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与应对工作,确保开学后各项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提高学生教师防范、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4月7日,我校对全体教职工及九年级全体复学学生进行疫情防控演习活动。</p><p> “尽可能把校园防疫预案做细,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刘校长开会的时候强调。学校围绕学生返校后的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均作出周密部署、严格要求。</p> <p> 上午9点,“开学防疫”演练正式开始。校领导班子、全体教师、校医、消毒人员、保健老师在校门口严阵以待。学生相互间隔一米,排队测量体温,值日教师查验同学们居家14天身体正常的“健康卡”和家长承诺书,并对随身携带的物件消毒。接着,学生们沿规定路线进入教室。</p> <p> 演练共设置了入校检测、教室上课、食堂就餐、放学整队、就寝管理等五个演练场景。</p> <p> 入校检测,所有学生佩戴口罩,在学校门口排队,经消毒、自动红外线成像测温后,间隔1米以上依次进入。体温异常的学生,工作人员会用人工测温仪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复检后仍异常的会被带入临时隔离观察室,由校医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家长将学生带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p> <p> 有一名同学“体温高”,二次人工测温仍然异常,则立即被带往校外临时隔离观察。</p> <p> 为确保数据准确,不遗漏一例异常体温患者,在校门口进行初测的基础上,班主任在班内还会再次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数据。</p> <p> 演练教室上课,模拟课堂上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学校和各防控部门如何协调开展应急处置。</p> <p> 课堂中,一名学生举手示意身体不适。这时班主任立即把这名学生叫到讲台,简单询问测量体温,然后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带出教室。立刻告知保健教师和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应急小组人员就位带到隔离室。</p> <p> 穿着隔离防护服的校保健教师在隔离室对“患病学生”进行简单消毒救治、情绪安抚、询问身体状况、登记信息,等待家长来接及时到医院诊治。</p> <p> 因刚刚“患病同学”有发烧现象,所以立即疏散在教室内的学生。在操场集合至少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班主任再次确认有没不舒服发烧的同学。</p> <p> 校消毒人员立即对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学生后的教室消毒</p><p>①对课桌、椅子等物体表面用含500mg/L84消毒液抹布搽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清拭干净。</p><p>②地面用含500mg/L84消毒液拖地消毒,30分钟后清水拖地干净。</p><p>③医疗废弃物、口罩等要丢入指定污物桶集中处理。</p><p>④对污物桶口及污物用含500mg/L84消毒液喷雾器喷雾消毒,至少达到表面上层污物浸透,30分钟后倒转污物桶将污物倒入大污物袋,大污物袋扎口集中处理。</p><p><br></p><p><br></p><p>。</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演练就餐</span></p><p> 用餐时间,广播员提醒全体学生分班级、分时段到食堂错峰就餐,在食堂门口排队,间距一米。食堂门口专人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校医指导洗手七步法。</p> <p>“错时用餐、固定套餐、快速取餐、间隔就餐”</p><p> 进入食堂后,打饭前后相隔一米,每桌坐1人,就餐时不对坐,不交谈,就餐后依次离开食堂。</p> <p> 放学路队做到井然有序,由班主任整理好队形,时刻提醒至少保持一米间距,带出校门口。</p> <p> 晚自习下课后由班主任整理队形,带住宿学生排队就寝。班主任再次确认有无不舒服人员,确保万无一失。</p><p> 每天清晨,学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检测体温,一旦发现异常,迅速进入隔离状态。</p> <p> 学校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制度,每日不少于3次检测体温,并做好登记。提醒走读生家长每日早上在家做好第一道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或居家观察。</p> <p> 通过本次的疫情防控演习,使我校教职工掌握疫情应急流程,将开学前后的各项防疫安全工作抓实抓细,确保学校在安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开学工作!</p> <p>图片:李文会</p><p>编辑:李敏</p><p>审核:彭立刚</p>