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序</p><p>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商河县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通过采取一系列“硬核”措施,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一线的医务人员、先模人物、身边典型、出彩干部,舍小家顾大家、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他们的感人事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感动,催人奋进!</p><p>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县文艺工作者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主动拿起手中的“武器”,激情创作,用文艺形式为战“疫”呐喊聚力。从宣传动员到致敬逆行英雄、礼赞身边典型,再到抒发抗疫情怀、提炼商河抗疫精神,用这种特殊形式激发豪情斗志,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发挥了文艺引领风尚、鼓舞士气作用,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书画、摄影、曲艺、诗歌、散文等各类原创文艺作品 300 多篇(件),充分彰显了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书写现在,也鼓舞未来。</p><p>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现将这些文艺作品结集成《这个春天,我们风雨同行——商河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原创文艺作品选编》,该书诞生于特殊时期,凝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全县人民上下同心抗击疫情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团结高效、乘势而为、砥砺担当、敢于胜利”的新时期“商河精神”。对本书的编印,我谨表示由衷祝贺!</p><p>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当前商河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把全县干部群众通过抗击疫情激发出来的商河精神转化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无穷动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抓好化工园区、教育强县、农村新型社区和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加快打造省会绿色生态和幸福民生的新样板,建设现代化强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p><p> 在此,向全县文艺工作者致敬!向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辛劳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敬!</p><p> 是为序。</p><p> 中共商河县委书记 翟军</p> <p> 艺术战“疫”,彰显文化力量</p><p> (代后记)</p><p>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每逢国家有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文艺工作者总是冲在前锋。面对庚子新春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随着山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的启动,一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在商河大地上打响。全县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自觉行动起来,坚守初心,肩挑使命,自觉担当,秉持为人民抒写的创作理念,用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鼓舞士气,用艺术温暖人心,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强大精神力量。</p><p> 在这些抗“疫”文艺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心系家国、胸怀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服务人民、服务时代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宣传、文艺战线上的老领导,还是县直各部门的热心作者、各镇(街)庄户剧团和文化活动站点的文艺爱好者,他们都提供了很多反映抗击疫情的优秀作品,传递人间真情,弘扬大爱精神,鼓舞民众斗志,彰显了本县文艺工作者笔墨声援、曲艺传情的艺术力量。</p><p> 为全面整理、展示我县抗击疫情文艺创作成果,进一步激发全县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展现商河文艺总体创作水平,县文化和旅游局邀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宜森同志主持对抗疫期间征集到的文艺作品进行编辑制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边征集、边整理,辛苦付出,忘我工作,结集成《这个春天,我们风雨同行——商河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原创文艺作品选编》。自2月1日至2月24日,我们共征集到300余件文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筛选、初评与专家复评,以有较高艺术鉴赏水准和视觉冲击力为原则,分为“诗歌散文”“书画摄影”和“戏曲歌舞”三大版块,形成该作品集。在编辑过程中,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栾星多次召集、调度编辑人员召开座谈会、作品评审会和推进会,取精用宏,披沙拣金,从而保证了作品集的制作质量;局领导李现洪、于富华、李守奇等同志在百忙之中对收集作品进行审核、校对、修改,做了大量工作;老文艺工作者毕玉海、王三鹏、王加刚加班加点对戏曲曲艺类作品反复审核,严格把关;文化馆馆长徐静,群文中心主任王立杰及刘佳慧、程汝云等同志对文艺作品的组织、整理、联系付出了不懈努力。</p><p> 本书印发,是在商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完成的,县委书记翟军同志在百忙之中为该书欣然作序;县政协原主席陈昌茂先生精心选取佳作予以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p><p>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讹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p><p> 编者</p><p> 二〇二〇年三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