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

元春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武汉——一座千万级人口的大城,一夜之间对外关闭了所有离汉通道,没有事先预告,没有任何准备,出不去,也进不来,自我沉睡了70多个日夜,1800多个小时、600多万秒,等待被唤醒的这一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日——4月8日零时,武汉将打开封闭76天之久的离汉通道管控,重启老百姓望眼欲穿的江湖烟火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必须要记录这一历史时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昨日下午4点,骑车20多分钟来到汉口火车站。看看即将开启管控限制的武汉三大火车站之一的汉口站。</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口站的必经之地——华南海鲜市场。我路过多次、却从未光顾的地方,今天特地停留看了它一眼,也许这里就永远的定格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口火车站。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做工极其精致的建筑模型,悄无声息的伫立在那里。</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场上临时搭建的一座迷彩帐篷,预示着回北京的通道要受到特殊关照了。</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晚上11点,我再次奔向汉口站,去见证历史一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发展大道上,刚刚过去的洒水车,把地面绘制成灯光舞台般的效果,等待武汉重启大幕的拉开。</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零点不到20分钟,广场上人并不见人来人往(后来才知道,离汉的第一趟车是早上6点多钟的)。倒是有一些背着相机、拿着手机的人在找各种角度拍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位提着大包行李的旅客还在打听售票处在哪。</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8个出租车司机,以汉口站为背景,在此时拍照留念。</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站口的重要提示</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工作人员在做最后的准备</span></p> <p><br></p><p><br></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终于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旅客了</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眼前这位排在队伍中第一位小伙子(严格来说他还是未成年人,今年16岁)他的车程是明天早上7时发车到襄阳的。此时进站要在车站里呆上7个小时。一问,才知他是去年12月到武汉美发店打工的 ,因封城就留在了武汉。不幸的是,2月15日他自己都不知如何感染上新冠肺炎,以疑似收进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测治疗。他自己说是今天(4月7日)才出院。我感觉他是出院隔离期满的。治愈出院的病人医院是不会放任自由行的。再一细聊,又知他妈妈带着三岁的妹妹在家,爸爸三年前因伤害罪判刑3年。他跟我讲述这些事,脸部没有任何表情,就如同他刚刚跟我讲他来武汉打工、滞留、染病一样。我问它,现在开始复工了,你怎么又回去了呢?他依然没有表情的回答说,我还是要回武汉的,只是回家办点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今天排在了第一位,是回家的急切还是无家可归的选择,不得而知。</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2020年4月8日0时0分0秒,全城武汉人和滞留在武汉的外地人终于守候到了这一刻。</span></p> <p>  </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到十分钟,排队的旅客都顺利地进站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转过身来,突然发现汉口站全场燃亮了,像童话里的宫殿出现在眼前。武汉人终于捱过漫长冬夜,看见久违的城市靓丽地回来了。</span></p> <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日凌晨,我和中国疾控中心的队员在汉口火车站不期而遇,一起见证武汉重启的历史时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黑夜、在至暗时刻相逢,一起走向天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啊,所有成千上万奔向武汉疫情漩涡中的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建筑工人、各行各业的驰援大军和武汉众生,患难相逢,生死相依,以极大的代价,守住了这片土地,为全国、为世界抗击疫情提供了经验、赢得了时间。</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位没穿制服的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是最早来到武汉的,至今在武汉已工作了88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向国家队医务工作者致敬!</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两个多月来,第一次摘下口罩拍照。这可是在国家队疾控中心队员的明示下的听话行为,当然仅仅是按下快门的那一秒。</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昨夜皓月当空,十五的月亮圆圆满满的,真是个好日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摄于电视机前)</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上午9点11分,首列返京的高铁G4802点对点专列将从武汉站始发。于是我跨江而过,见证“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时刻。</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武汉站所在的青山区志愿者早上6:30就到了这里,参加服务工作。</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武汉市13个行政区都派人来到“武汉市返京人员武汉站服务点”为有需求的返京人员提供服务。</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来到车站的时间虽然离开车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但是返京的旅客大部分已经进站了,设置的返京人员通道少有人通过了。</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站第一个要查看的是专为返京人员设置的“京心相助”微信小程序的购票信息。</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做好防护进站的旅客。</span></p> <p>  </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位焦急的旅客反映,一家三口上报购票信息,结果只出了两张票,没有他的票。</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刚赶到旅客,警务人员帮忙提行李。</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央和市里领导专程来现场督导首日离汉通道解封的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共有276列火车驶向全国各地,其中54列是从武汉首发,运送旅客6.3万人。</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去武汉站来回都坐的是同一辆出租车 ,在车上跟他聊起了家常。师傅姓宋,一家四口,大儿子去年刚考上一所外地师范大学,专业是城市规划和设计,小儿子今年刚满两岁。在武汉打拼多年,前几年花50万在武汉近郊买了房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辆车。大年二十九,他开车走小路,回到了黄陂农村的老家。他说这两个月做不了生意,但却能陪父母一起生活,天天给他们做饭吃。农村封控措施也让村里的小食品店关了门。母亲好长时间吃不到肉,于是约了几个朋友开车去生猪屠宰场花2000多块钱买了半匹猪肉,把家里两个冰柜都装满了。家里房前屋后种了不少青菜, 家门口不远的水塘里时常可以钓到不少野鱼。最开心的是开车十几分钟有一个花海景区。这个时期没人守门,什么时候去都不花门票,在里面带着孩子,可以尽情地玩耍。当然在车上聊的话题也少不了这次蔓延全球的疫情他谈起的信息还真不少,不过一听不少都是不靠谱的剧情,好在也不影响他做生意,也不影响他的心情,就由他去说吧!宋师傅接我这个单是他回武汉的第一笔生意,他很认真,提前十几分钟就给我打了电话,让我不要着急,他会把车子做个全面消毒。我上车还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扫码。下车后有心地跟我说:“以后有事就直接打我电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晨光中,院子里的杜鹃花开得透亮透亮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