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不一样的自已

艳阳天

<p>  记得二月中旬的一天,接到学校吕校长的电话,说是上级通知,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保护学生安全,开学延迟了。同时,学生停课不停学。安排我承担一部分初三网上授课教学任务。开始我有点犹豫,但想到这段时间,全国那么多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逆行而上;无数普通基层干部以及不计其数的志愿者奋斗在抗疫第一线。作为一名教师,也该做点什么,再加上一直宅在家中,很是天聊,于是,接受了吕校长安排的这一任务。</p> <p>  网上直播,这个时尚的活儿,是年轻人的舞台。对于进入退休倒计时的我来说,是天方夜谈,必须要攻克两道难关。</p><p> 第一道关——学会先进网络操作技术,并且熟练地驾驭和使用它。</p><p> 如果放在平时,我可能就放弃了,不学了,即便是学,也必须在办公室有年轻教师在现场指导操作。可现在同事们各自封闭在家,有的还在抗疫前线当志愿者,没有人能手把手教我。</p> <p>  第二道关——网上授课。不能面对学生,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自已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派不上用场,无法与学生充分互动,这样的课我还能上成样子吗?</p><p> 我不断地问自己,不断地思考着,无论是午休还是夜间突然惊醒,脑海里闪现的永远是我的课:某个环节应该怎么处理,怎么改动,怎样呈现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指导,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p><p> 还好,由于疫情,儿子也没上班,这第一道关就求教于他。再加上李主任的网上指导,吕校长的鼓励,我像个小学生一样频繁地操作练习,这第一道关终于通过了。</p><p> </p> <p>  对于直播的第一节课,我将面临着第二道难关,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已能不能顺利通过。</p><p> 记得直播第一节课的头天晚上,我在电脑前要把讲的内容又讲了两遍,并反复试听,反复修改。虽然只是自言自语,也觉得心里踏实了很多。临睡前,家人劝我用热水泡了泡脚。躺在床上,本想早早入睡,以便第二天能精神饱满地上课,可几番辗转反侧却不能入眠,平时舒服无比的床,这时却不知为何,让我各种不适。经过反复磨课,明明心里已经踏实了许多,可为什么还是睡不着呢?</p><p> 思前想后,突然找到了原因——晚饭时儿子说他明天一早要去单位开个紧急会议。就是一句话闹的!我潜意识里担心直播课程时,儿子不在身边,如果出现故障我该怎么办?到时候学生都在眼巴巴地等着我开课,而我却掉链子,这大概才是让我最焦虑、放心不下的地方吧!</p> <p>  不知道是什么时间睡着了,只知道醒来的时候是凌晨四点钟。一醒来就想到昨天晚上七点新闻联播的一段内容:国家主席习近平召开G20峰会,号召全球携起手来,抗击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第一次看到这新闻的时候,觉得这与我要讲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课有关,当时只不过没多想。现在醒来,觉得这新闻与我要上的直播课联系越来越密切,符合中考命题中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探究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路。如果把它用在今天讲课过程中,让同学们下去再查阅资料,深入思考,不是可以很好地训练了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吗?中考作文是否可以以此命题……我越想越兴奋,思维也开始发散了。</p> <p>  于是,忙喊起儿子,让他帮我把昨天晚上新闻联播的这段视频下载下来,并安装在我的电脑桌面上。这时,我又想,我该怎样把它用在今天的课堂上呢?是用在开头还是结尾?马上行动,完善备课……</p><p> 所有的辛苦没有白费,让我欣慰的是,我不仅用上了这个材料,而且还把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同学们也兴趣浓浓,踊跃讨论……</p><p> 更让我高兴的是,早上直播时,电脑和网络没有出现故障,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直播。看到学子们留言的积极评价,我欣慰极了,顿时感觉几天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家人也说我写在脸上的焦虑彻底消失了,第二道关我终于又过了。</p> <p>  我的第一次直播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话。虽然后面几周的直播课都很顺利地进行,但第一次无法忘记。记得曾经看过一档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这次网上授课,使我重新认识了自我,我顺利地完成了对两个不可能的挑战,攻克了两道难关。</p><p>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忧虑祸患使人生存和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和堕落。假如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或许这是生活中对你的一点考验,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付诸行动,逼自已一把,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将遇见不一样的自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