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书写要点-《爱书法,学书法》北平苑艺术课堂

艺术生活禅

京科北平苑是一个新中式的艺术社区,为了丰富业主的生活,所以聘请了我们十余位艺术家专门为各位邻居提供艺术顾问。如果大家有喜欢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的,我身边的艺术家朋友都会去到北平苑各位邻居中间,为各位邻居提供帮助。京科北平苑有一座800平米的艺术生活馆,我和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艺术馆二楼都有展示,如果大家去到京科北平苑,肯定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艺术气息。因为北平苑区别于其他的社区,北平苑不仅有漂亮的洋房和宽敞的合院,还有丰富的艺术生活。如果您厌倦了北京忙碌、紧张的生活,来到北平苑,加入我们的艺术生活委员会,那你的生活就肯定会轻松愉快。春天马上就到了,我会坐在北平苑的合院里面书写未来,描摹四季,欢迎屏幕前的各位朋友一起来北平苑,我们一起享受艺术生活。 传播艺术生活方式 ,是北平苑艺术生活馆的主旨,在这里你将和艺术家们一起感受艺术。 <p>这次讲座我们特别邀请了江苏省著名书画家朱志忠,杨祝平先生作为我们的特约嘉宾,并和观众互动,书写作品。</p><p><br></p> <p>书画家朱志忠</p> <p>右为书法家杨祝平,左为雕塑家李瑭。</p> 关于行书,相关的书法理论很多,书写技巧也是百家争鸣,但最有效的指导性理论是,多看,多揣摩,多动笔! 行书书写口诀歌<br>书写行书并不难,楷书结构记心间;<br>意在笔先看结构,谁钢谁柔在墨前;<br>上下结构忌头重,安排笔画怕长廋;<br>入笔有法重节奏,正侧有姿换角度;<br>变化合理求虚实,左右结构分主副;<br>提按有序锋离纸,方圆循规见柔韵;<br>落笔仰头不停顿,上下笔画要带连;<br>偏旁部首分开练,缓急轻重重和谐;<br>正中求欹见联系,附钩萦带有情调;<br>点画落笔有弹性,曲直方圆重生动;<br>节奏流畅求灵活,雀跃鹤舞流水泉;<br>横写行书扣中线,竖写行书字有情;<br>书法比赛常参加,寻找不足定成功。 赵孟頫行书 王羲之《圣教序》 王羲之《圣教序》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br><br>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br><br>《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草圣林散之书法用笔50条!<br><br>1、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br><br>2、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br><br>3、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br><br>4、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王右军讲执笔之法,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br><br>5、包世臣的反扭手筋不行。做作。<br><br>6、执笔要用力。不用力还行吗?要虚中有力,宽处亦见力。颜鲁公笔力雄厚,力透纸背,无力如何成字?王大令下笔千钧。力要活用,不要死的;死力不能成字。<br><br>7、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br><br>8、执笔要松紧活用,重按轻提。<br><br>9、写字要运肘,运臂,力量集中。光运腕,能把字写坏了。腕动而臂不动,此是大病。千万不能单运腕。<br><br>10、腕动而臂不动,千古无有此法。<br><br>11、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br><br>12、笔要勒出刚劲,不能软而无力。<br><br>13、笔要写出刚劲来,笔乱动就无此劲了。<br><br>14、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br><br>15、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br><br>16、太快!要能留得住。快要杀得住。米字也是骏快,也是要处处能停。<br><br>17、写字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滞涩不能象清道人那样抖。可谓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刚劲才能秀。秀,恐近于滑,故宜以缓救滑。字宜刚而能柔,乃为名手。最怕俗。<br><br>18、现代人有四病:尖、扁、轻、滑。古人也有尖笔的,但力量到。<br><br>19、枯、润、肥、瘦都要圆。用笔要有停留,宜重,宜留,要有刚劲。<br><br>20、平,不光是像尺一样直。曲的也平,是指运笔平,无菱角。<br><br>21、断,不能太明显,要连着,要有意无意中接得住。要在不能尖。<br><br>22、要能从笔法追刀法。字像刻的那样有力。<br><br>23、要回锋,回锋气要圆。回锋要清楚,多写就熟了。<br><br>24、屋漏痕不光是弯弯曲曲,而且要圆。墙是不光的,所以雨漏下来有停留。握笔不可太紧太死,力要到笔尖上。<br><br>25、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变,要能理解此中道理。<br><br>26、字硬、直,无味。<br><br>27、字,不看两头看中间,每一笔不放松,尽力写之。<br><br>28、写字,一定要讲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虚,先悬腕而后悬肘。<br><br>29、古人书法嫉尖,宜秃、宜拙,忌巧、忌纤。<br><br>30、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br><br>31、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能从笔墨上有心得,则书画思过半矣。<br><br>32、写寸楷即可悬肘。先大字,后渐小,每日坚持20分钟,逐渐延长。<br><br>33、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中间,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br><br>34、无基本功悬腕则一笔拖不动。<br><br>35、东坡论书,握笔要掌虚、指实。<br><br>36、圆而无方,必滑。<br><br>37、方笔方而不方,难写。<br><br>38、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br><br>39、书家要懂刀法。印人要懂书法。行隔理不隔。<br><br>40、笔笔涩,笔笔留,何绍基善变,字出于颜,有北碑根基,正善于留,所以耐看。<br><br>41、古人作书,笔为我所用,愈写愈活,笔笔自然有力,作画也一样。<br><br>42、悬肘是基本功之一,犹如学拳的要“蹲裆”,蹬得直冒汗,水到渠成,便能举重若轻。<br><br>43、游刃有余,举重若轻。<br><br>44、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比如京剧净角,扯起嗓子拼命喊,声嘶力竭,无美可言,谁还爱听?<br><br>45、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br><br>46、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br><br>47、不善用笔而墨韵横流者,古无此例。<br><br>48、写大字要用臂力,不能光用腕力。用臂力才能力透纸背,这是真力。<br><br>49、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br><br>50、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 行书用笔十二条技巧 <br>行书的用笔方法很多,具有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等特点。因此,掌握行书的用笔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用笔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质量。<br>1.用毫得当。行书用笔,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锋的三分之一为度,最重的按笔也不宜超过二分之一。这样,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当然,这并不绝对,喜用短锋笔和长锋笔作书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锋、或用锋尖,只要掌握得当,做到梁 《评书帖》中所要求的那样:“用笔宜着实,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捺在纸上。”若用小毫写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字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笔毫太过,则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br><br><br><br>2.行笔迟速得宜。行书行笔速度,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或迟或速兼而有之,还须视通篇之需要,虽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风,又可迟同逆舟。因而,行书行笔之迟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论,更不可以加速急书为是,应静气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为佳。清人《书法秘诀》中提出:“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br>3.笔笔送到。行书在用笔上必须作到“笔笔送到”,所谓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这是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楷书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br>4.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竖画的落笔先要向右切入,再按转直入,以防过于尖刻之病。<br>5.牵丝不粗。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如果画与画、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br><br>6.转锋如筋。转锋是以腕转动运笔,使锋毫环转写出不带棱角的线条,即“转以成圆”。如写“也”、“为”、“得”、“而”等字的主笔或钩笔,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br><br>7.纵笔展放。即要大胆濡墨落纸,尽情挥洒纵横,这样可收到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古代祝允明、徐渭、陈道复及王铎、傅山、张瑞图等人善用此法。<br><br>8.搭锋变化。搭锋即上一字的尾笔紧接下一字首笔的笔画,要注意出锋的变化,一篇之中,尽量不能类同出现。搭锋在一幅行书作品中,能起着变换姿态、产生节奏增加变化的作用。<br><br>9.接笔轻捷。在字的结体布白中,各种笔画之间有的左右相接,有的上下相接,有的交叉相接,均具一定的“接缝”位置和写法,因为相接处不宜施重墨,多采用轻捷尖笔相接,所以又称“尖接”,用笔需轻捷灵巧。<br><br>10.围笔流畅。在书写某些字时,采用小盘绕和大回环的笔法,如“帝”、“带”写成大小回环,将“国”的外包围结构写成大回环形,都称作围笔或回笔。写此笔画均须掌握锋毫的顺行变换,以求收到线条劲健、畅达流便的效果,此法多用于行草书。<br><br>11.翻笔生动。就是运笔过程中,按照体形所需改变前进方向,采用翻转笔锋继续疾行的一种动作。多用于方笔的转的处,并与折笔相互配合应用,以翻笔画出棱角,避免出现僵滞的笔病。翻笔法较难掌握,应多加练习、体会。<br><br>12.顺应自然。即用笔不能故作抖颤。书法的高妙在于人力使然中体现自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自然就是人尽自己的本质力量顺应自然条件之性,所以技法运用的意义与价值正在于书法创造中体现的自然。用笔老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一种标志,并非故意造作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