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 硝烟散后的岁月静好

逍遥

<p>波黑,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国土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387.58万(2013年数据)。</p><p><br></p><p>1992年,波黑克族穆族发布独立宣言,但是波黑塞族反对独立,于是波黑内战拉开帷幕。</p> <p>波黑居民尽管都是斯拉夫人,但因三大宗教共存,以宗教分为三个民族。</p><p><br></p><p>历史上原来都信奉基督教,后来基督教分为东派和西派,巴尔干的中部就是东西欧的分界线,西边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信奉罗马天主教,东边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马其顿信奉东正教。</p><p><br></p><p>正因为复杂的宗教和民族,以及地理位置形成的东西文化交汇等原因,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p><p><br></p> <p>14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占领了巴尔干大部分地区。土耳其人告诉塞尔维亚人:要么信真主,可保住土地和财产,可少上税。亦可接着信上帝,但没收土地财产,缴纳人头税。就这样,一部分人为了活下去改信真主,另一部分,选择了艰难地在上帝的怀中挣扎。</p><p><br></p><p>于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在巴尔干三分天下。信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信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信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也叫波斯尼亚人。</p><p><br></p> <p>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p><p><br></p><p>因几十年前看过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所以熟悉这座城市的名字,带着青年时代的记忆,几十年后的今天,真的走进了因在银幕上看到而向往的这座美的城市。</p><p><br></p><p>萨拉热窝是依山而建的古城,萨瓦河支流米里雅茨河蜿蜒流过,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海拔530米。依山而建的民居住宒鳞次栉比,白屋红瓦在郁郁葱葱之中分外鲜明。</p><p><br></p> <p>萨拉热窝,建城于1263年,人口37.5万(1981年数据)。它曾长期被土耳其人占领。萨拉热窝是土耳其语中“宫殿"之意。历史上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都统治过这里,城市建筑汇聚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多元宗教流派。</p><p><br></p> <p>历史上,天主教和东正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德国人与斯拉夫人,在萨拉热窝都曾展开过殊死的博斗,战争使这座城市闻名于世。</p><p><br></p> <p>市政厅,是奥匈帝国占领萨拉热窝时期建造的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是世界文明的象征。始建于1892年,1896年 4 月 20 日首次开放以来,该建筑已成为萨拉热窝最重要的标志。二战后,成为波黑国立大学图书馆的所在地。1992 年8月波黑战争期间,被炮弹击中,近 90%的图书馆藏被烧毁殆尽。1996年改建为博物馆。</p><p><br></p> <p>米里雅茨河蜿蜒流过。</p> <p>黄堡。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防御工事中有五座城堡,建于1729年的黄堡是其中一个,因其所用石材呈现黄色,故名黄堡。用毛糙石头建筑成不规则八边形。日落时分是俯瞰萨拉热窝全城最佳地点。</p><p><br></p><p>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拍摄地点。最后德国军官就是站在此俯瞰全城,并说:“看这座城市,这就是瓦尔特"。</p> <p>从老城攀上黄堡,要经过萨拉热窝最大的穆斯林墓地,一块块墓碑十分震摄人心。</p> <p>登上黄堡,可以看到城里标志性的几座建筑物:犹太会堂、东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p> <p>如今的萨拉热窝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在城东南和西南部山区,各有一处天然优良滑雪运动场,这里曾经是1984年冬奥会的滑雪比赛场地,每年冬季都会吸引大批滑雪运动爱好者前来。</p><p><br></p><p>萨拉热窝在波黑战后形成了浓厚的伊斯兰教氛围,城区内满是天主教堂、东正教堂与尖顶林立的伊斯兰清真寺,被誉为欧洲的耶路撒冷。</p> <p>1531年修建的阿齐•亥斯陆•贝格清真寺,是波黑最大的清真寺。设计者是奥斯曼帝国著名建筑师科查•米马尔•锡南。被认为是萨拉热窝最具奥斯曼风格的建筑。</p><p><br></p> <p>高高的宣礼塔。</p> <p>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游击队地下情报员钟表匠谢德为掩护战友瓦尔特,在击毙特务之后,就牺牲在这清真寺院子里。</p><p><br></p> <p>晨曦中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p> <p>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的宣礼塔与钟楼。</p> <p>巴什查尔西亚的钟楼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游击队员与德国军激战的制高点,也是瓦尔特在钟楼沿绳下来撤退的场景拍摄地点。</p> <p>老钟楼,高30米,始建于1667年,实际上这个砖塔只是早期教堂附属建筑,主体建筑已改作他途,独留下钟楼。塔上大钟为老城的标准时钟,大钟原产自意大利,现被电子装置取代。</p> <p>国王清真寺,建于15世纪。以苏莱曼一世来命名,是萨拉热窝第一座清真寺,也是波黑最古老的清真寺。奥匈帝国统治时期,清真寺被毁,现在看到的是后来新建的。</p> <p>耶稣圣心座堂。建于1884年,高耸的双塔,精美的玫瑰窗,正门上雕刻着圣经故事。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堂。</p><p><br></p> <p>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东正教圣母诞生大教堂,建于1863年至1868年期间,建筑属巴洛克风格,外形别致,造型典雅。</p><p><br></p><p>夜已临降,一群老人家还在兴致勃勃地下国际象棋。</p><p><br></p> <p>圣母诞生大教堂。</p> <p>圣安东尼帕多瓦教堂。建于1912年,罗马天主教的礼拜场所。</p> <p>犹太教的会堂。</p> <p>萨拉热窝老城中心的地标建筑:塞比利。其实是一座奥斯曼风格的木质喷泉,为大家提供饮水的老式公共设施。位于巴什察尔希亚大街中央。</p><p><br></p> <p>塞比利周围广场叫喷泉广场,始建于1753年。</p> <p>喷泉广场,亦称鸽子广场。广场上很多小鸽子,被游人喂得胖嘟嘟,成群鸽子在广场上与人共舞。</p><p><br></p> <p>广场边上有很多咖啡厅,我们在对面的小店喝土耳其红茶、喂鸽子、看巴尔干的美女帅哥。</p> <p>涂满各种不同色彩图案的老式电车从广场旁驶过,俨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p><br></p> <p>从鸽子广场转个弯,走进石板铺就窄窄的铜匠街。这可是有500多年历史了,始建于土耳其统治时代。两旁建筑呈现波斯尼亚民族风俗和土耳其风格,一排排手工艺品店铺错落有致,店铺挂满了一件件精致的铜制手工艺品,或各种旅游纪念品。</p><p><br></p> <p>美丽的姑娘正在精心打造土耳其咖啡具。</p><p><br></p><p>这里的手工艺品有几百年打造传统,从土耳其咖啡具,雕刻和打凿制造的铜花瓶,圆盘,首饰盒,烟盒,还有装饰画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p><p><br></p> <p>还能找到炮弹,子弹造的工艺品。</p> <p>在铜匠街看见冰箱贴“瓦尔特”,老板一看到我们,马上字正腔圆地说:“瓦尔特"。</p> <p>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钟表匠谢德扮演者的店铺,现在的老板是影片中谢德的儿子。</p> <p>拉丁桥。米里亚茨河穿城而过,分隔了萨拉热窝的新老城区,在这条河上横跨许多桥,其中最著名的是拉丁桥。拉丁桥最早是木桥,建于1541年,1798年重建成石拱桥。</p><p><br></p> <p>1914年6月28日,塞族19岁中学生普林西普,在拉丁桥头,开枪射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妻,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也令拉丁桥名噪天下。</p><p><br></p> <p>拉丁桥北岸街角,普林西普开枪的位置。</p> <p>黎明前的拉丁桥。</p> <p>牧羊人大桥,也是一座老桥,靠近市政厅。</p> <p>具现代感的新桥。</p> <p>萨拉热窝街头的永恒之火纪念碑。永不熄灭般生命之火,纪念二战逝去的生灵,让人们记住和平的使命。</p> <p>波黑战争纪念馆。仔细看看墙壁上的弹孔,它们是上个世纪末惨烈的内战的痕迹。</p> <p>地上的是萨拉热窝的装饰艺术品“血色玫瑰”。</p> <p>萨拉热窝生命线。当年波黑内战,萨拉热窝被围城,挖掘了这条800米长的地道,自机场跑道下穿过,到达地面后与另一条长达数公里,一人多高的壕沟连接。通过这条地道,战时上万吨物资与粮食送到萨拉热窝。数千名伤病员和妇女,儿童,亦从此地道被转移至安全地带。</p><p><br></p><p>但是,从1992年4月至1996年2月,四年内战的时间,城内交通、电力、供水、通讯中断!缺粮少药,仅靠有限的救援物资维持几十万人的生命。1万3千多人死于炮击、狙击、饥饿……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著名电影导演克尔瓦瓦茨,围城战爆发时他不愿离开家乡,1992年7月饿死在萨拉热窝。</p> <p>部分内战的逝者。</p> <p>谈到种族斗争,巴尔干半岛就是最鲜话的标本和最沉痛的警世钟!这个半岛的同为斯拉夫人,却因宗教、民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相互杀戮。所谓巴尔干火药桶,就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侯会被点燃,但你知道它很容易被点燃。</p><p><br></p> <p>莫斯塔尔,以桥为名的老城,位于波黑南部,因在内雷特瓦河上的莫斯塔尔古桥而闻名。在波斯尼亚语中,莫斯塔尔一词正是“守桥人”的意思。老城始建于十五世纪。人口10.5万(2003年数据)。</p><p><br></p><p>莫斯塔尔古桥宽4.55米,桥长27.34,桥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桥的两头各有一个古老沧桑的守卫塔与水边悬崖边上的翼墙相连。老石桥的风貌与周围以石头为主的古老建筑和大河卵石铺砌的古街道相和谐、呼应,充分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p><p><br></p> <p>莫斯塔尔古桥名声显赫,原来内雷特瓦河上只有一座木桥,奥斯曼君主苏莱曼大帝在1557年下令建造一座空前规模的大桥,以便大军从桥上通过远征维也纳,开疆拓土,但400年来,桥上从未走过奥斯曼的军队。由建筑家米马尔锡南的门生米马尔·海伊汝汀修建。老桥是16世纪奥斯曼统治的巴尔干半岛地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p><p><br></p> <p>老城地处交通要道,建有高悬于山谷的莫斯塔尔老桥,因此从东方土耳其来的商旅,经由这里去亚德亚海和意大利。而从西方采购的货物,依然从这里运往东方。东方的穆斯林,西方的基督教,也经由这道桥相连,睦邻友好,商贸繁盛。</p> <p>一直以来,这座桥的西边住着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埃西亚人,东边住着信仰穆斯林的波斯尼亚人,这座城的两边因为信仰不同有着敌意与不时的冲突,虽然各自有着教堂或清真寺隔河相望,却在四百多年后还是无法做到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相处。</p> <p>这座经历了500年岁月的古桥,在1993年11月9日,被波黑克族炮兵炸毁了。这一炮,是整个南斯拉夫解体战争中,最愚蠢、最没必要、最让人痛心的一炮。</p><p><br></p><p>老城原本是克穆两族混居的社区,老桥的倒塌标志着,在莫斯塔尔以民族划界的克族西区和穆族东区基本形成,预示着民族分裂和分治时期的开始。</p><p><br></p><p>内战结束后,在联合国资助下,2001年开始重建古桥,尽量按照原貌恢复,使用同样的技术和材料。从河里打捞了很多旧桥的材料用于重建,2004年建成。</p><p><br></p><p>桥头有石碑上刻着英文“don't forget 93”(不要忘记93年)。古桥上原来也有一块石碑,是用英文刻着:“Kudret Kemern”(全能的上帝之拱桥)。</p> <p>莫斯塔尔,在15-16世纪和19-20世纪的奥匈帝国时期开发成了土耳其的边境镇,一直以来因其古老的土耳其房屋和老桥而闻名。老桥地区融合了前土耳其、东土耳其、地中海和西部欧洲的建筑风格。</p> <p>城中随处可见出售地毯、珠宝首饰、传统服装、领带和烟斗的小店。</p><p><br></p> <p>深秋时节又下着细雨,未到下午五点,天已黑下来了,在灯光装饰下,古桥展现出静谧与柔和。</p> <p>入夜灯光下古老沧桑的守卫塔。</p> <p>晨雾笼罩着仍然沉睡的老城,匆匆停留,未及细细品味这古老的地方。</p> <p>在1992年,波黑内战期间,莫斯塔尔成为重灾区。内战之前,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和信仰伊斯兰的波斯尼亚族往来和睦,通婚通商,宣礼塔上的呼喊和教堂的钟声此起彼伏,如同一曲协奏曲。</p><p><br></p><p>内战时莫斯塔尔城内5000多座建筑被损毁,工业、基础设施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几乎毁于一旦。这座仅有10万人的城市,近2000居民在这起内战中死亡,近3万人逃离家园。</p><p><br></p><p>进入莫斯塔尔,看到街边满是弹孔的房子,断壁残垣丑陋地在原地站着,战争痕迹触目惊心。</p> <p>战争留下来的残垣断壁。</p> <p>安德列新城,也叫石头城。位于德里纳河和它的支流拉扎夫河汇流而成的楔形沙质地带上。</p><p><br></p><p>在此生长和生活的塞尔维亚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创作的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于196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p> <p>塞尔维亚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像。这个家喻户晓的前南斯拉夫文学家、外交家,头像被印在波黑最高面值的200马克纸币上。</p> <p>座像为:彼德罗维奇,黑山大主教、诗人、哲学家,其作品在塞尔维亚、黑山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p><p><br></p><p>后面的东正教堂,并非宗教场所。</p> <p>伊沃•安德里奇创作的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从1516年写到1914年,通过一座小城的兴衰,史诗般地描写了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四百年间的历史和沧桑。</p><p><br></p><p>小说就是以图中这座古桥为历史背景。今日的维舍格勒小镇,既因安德列奇,也因德里纳河上的古桥而声名鹊起。</p> <p>德里纳河上古桥,建于1571年。为奥斯曼著名建筑师马尔锡南设计。古桥有9个桥墩,12个桥孔,两端的两个桥孔,一个位于岸堤上,一个位于转角的引桥下。大桥在数百年间,不断经历着被洪水、战乱毁坏、修复的过程,总体基础结构仍保持原样。</p> <p>德里纳河支流拉扎夫河。</p> <p>莫斯塔尔的小姑娘。</p> <p>优闲的生活。</p> <p>开心的本地人。</p> <p>波黑,山川壮丽,田野秀美,矿产资源丰富,地中海带来温和气候。独立后即发生内战,经济受创,战后至今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p><p><br></p><p>今天的波黑战争硝烟已散去,正在努力治愈战争的创伤,竭力发展经济。经济复兴的象征和含义——作为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背景特殊而共存的社会,在面对灭顶之灾时为和平而团结合作,便可得到的无限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