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面对2020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紧急疫情,市城管执法局坚决执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宗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推进“三创四建”活动等各项工作开展,取得首季“开门红”。</p> <p><b> 一、防疫抗疫,提升标准,维护城市优美整洁环境</b></p> <p> 作为疫情防控城市环境整治组主要成员单位,连续排查、建立机制、改善环境,确保垃圾不留死角。<b>一是道路保洁提标准。</b>从春节期间加密城市道路保洁工作,督导四区按照“双五双十”工作标准进行洗扫,执行“三洗扫、六洒水”作业模式,做到“六无六净”;利用高压冲洗车、雾炮车等对主次干道喷洒消毒液,发布环卫案件2535件,抽取以克论净点位1517处,达标率95%。同时,建立三级联动督导机制,开展垃圾死角集中清理,对城区391座公厕、62座垃圾中转站防控消毒,累计排查各类垃圾死角820处、清理垃圾约340吨。特别是局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丛台区政府,解决了耒马台村内长期积存的大量生活垃圾问题,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赞扬。<b>二是市容市貌强整治。</b>督导四区每日出动执法队伍500余人,全面清除各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外摆放经营等现象,累计清理占道经营1873处,封堵破墙开店81间,有效减少了人群聚集,为阻断疫情病毒传播提供了坚实支持。<b>三是公园广场日消杀。</b>制定公园广场专项防控预案,对所管辖公园、广场、游园等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坐凳、垃圾箱、公厕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消杀,确保无尘土、无污渍、见本色;对高铁站、火车站、汽车西站站前广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保洁监管消毒杀菌。<b>四是专项回收废口罩。</b>督导四区城管部门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3330个,废弃口罩收集垃圾中转站53个,已回收口罩累计约300公斤,全部运至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理,有效防止废弃口罩加工后二次销售等违法行为。</p> <p><b> 二、绿化铺城,精养快建,集中展开春季绿化行动</b></p><p><b> (一)鲜花扮城花满邯郸。</b>紧紧围绕“三季有花、四时有景、色彩斑斓”总体目标,大力增强花卉色彩的视觉冲击力,补植夏秋花卉和色叶植物,单一品种大体量组团式布局,重点打造透视围栏立体花墙、样板街道、公园花景、主题广场和节日花海,营造“花街、花道、花园、花海,花满邯城”的景观效果。目前,共栽植大叶女贞、紫叶李、木槿等乔灌木11550余株,大叶黄杨、红叶石楠、月季等模纹植物35.81万余株,草花48.54万余株,竹子2400余株,爬墙虎10000株。在丛台广场、高铁站广场共种植树状月季150株。南湖公园、赵苑等公园种植芍药共3000株。完成绿地浇灌600余万平方米。</p> <p><b> (二)公园建设快马加鞭。一是植物园南扩初具规模。</b>围绕“打造城市公园标杆、串联南北植物园”总体思路,加快建设湖溪湿地、亭廊楼阁、植物引种驯化等工程,力争早日建城集观光旅游、植物科普教育、园艺技术发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专类园区。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8%,种植乔木1.2万余株,撒播草籽花种10万余平方米,铺植地被2.73万余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3240盆,预计6月底完工。<b>二是动物园改造定位深远。</b>紧密结合串城街旅游文化定位,高标准恢复绿地2万平方米,提升园路铺装,新建回廊、凉亭,将丛台公园原动物园区改造为具有历史底蕴的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预计五一前后竣工,将大大提升丛台公园美誉度和知名度,打造历史文化又一景点。<b>三是园博园周边整治到位。</b>大力度展开园博会周边绿化和市政设施整治,倒排工期、昼夜施工,已平整北环路、联纺路等10条主要道路土地31万余平方米,栽、移植乔灌木10万余株,地被、模纹、花卉7.4万余平方米;维修道路、便道1.3万平方米。</p> <p> <b>(三)边角地块充分利用。</b>精心打造金角银边,完成滏河北大街与北环路交口西北角、丛台路滏春美食林超市对面、滏河北大街与油漆厂路交口西北角和人民路(秦皇大街至荀子大街段)北侧绿地等约8000平方米绿地的提升,有效消除了土地裸露,增加了绿地景观。正在建设的华耀绿洲工程已经平整绿地1.2万余平方米,栽植乔灌木400余株,初步具有景观效果。</p> <p><b> (四)城市绿地强化管理。</b>积极做好浇水、打孔、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绿地管理工作。目前,已栽植紫叶李、木槿、金银木、紫荆、花石榴等花灌木3000余株,完成绿地浇灌200余万平方米,修剪乔灌木7000余株,模纹植物10余万平方米;对市内主城区40余条街道、7个公园、4个广场的6万余株杨柳树、1万余株法桐、17个片林进行循环喷洒作业,有效防控杨柳飞絮及病虫害带来的危害,保障植物长势良好。</p> <p><b> 三、 大刀阔斧,同步实施,强力推进国家试点建设</b></p><p> 大力推动国家试点建设,确定任务目标,着力提升省、市综合竞争力。一是加快清洁能源建设。全面出台《邯郸市2020年农村地区气代煤电代煤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2020年农村地区双代工作动员部署会,各县区均已安排部署,已经展开确村确户台账建立工作。二是稳步开展垃圾分类。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8个专件,以政府令的形式印发了《邯郸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目前,我市已有314个小区20.13万户居民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占辖区总户数的47.7%,党政机关已实现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三是逐步加强餐厨管理。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置等工作,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理工作开始试运行,迎接国家的验收。四是科学整治黑臭水体。起草了《邯郸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管理暂行规程》等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督促各责任单位完善年度工程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对各责任单位开展了项目推进及资金使用情况专项督导,对水体水质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督导,完成第一季度7个黑臭水体水质监测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基地建设。我市7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已复工建设,复工率均在85%以上。项目土地手续、环评手续全部得到批复,前期手续基本办理完毕;受疫情影响,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进展缓慢,目前,设施改造提升正在设计图纸,膜堆体覆盖和微生物处理施工方案正在评审中。</p> <p><b> 四、以民为本,心系于民,努力做好城市管理服务</b></p><p><b> (一)做好停车管理工作。一是落实免费政策。</b>全面落实疫情期间停车费减免政策,自2月19日起,在疫情防控期间,市内所有停车泊位全部免费,并对其进行全天侯监督免费落实情况。<b>二是提升管理水平。</b>树立铁军排头兵的队伍形象,以“治拖增效”为工作目标,从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到完全落实各项工作,仅几日内就快速解决了阳光领地北门御鑫巷上长期以来的停车乱象,受到附近居民的一致认可。<b>三是发展线上缴费。</b>开通线上二维码缴费渠道,办理人仅需扫描违法停车告知单上的二维码即可缴纳罚款,进一步简化流程,同时加快停车APP合并进程,方便群众停车缴费。 </p><p><b> (二)加强监察平台建设。一方面,</b>大力完善系统平台功能,不断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发现能力和案件处置效率。第一季度共受理案件127110件,立案125790件,结案116859件,结案率92.9%。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四个三”数字量化考核评价办法》,对主城区四区及16个县(市、区)开展量化考评,有效改善城市环境。<b>另一方面,</b>推动智慧城管建设,确定数字化城管对接数据结构表,调配电子政务外网和中间库服务器,加快数据对接进程,以数字化城管数据对接为标杆,推动其他业务单位的数据对接共享。</p><p><b> (三)优化审批服务程序。</b>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证明材料,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服务,先后为18个项目办理了城市供水、排水、破除挖掘城市道路、城市绿化带、建筑垃圾处置、施工延期等相关事项或手续。第一季度共办理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2619件,绿化工程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3件,受理咨询服务2000余件(次)。</p><p><b> (四)加强市政设施管理。</b>多管齐下开展道路、桥梁、路灯等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市政设施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网格化水平,维护疫情期间群众出行无忧。一季度,共完成西环立交桥桥梁栏杆除锈刷漆10900米,粉刷桥梁支座5450个;主城区道路维修1190平方米;完成东环南延跨支漳河桥限高基础4个,更换各类照明器件2399余个。</p> <p><b> (五)提升城管执法能力。</b>在稳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城管执法人员在疫情期间,仍秉持执法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昼夜不停、严肃办案,开展联合整治,切实提高法律知识储备及执法办案水平,第一季度共立案43件,结案32件,其他案件正在快速办理当中。</p> <p><b> 五、全面摸排,合理建设,不断加大设施保障力度</b></p><p> 着力推动疫情期间各项民生保障工作。<b>一是保障供热平稳。</b>为保证疫情期间供热正常运行和供热效果,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邯郸市城镇集中供热协调办公室《关于2019-2020年采暖季延期供热的通知》要求,将供暖时间延长到4月初。推动老旧管网改造,截至目前,供热二次网共改造3.57公里。<b>二是保障供水运行。一方面,</b>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安排部署会,逐步完善组卷工作,建立专班创建全国节水城市。<b>另一方面,</b>加快供水设施建设,三供一业庭院供水管网改造完成1公里,供水管网拓展工程部分路段已经批复,将于近期开工。同时,园博园湖区供水工程,预计4月中旬竣工通水。<b>三是保障排水建设。</b>东、西污水厂改扩建项目进入尾声,南污水厂正在昼夜不停、赶班建设;积极推广中水回用系统,提高中水利用率,主城区排查混接错接52段,封堵310处;累计完成新建、改造管网1.023公里,完善排水管线1.25公里。 <b>四是保障供气安全。</b>对主城区燃气用户免费加装安全自闭阀,完成了6.55万城镇燃气用户的自闭阀加装工作。疫情期间,暂停抄表收费,提倡网上办理,助力疫情防控工作。<b>五是保障防汛任务。</b>提早制定汛前工作计划,开展“三网行动”,清掏收水口和雨水管网,维护泵站、保养设备,累计完成路段排查144条,清掏收水口约17000座,疏通雨水过路管线8.5公里,为今年防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