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佘村,今属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位于江宁区人民政府以东11公里,青龙山与大连山之山凹中,以保存有明清潘氏宗祠和住宅建筑著称。</p><p><br></p><p>佘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据当地族谱记载,元末明初时,有皖籍佘氏一族数户,为躲避战乱,迁徙于此,由此得名。明清两朝,佘村地属淳化镇。古代的佘村虽非大村,但文风盎然。 据明代《客座赘语》记载,佘村玉皇观墙壁间的两个隶书大字“松庵”,为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7)的状元王龙泽手书。</p> 佘村位于江宁青龙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然风光优美,高寿者众多,堪称离江宁城区最近的“世外桃源”。 <p> 潘氏宗祠占地约350平方米,为三房二进结构。潘氏住宅紧邻宗祠,两路三进结构,占地约2100平方米,分3个宅院,共计66间,号称“九十九间半”。 潘氏建筑群虽非巨构,但结构精巧,门楼砖雕有明八仙、暗八仙、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及“天赐纯嘏”之额,具有典型的南京地域风格,融入了徽派建筑特色。</p> 佘村明清代建筑群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组成,已经有300多年历史。该组建筑是清朝顺治初年始建,由巨商潘恒才建造,后又多次重新改造,民国十年曾修造过。 佘村的潘氏住宅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由3个宅院组成,每宅三进,共计66间,占地约2200平方米。建筑结构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每进门楼上均有砖雕石刻,雕刻精美,被誉为"金陵古风第一村"。 <p>佘村内还有青石古井一口,井深3.4米。井栏外呈八角形,内呈六角形,上有内凹二龛,一刻“井泉龙王之位”,一刻“大明年间为一源泉,至大清甲申年改置为井”。 村落周围旧有玉皇观、文昌阁、观音庵、天宁寺、三茅宫等宫观寺庙之旧迹,辅以青山环绕、水库横前之胜景,俨若东郊之世外桃源。</p> 佘村井 古井位于佘村中心三茅宫的西侧,井圈外呈八角井,内呈圆形。井圈上有内凹龛状二处,一处刻“井泉龙王之位”; 一处刻“大明年间为一源泉,至大清甲申年改置为井”。 2001年3月,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政府实施村级区划调整,将龙泉、尚庄二个行政村合并,各取前一字,定名为龙尚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