸飞仰面大笑………</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他回上海后,我知道,他十分繁忙,马不停蹄地施展他的宏大计划,同样办得风生水起!他的"大美术"在上海遍地开花!他的油画,电影,服装,雕塑,杂志等等………真正成为无人不知的大名人!尽管他已声名远播,但他从不张扬,从不居高临下,即使对那些慕名的粉丝,说话也是彬彬有礼,依然保持着他那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本色!说说容易,一个大名人能做到这点,着实不容易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记念逸飞十五周年的日子里,大家为一位才华横溢,正当事业辉煌的艺术家英年早逝而痛心不已!实在太可惜了!大家从各个不同的视角、描绘出他的人格魅力、艺术成就、立体地刻划他的音容笑貌,这是对他最好的记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