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今天收看学习了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朱德江老师在“千人万人各学科特级教师教研大型公益直播课”平台上所做的《“深层学习”何以发生》的视频在线讲座,对自己触动启发特别大。其中,我觉得要让学生做到“深层学习”,教师一定要明确“三真”,即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思考和真实的体验。</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是老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问题。</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观听完视屏报告后,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老师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是不是真实的发生,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真实的学习,而不是为了迎合家长的情绪、老师的要求以及同学之间的面子等。就是说,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避免假大空现象发生,避免一定要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既定结论进行思考,一定要鼓励学生从内心深处说真话,讲实话。为此,老师一定要始终叩问自己:“我是不是鼓励了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因为只有当学生以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为基础,才算是真正懂得了学情的准确性,因材施教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就会出现无效教学的现象。</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是老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思考。</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德江老师的讲座内容告诉我们,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深层学习”,这个过程一定是学生跳出“浅层学习”或“假性学习”的过程。而学生学习行为真假或者深浅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对所思考的问题进行深入真实的思考。老师须知,学生真实的思考过程,其实也是锻炼其逻辑思维、创造思维以及情感升华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的三维目标里讲的很清楚,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传授,要把学习过程和方法作为增长智慧和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由于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教学活动是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配合,需要学生与教师的统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如果学生的思考不深入、不真实或者说老师不注意关注学生真实的思考,教学就会变成浪费时间和误人子弟的无效之举。</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是老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体验。</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观听完视屏报告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实学生的“深层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课程教学中要求的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落实到位。以数学课程为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各种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不仅仅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教会,而是要鼓励学生在掌握具体数学知识基础上,提出生活与实践中具体真实的数学问题,关注学生对真实数学问题的思考,最后形成正确的数学应用认知结论,也就是说,老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体验,正是一个引发学生发生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等,也都是学生发生“深层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和组成部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总之,通过观听朱德江老师的视频讲座报告,我认为,实现学生的“深层学习”,不单是单方面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行为,而是要重在“真实”,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思考,真实的体验是老师引领学生逐渐实现“深层学习”关键所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