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和寒假的延长,给部分小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长时间的蜗居和负面信息造成了他们情绪的波动,身心健康会受到影响。校领导特别重视疫情间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特别提出要做好第一监护人~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及其正确引导的宣传工作。</p><p> 因此,疫情期间,既要关注学生身体健康,也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家长,第一时间和孩子接触,很容易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那么,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p> <p> 家长必须要和孩子架起心灵的彩桥!</p> <p> 一、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情绪 </p><p> 孩子在疫情下出现恐惧、焦虑、担心等情绪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家长要及时发现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理解和接纳。用你们的爱温暖、感化、疏导孩子,用你们的行动融化孩子心中出现的“冰结”。</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家长是孩子们的榜样和支柱,你们面对疫情的态度、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如果家长叫苦连天、焦虑诅咒。孩子看到了也会用这样的方式释放情绪和焦虑。因为他们内心还很脆弱,会比成人更焦虑害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相对舒缓的家庭氛围,积极响应国家抗疫的号召,积极应对,接纳所有的发生,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的心理去应对。孩子们也会学会积极应对,他们知道了有种坚强的后盾保护自己,就会放松心态,正确面对。</span></p> <p> 二、规律的作息调整来应对心态</p><p> </p><p>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期,能一家人长时间的待在一起更是孩子各项习惯养成的机会。规律的作息,规律的居家生活,就是疫情下的“日常”,它会舒缓我们的焦躁。规律的生活是孩子们疫情下的保护伞。</p><p> 时间的规律:一日三餐,早睡早起。</p><p> 做事的规律:洒扫门庭,整理房间、读书写字、音乐美食……或者做一做那件孩子一直想做还没做的事。</p> <p> 其实质就是心理干预育幼苗!</p> <p> 心态改变行为和习惯,更能改变你不良的情绪,管控情绪向阳光的方向发展。</p> <p> 三、亲子的趣味游戏激发生命的探索</p><p> 新冠疫情暂时阻挡了我们向外探索的路,也给我们提供了向内探索,修通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外界的风雨我们左右不了,我们可以给予孩子内在的温暖来抵御外在的风寒。</p><p> 作为家长的我们,恰好有时间来陪陪孩子,一起下棋、打游戏、读书、听音乐、一起包饺子、一起做运动……拉近亲子关系。淡化疫情在孩子心中的影响。</p> <p> 心理来源与教育与训练,经历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人脑的功能。大脑可以调整心态指挥你向有光的的方向走……</p> <p> 四、学习典型人物和事迹,增强心理正能量。</p><p>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无数各行业的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去前线抗疫。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他们志成城投身抗疫的伟大精神,讲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孩子更加懂得生命的重要意义,更加珍惜美好生活,从而强大自己的内心,也为将来树立理想目标打基础。</p> <p> 家长朋友们,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给他们一颗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心,就一定会看到美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的宝贝们才会在逆境中茁壮成长!</p> <p> 2020年4月10日</p> <p> </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