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p> 本书所使用的教育课程—高瞻课程,高瞻教育课程在早期叫认知导向课程,是一种开放式架构的课程,而“核心经验”是高瞻课程架构的一项基本要素,互有关联,是教师及保育人员用以了解幼儿发展、为幼儿安排活动、观察幼儿如何与材料和他人互动,及家长的指针。</p><p> 笔者以“核心经验”为焦点,将本书变成一本方便的资源手册,为我们呈现核心经验应用在日常与幼儿互动中的特别技巧。</p> <p> 高瞻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基础是主动式学习。包括五种主要要素:</p><p> 1.材料;</p><p> 2.操弄;</p><p> 3.选择;</p><p> 4.幼儿语言的表达;</p><p> 5.成人的支持;</p><p> 而这五点也与《指南》中提到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相吻合。</p><p> 笔者对于如何在日常作息中的特定时段支持主动式学习也给出了一些建议。</p> 读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计划时间</b></p><p> 1.鼓励幼儿说出进入其选择的学习区的各种方式,入单脚跳、大步走等,并让幼儿以上述任何一种方式进入所选择的学习区。</p><p> 2.协助幼儿发展他们的计划,而不只说出他们想要去的学习区。鼓励他们想一想将使用什么材料和设备,以及他们即将要操弄、改变和混合这些材料的方式。</p><p> 教师引导和鼓励幼儿在计划时间多思考,做预设,打开多扇门,给予幼儿更多道路,一开始以不同角度思考和完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工作时间</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教师提供材料(各种实物),为幼儿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教室里养一些动植物(小动物、鱼、室内植物、发芽的种子),并让幼儿轮流照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坐在幼儿旁边,一边看幼儿玩,自己也一起玩一玩材料。</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可以先示范操作、改变及混合材料的新方法,但不劝说幼儿来模仿你或改变他们原先的想法。</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平行游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并尽量独立照应自己的需求。</span></p><p> 5.在布置各个学习区时,要有所安排以便于进行大肌肉活动,教师也要鼓励幼儿在他们所选的活动中使用的大肌肉。</p><p> 6.根据幼儿的能力持续评估可以学习区里的工具设备和材料,保证它们能<b>适合幼儿的年龄</b>。</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7.在</b><b>操作材料时若有问题发生要避免介入或“替他们做”,应该使用语言,鼓励幼儿自己去满足自己的需要。</b>(培养幼儿主动解决问题)</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回想时间</b></p><p> 1.鼓励幼儿谈论他们使用这项材料的不同方法。</p><p> 2.鼓励幼儿以夸张的动作模仿其他幼儿在工作时间所进行的活动。</p><p> 回想时间协助幼儿回想并说出工作时间说做的,让幼儿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经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小组时间</b></p><p> 教师介绍各个学习区的材料,并协助幼儿了解他的工作时间的有哪些选择,也可以教导他们有效使用工具、设备、材料和需要的技巧。鼓励幼儿进行项目探索,教师观察幼儿兴趣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团体时间</b></p><p> 1.每周都安排团体运动时间。</p><p> 2.使用绒布板来说故事时,要让幼儿有机会讲故事中出现的图片贴到绒布板上。</p><p> 3.与幼儿一起唱,“这是一种动作,那是一种动作,任何会的动作”,让幼儿<b>自己</b>选择要做什么动作。</p><p> 团体时间就是所有幼儿和成人同时参与的统一的活动。</p> 思 <p> 在书中,我们很直观的看到各个部分时间的占比,其中团体时间就是类似于我们教师组织的幼儿集体活动或是教学活动,不同的是我们把它的分量放得很重。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思维方法完全和国外的一些做法不同,我们的计划大多是教师预设的,即使是生成的,到最后组织时仍会摆脱不了教师为主的做法,而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但是活动区应该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渠道,我们把小组活动当成幼儿学习的巩固和练习,而高瞻课程把小组时间作为幼儿核心经验发展的重要时间,教师观察的重要时刻。</p><p> 从这些对比中,孩子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些什么?成人在幼儿活动时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绪论中就提到用实际的方法来定义“适性发展”非常困难,而许多教师在应用时常常觉得不知所措,我也是。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也学到了一些日常与幼儿互动的特别技巧。</p><p> 未来,我会努力向笔者所说的:“让教室成为让幼儿的构想和语言蓬勃发展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